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的孝道 為什麼孔子認為孝道是仁最重要的事情

時間 2025-06-08 20:25:39

1樓:生活老師玲兒

1、養親是孝的最低層次。

孔子的孝是對西周以前的孝進行改造,更加突顯孝的人文意味。能養是對父母孝的基本要求,能養就是孝。能養是對孝的基本要求。

奉養保證了父母的物質需求,但作為人類還有更高的需求。人類的高需求說明能養是孝的最低層次。

2、敬養是孝的較高層次。

奉養是對父母物質需求的滿足,僅是物質供養不能體現孝的人文特質。「敬」著重發自內心的自覺自願。孝不僅是能養,更重要的是對父母的敬。

如果僅僅做到養,那和動物沒有區別,對父母的敬是人與動物區別的標誌。敬是尊重父母,對父母和顏悅色。

敬是建立在對父母深愛的基礎上,有深愛之情而發出,如無此情,只是奉養不足以稱之為孝。孝應是物質供養與精神敬愛的統一。敬愛父母,還應對父母進行勸諫。

父母有錯,要對父母進行微諫,從而不使父母陷於不義之地。

3、「繼志述事」是孝的最高層次。

繼志述事」是對合理之政應當之事的傳承,而對人生的探索和反思是對人類精神家園的永恆的追求,這種追求是最高層次的。

對人生的關懷,孝表現為對父母無時不在的關愛,父母最擔心的是子女生病。為人子女應理解父母的心境,而以父母之心為心,做事謹慎,關心父母。將心比心,以父母愛子之心愛父母,這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2樓:海印放光

孝道,本質是對父母的感恩之心。父母給了兒女生命,辛苦把兒女養大,而且把財產無私抵留給兒女,是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如果乙個人對父母沒有感恩,那他必然對國家對上司也不會有感恩。

也就是說不孝的人必然不忠,不孝的人必然不義。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為什麼孔子認為孝道是仁最重要的事情?

3樓:想喵金

孔子認為更重要的是孝要產生於內在的敬意,做到在父母面前和顏悅色才是真正懂得了孝法。

這是孝法清除認識誤區,達到真實有效的根本要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孔子的意思是「現在所謂孝順,以為能養父母則可。可是人也都能做到飼養狗與馬。

如無敬意,那和飼養狗馬有何區別呢?」

論語》記載,孔子主張對父母不僅要在物質上奉養,還要在態度上恭敬和悅,即在言談舉止一切細節中,都要體諒敬順父母。

他還主張奉行「三年之喪」,即父母親去世後兒子應停止所有社會活動、感官享受和娛樂,專心守喪三年,表達對逝去至親的誠摯哀傷與懷念。

論語·陽貨》記載,學生宰我曾質疑三年時間太長,提出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認為宰我的想法說明了他對養育了自己的父母缺乏感恩之心和深摯之情,是「不仁」之人。

4樓:一九三下

這個問題可以以一種最簡單的方式來理解:人類世界所有的關係、理論、文化都是圍繞人這個生物為中心的,人與人有多種關係:父母與子女、夫妻、兄弟姐妹、戀人、同事等等,其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是最基本和核心的,算是一種起源於傳承的根本,所以孝道是核心和最重要的,你可以極端的想象一下,子女都不孝,還有人會想生孩子嗎?

這樣不就沒有人類了。

5樓:寂寞小手

因為這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講孝道中最難做到的是什麼?

6樓:我的稀奇世界

久病窗前無孝子,所以孝道最難做到的是:堅持。

如何理解孔子這句話,如何理解孔子 吾與點也 這句話

道 這個字在 論語 中大約出現了一百次。對於孔子思想的詮釋來說,道 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並且,正如我們應當直接可以看到的,對於 道 這個字的哲學分析,支援著我們對於孔子宇宙論的獨特詮釋。道 這個字由兩部分構成,乙個是 辵 意思是 走過去 通過 另乙個是 首 意思是 頭 首要的 這兩個部分都提供了 道...

孔子為什麼叫孔子,孔子為什麼叫孔子 腦筋急轉彎

一弦一柱 孔子本名孔丘,字仲尼,稱為孔子是因為 子 加在姓氏或數詞後面作為對人的尊稱。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 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 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六經。去世後,其 及再傳 把孔子及其 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 論語 該書...

為什麼「孔子學院」無孔子,為什麼叫孔子學院

火雲雜談 一開始,我和很多人一樣有,對這套票的設計不理解,這套票究竟要表現什麼?現在看了有關這套票的資料,才有所明白 為什麼 孔子學院 無孔子?原來 孔子學院 是一所致力於適應世界各國人民學習漢語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