《論語十則》 裡面談學習修養的句子是

時間 2025-06-18 06:40:21

1樓:星球中的艾雪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談激稿以為鉛陸己任,不亦重含孝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樓:放輕鬆

子曰:「學而伍滑時習之,不坦鬥亦說(yuè)乎?腔信臘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

論語十則中論述學習的三個層次

3樓:科技打工人

學習的三個層次:知 、好、 樂。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返猛子說陪世遲: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蘆李此為樂的人。

解釋:對於學習,瞭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比喻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快。

論語十則中求知態度 學習方法 修身做人的句子

4樓:網友

求知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修身做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5樓:秋末悠然

求知態度的有:

1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學習方法的有: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修身做人的有:

1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6樓:暗影滲透者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第二則是為人態度;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

第四則是學習方法;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

第六則是學習態度;

第七則是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為人態度;

第九則是為人態度;

第十則是為人態度。

7樓:5摯愛

第一則第一句是學習方法;第三句是為人態度;

第二則是為人態度;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

第四則是學習方法;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

第六則是學習態度;

第七則是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為人態度;

第九則是為人態度;

第十則是為人態度。

8樓:網友

天吶!!誰來關心我們身為作業奴的下一代啊!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求知態度、修身做人的句子 一共十句

9樓:網友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迷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論語。雍也》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公冶長》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就找了這麼多,lz自己挑吧~

論語十則中有關闡述學習層次的句子

合肥新禾 1 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 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

論語十則 中表現友誼的句子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論語 中有關交友的句子有哪些?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

論語十則的重點詞解釋,論語十則重點實詞

1 論語十則中的實詞 虛詞。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9656362 實詞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 量詞 代詞 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