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詞形成於晚唐,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溫庭筠、韋莊等。
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詩,最早出現的時期是?
2樓:雲貓君
五言詩就是每一句詩都只有5個字的一種詩體,這種詩體大約起源於西漢,在東漢末年的時候趨於成熟,那麼最早出現的時期也就是在西漢。僅僅5個字的一句詩,要包含主謂賓的同時出現,因此整個句子的表現力就特別強。
一、由民間歌謠傳送出來的五言詩。
最初的時候五言詩是來自於民間的歌謠,人們口耳相傳的歌謠必須是抑揚頓挫,但是朗朗上口的。許多歌謠當中的歌詞形式就是五言詩的雛形,比如說《孺子歌》,還有漢樂府中的情歌《江南》。這些歌裡面大多數是5字一句,隔字用韻,到了後期,各種文人加入他們創作的歌詞或者詩詞,都更為好聽和規範,而且整個詞句的意思也由抒情向論理轉變。
二、五言詩的發展。
兩漢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合成詞,漢代時期出現了文人創作的五言詩,到了漢代末期的時候,詩人對樂府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造,經過文人的改造之後,樂府出來的歌詞也趨向於整齊的五言的格式,包括後來有名的一些詩人陶淵明左思等等也對五言詩的貢獻很大。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的創作分為士人之詩和貴遊之詩,五言詩的格律或者說近代五言詩格律的形成是由貴遊詩人努力而成的。
三、五言詩的代表作。
五言詩的典範之作應該是《古詩十九首》,這本書的時代和作者有多種說法,但肯定不是同乙個作者創作的這些詩歌,但這本詩集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對於現代的孩子來說,我們更熟悉的是陶淵明寫的《飲酒》,李白寫的《靜夜思》,孟郊的《遊子吟》等等朗朗上口的五言名詩。五言詩最大的魅力在於抑揚頓挫的同時,在短短的5個字裡卻表達出了乙個場景,或者一種氛圍,亦或者抒發了自身的感情。
3樓:自說無盡
文人五言詩最早的時候是在東漢時期由於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下形成的。《古詩19首》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詩的典範。
4樓:雙子小黑嘿
東漢時期。這個時候才開始出現了五言詩,當時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而且至今都流傳著。
5樓:大超說教育
最早出現的時期是東漢時期,最早的一首詩就是《詠史》。
唐五代詞的發展概述
6樓:網友
詳見這個網頁,我準備貼上上去的,但又出現敏——感——詞,發不上去,抱歉了。
簡述晚唐五代詞表現的內容
7樓:du知道君
晚唐五代詞 (一)「溫韋」與「花間詞人」 溫庭筠,文學。
史上第乙個大力填詞的作家,存世約七十首。題材狹窄,以綺閨閣為主,開詞為豔科的先河。風格綺麗婉約。
韋莊,由唐入蜀為相,是後蜀詞人中成就最高者。 賙濟《介存齋論詞雜著》:「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
二人之《菩薩蠻》可證。 花間詞人:因後蜀趙崇祚所編《花間集》而得名,共十卷,收詞五百,詞人十八家,以蜀人或遊宦蜀地者居多。
推溫庭筠為鼻祖。內容多男歡女愛、離別相思等,風格濃豔香軟。 歐陽炯《花間集·序》:
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案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倡風。
二)馮延巳、李煜與南唐詞人 馮延巳,字正中存詞九十多首,為五代詞人之最。其詞以男女之情、離別相思為主,然已去掉了許多香豔,往往通過情景表現人物的心境。有《謁金門》(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李璟,存詞四首。較馮延巳更莊重,憂患意識更強。著名的有《浣溪紗》(細雨夢迴雞塞遠)。
李煜,李璟第六子,不幸而為皇帝。青少年時代及在位後十五年,富貴榮華(975);宋破金陵,為俘,有《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寫道:「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趙匡胤認為李煜合該作「翰林學士」,對他教仁慈,趙光義賜牽機藥而死。 其詞在詞史上的地位: 1、後期詞由前期的豔情而至家國之痛、人生感慨。
且用藝術化、形象化的手法表達出來。 2、由含蓄婉媚而至直抒胸臆,突破了詞的抒寫內容,拓寬了詞境。 3、風格清麗典雅。
張璋、黃畲 《全唐五代詞》(2500首,170人) 黃進德 《唐五代詞選》 吳熊和 《唐宋詞通論》 李一氓 《花間集校》 王仲聞 《南唐二主詞》 王重民 《敦煌曲子詞集》
中國文學史上標誌著文人五言詩成熟的作品是
8樓:禾木由
中國文學史上標誌著文人五言詩成熟的作品是《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抒發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意境。
9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十九首回顧五言詩的興起與發展:
用王力先生的話來說:詩句的字數,是由四言,五言,而演變至於七言的。《詩經》以四言為主,但是裡面有些地方就已經參雜著五言、六言、七言了(《漢語律詩學》)。
五言詩最初來自民間,相傳秦代就有五言歌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白骨相撐柱。」這當是最早的五言詩。
漢樂府民歌中成熟的五言詩更多,如《陌上桑》等,奠定了五言詩的基礎。東漢班固的《詠史》詩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標誌著文人五言詩的成熟。
一般人以為五言詩始於李陵《與蘇武詩》,換句話說,就是始於西漢。《古詩十九首》也是始於西漢,但是有人不承認是枚乘所作,這樣算,真正的全篇五言詩也許是始於東漢,大約在公元第一世紀至第二世紀之間(《漢語律詩學》)。
漢末魏晉南北朝是五言詩的興盛時期,這時期的主要作家如曹氏父子、阮籍、陶淵明等競相創作,使五言詩成為最普遍的詩歌形式。
唐代五言詩又進一步發展,王維、李白等許多詩人都擅長這一體裁。五言詩後來又化分為三:五言古詩、五言律詩和五言絕句。
詞作為一種文學式樣,產生於初盛唐,流行於中晚唐及五代。()
10樓:哲哥聊歷史
詞作為一種文學式樣,產生於初盛唐,流行於扒友中晚唐及五代。氏租()
a.正確春核槐。
b.錯誤。正確答案:a
五代十國帶來的後果,五代十國的原因及影響?
是由於唐代藩鎮割據造成的,由於唐代後期地方勢力的強大,導致地方不只有乙個勢力,影響便是有利於歷史發展趨勢,有分有離 就是唐朝末年,唐王朝的控制能力減弱,造成潘鎮割據,進而形成五代十國的局面,五代十國的歷史影響是什麼?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 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
五代十國的吳國真奇怪,五代十國的吳國的歷史是怎樣的 起止年代是多久
嗯,樓主都知道了。史書是這麼寫的。南吳,這是歷史承認的。歷史不承認的還有滿洲國,皇帝雖然是溥儀,但是卻是蘿蔔頭們控制的。補充下,這種型別的國家還有西魏 東魏。西魏的開國君主名義上是元寶炬,但是其實是宇文泰控制的。東魏的開國君主名義上是元善見,但是其實是高歡控制的。五代十國的吳國的歷史是怎樣的?起止年...
五代十國的名人
石敬塘 張承業 安重榮 李守貞 景延廣等 1 石敬塘 後晉高祖石敬瑭 892年4月20日 942年9月11日 太原人,粟特族,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年輕時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喜讀兵書,重視李牧 周亞夫行事,隸屬於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參與後梁朱溫與李克用 李存勖 樑晉爭霸 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