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劉伶,魏晉時期沛國(今液前缺安徽淮北市濉溪縣)人,字伯倫。 「竹林七賢」之一。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 。
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 禮法悔碰」表示蔑視。是竹林七賢社會地位最低的乙個。
晉書列傳十九—— 劉伶傳》載其『身長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劉伶細宇宙齊萬物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遊,與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攜手入林鬧辯。
初不以家產有無介意。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
其遺形骸如此。嘗渴甚,求酒於其妻。妻捐酒毀器,涕泣諫曰:
君酒太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伶曰:「善!
吾不能自禁,惟當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從之。
伶跪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
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仍引酒御肉,隗然復醉。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
伶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2樓:上網不當飯
屈指源雹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曹操孫權劉備,他們機關算盡,枉費了一世歲腔心血,只落得乎裂衫個天下鼎足三分的結果。與其這樣費力不討好),屈著手指數一數,細細想一想。還不如像劉伶那樣沉迷在醉鄉里閒適自在。
求與三國有關的詞,比如《水龍吟》這類的。
3樓:藥巴巴
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皎皎)如月,何時可掇(輟)。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4樓:網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5樓:陸慎明
辛棄疾、蘇軾、杜牧都有,而且還不少!《三國演義》裡的詩詞更是比比皆是!那是羅貫中整理、還有他自己寫的!都有作者和名字!你可以翻翻看!
6樓:網友
楊慎的臨江仙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諸葛亮的誡子書好像也是吧。
范仲淹的作品
7樓:查冬楣
范仲淹的簡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先世彬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江南,為蘇州吳縣人(今江蘇省蘇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至雎陽應天府書院(在今河南商丘)讀書,仲淹讀書「晝夜不息。
冬日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1]。宋仁宗親政後,擔任右司諫一職。
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亂中,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協助夏竦平定叛亂[2]。慶曆三年(1043年)富弼、韓琦等人參與「慶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等十項改革建議。
歷時僅一年。後因為遭反對,被貶為地方官,輾轉於鄧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間,設立義莊[3],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諡文正。
8樓:
田園四時雜興 范仲淹。
范仲淹的代表作品
9樓:阿沾愛生活
1、《漁家傲·秋思》是北宋詞人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詞。詞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詞的下片則抒發邊關將士壯志難酬和思鄉憂國的情懷。整首詞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及艱苦生活,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
2、《蘇幕遮·懷舊》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詞作。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此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雲、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
全詞低迴宛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上闋著重寫景,以氣象巨集大渾厚,意境深遠,為下闋抒情設定了背景;下闋重在抒情,直抒胸臆,聲情並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於能以沉鬱雄健之筆力抒寫低迴宛轉的愁思,展現了范仲淹詞柔媚的一面。
3、《御街行·秋日懷舊》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詞作。此詞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聲襯托主人公所處環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樓空的落寞感,並抒發了良辰美景無人與共的愁情。
下片以抒情為主,通過寫作者長期客居他鄉,不免被如素練般的月光感發出陣陣思愁,將懷人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全詞雖然沒有出現乙個「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有評詞者謂此詞情景兩到,堪稱情景俱佳的名篇。
4、《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記敘、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動靜相生,明暗相襯,文詞簡約,音節和諧,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對比,成為雜記中的創新。
5、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是北宋詩人范仲淹所作的詞。該詞上片由詞人夜讀《三國志》引出了對歷史的評價、下片則化用了自居易《狂歌詞》的詩意表達了對人生的看法。全篇採用口語的形式,筆調詼諧幽默,表面上是在宣揚頹廢無為的消極思想,實際上是詞人在表達心中的苦悶。
10樓:網友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漁家傲·秋思》
碧雲天,黃葉地。——蘇幕遮·懷舊》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江上漁者》
紛紛墜葉飄香砌。——御街行·秋日懷舊》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嚴先生祠堂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羅綺滿城春欲暮。——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
11樓:網友
《岳陽樓記》《漁家傲。秋思》
12樓:十六夜_夕顏
岳陽樓記。
嚴先生祠堂記。
江上漁者。蘇幕遮漁家傲 秋思御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