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體例是什麼?史記的體例是什麼

時間 2023-01-14 02:20:06

1樓:還差幾把基礎

《史記》的體例是紀傳體。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影響:《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為《史記》能夠會通古今撰成一書,開啟先例,樹立榜樣,仿效這種體裁修史相繼而起。

通史家風,一直影響著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2樓:清靜的暖冬

史記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的體例主要有本紀,世家,列傳等。

史記的體例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體例,主要有六種:(1)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2)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3)紀事本末體:

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4)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國策》。

(5)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6)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以上六種史書體例是按不同標準劃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可能同時屬於多個不同史書體例。如《史記》屬於紀傳體、通史;《三國志》屬於紀傳體、國別體、斷代史。

《史記》是什麼體例

4樓:諳瀟香

紀傳體通史,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先河。魯迅先生曾讚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這本書也這如司馬遷所言,成為一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

與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壁。

5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史記》最初沒有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

「史記」本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演變成「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與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

6樓:灼灼華風

我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

史記五大體例

7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

「表」用**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蹟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8樓:史松齡

《史記》的體例是「紀傳體」。共分為130篇,其中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表(10篇) 。

知識拓展:史書體例,主要有五種:(1)編年體。

(2)紀傳體。

(3)紀事本末體。

(4)國別體。

(5)通史。

史記包括哪五種體例分別寫什麼

9樓:委誠聲棋

《史記》一共有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

其中書和表不是記述人物的。

本紀記述的是君主,其中的例外是項羽,項羽並不是君主,司馬遷也將他寫入本紀,一方面是對項羽的推崇,另一方面也是顯示能從項羽手中奪得天下建立漢朝的劉邦的厲害。

另外也為呂做了一篇<>.

世家記述的是各國比較有名的諸侯,例如戰國時期比較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世家中也有乙個例外,那就是領導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陳勝,他並不是諸侯,司馬遷也將他列入世家——《陳涉世家》。

列傳不限於什麼人,都是社會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其中有政治家、文學家,也有各學派的重要人物,比如孔子、老子還有蘇秦、張儀等等,其中還有一篇《刺客列傳》記述了荊坷、專諸、豫讓等一些史上留名的刺客。

史記的體例是什麼?

10樓:網友

紀傳體《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

《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

11樓:玉欄塢

《史記》(體例)..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通史,開創了紀傳體和書表的編寫體例。本書一百三十篇,包抱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

三十世家(記侯國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歷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個部分,共五十二萬字。

12樓:網友

紀傳體通史…分本紀、世家、列傳……編年體?!你不知道就寫個不知道嘛。

13樓:網友

本紀,世家,列傳,書,表。

史記分為哪幾種體例

14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

「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15樓:天文玉僧雁

比如史記,亦有本紀,世家,書,表,傳之分別。

如果在二十四史以外,有鄭樵的通志,凡帝紀十八卷、皇后列傳二卷、年譜四卷、略五十一卷、列傳一百二十五卷。亦為多種體例。

16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史記》的體例1、「本紀」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為帝王是統理國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腦,為他們作紀傳而名之曰「本紀「,正所以顯示天下本統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綱紀的緣故。同時,也是全書的總綱,是用編年體的方法記事的。在「本紀」的寫作中,司馬遷採取了詳今略遠的辦法,時代愈遠愈略,愈近愈詳。

「本紀」託始黃帝,是因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師。將項羽列入「本紀」,一是秦漢間幾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17樓:苟玉花越癸

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五種。

《史記》一書的體例是怎樣的?

18樓:蹩腳的師傅

《史記》體例為紀傳體。

史書體例除紀傳體外,還有編年體、國別體。其中編年體以「時間」為經線撰寫(即一年一年地寫),如《左傳》;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編篡(即乙個國家乙個國家地寫),如《國語》、《戰國策》;紀傳體則以「人」為單位成書(即乙個人乙個人地寫),如《史記》和《後漢書》。

簡述《史記》各部分體例的主要內容

小李語文 史記 是記載歷史的著作,又以記人為中心,敘事和記人就成為它的主要內容。從文學的角度看,敘事藝術和寫人藝術是 史記 最值得重視的部分。司馬遷在前人的基礎上,開創了以本紀 表 書 世家 列傳五種體例寫通史的範例。創造了紀傳體通史。其中本紀 世家 列傳是 史記 的核心部分,它們以本紀為中心,世家...

《漢書》與《史記》在體例與內容上的異同點

鍛鐵嵇康 史記 是一部通史,漢書 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 把 史記 的 本紀 省稱 紀 列傳 省稱 傳 書 改曰 志 取消了 世家 漢代勳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漢書 新增加了 刑法志 五行志 地理志 藝文志 刑法志 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

《春秋》的編纂體例是什麼,歷史著作的編纂體例有哪些

叫那個不知道 春秋 的編纂體例是編年史。春秋 即 春秋經 又稱 麟經 或 麟史 是魯國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 前722年 到魯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 的歷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 六經 之一。第一部華夏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相傳由孔子修訂而成。由於 春秋 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