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給姥爺寫了一首詩,讓我寫毛筆字,應如何寫落款

時間 2022-04-02 12:35:07

1樓:老墨

舅舅名字後寫「撰「,你的名字後寫」書「

2樓:匿名使用者

詩是舅舅寫的,落舅舅的款。

文學和書法的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書法是文字書寫的藝術,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形式,表達作者的內在情志的藝術,二者都與文字有著密切的關係。書法與文學的關係實在是個很大的題目,下面僅就我所知道的簡單談一談。

我們先來看幾幅作品。第一是《蘭亭序》,第二是唐代陸柬之的《文賦》墨跡,第三是杜牧的《張好好詩並序》,還有兩個分別是蘇東坡和黃山谷的《黃州寒食詩帖》和《松風閣》(參看所附圖錄)。我們先簡單來看一下這幾件作品,這本《蘭亭序》是唐人馮承素的摹本,歷來被認為最的王羲之的風神。

雖然這不是王羲之的原跡,但也可以說是庶幾近矣了。通過它,我們可以窺見王羲之書法的一斑,通幅作品飄逸靈動,筆斷意連,顧盼生姿,如果我們通過這書法作品來讀《蘭亭序》這篇文章,則文中所表現出的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等等晉人風度就躍然紙上了。再看唐代書法家陸柬之所寫的《文賦》,我們知道陸機的《文賦》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陸柬之是陸機的後人,他的這幅墨跡也在書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杜牧手寫的《張好好詩並序》,這是一件詩歌與書法俱佳的珍品,《張好好詩》很多人都知道,但這件書法作品知道的人可能就相對要少了。《宣和書譜》稱杜牧的書法「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杜牧傳世的書法作品僅此一件,唐詩人中,擅長書法者不乏其人,可惜墨跡鮮有流傳,僅杜牧《張好好詩並序》、賀知章《孝經》等寥寥可數,因此彌足珍貴。

我們再來看東坡先生的《黃州寒食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在東坡詩集中此詩並非上乘之作,但這件書法作品卻是他的代表作,極為後人所推崇,有天下第三行書之稱。這書法作品抑揚頓挫,一氣呵成,有一瀉千里之勢,蘇軾流傳下來的墨跡很多。但這樣氣勢開張的卻不多見。

通過它來讀東坡的這首詩,就多了一重藝術享受,而且,詩歌與書法實在也是相得益彰,就好象兩扇窗子,透過它們,我們能更真切的窺見蘇軾在創作這件藝術品的時的內心情感。這幅作品後面,有黃庭堅很短的跋,寫得也很精彩,「東坡此詩似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顏魯公就是唐代的顏真卿,楊少師就是五代的楊凝式,李西臺是宋初的李建中,都是宋人極為推崇的書法家,從中可見出山谷多東坡的欣賞,更可見他的非凡藝術鑑賞力。

山谷真可以說是東坡的知音。黃庭堅是同時看到了這件作品的詩歌藝術美和書法藝術美,這正是我們應向他學的地方。現在我們來看黃庭堅的墨跡《松風閣》,讀過這首詩的人一定不少,「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鬥插屋椽,我來名之意適然……」,這是山谷晚年的作品,筆畫如長槍大戟,這是山谷大幅行書的典型風格,山谷在被貶途中遊湖北鄂城樊山,借景抒情,詩句中不免有一些牢騷和慨嘆。

通幅字的結體取斜勢,中宮收斂,長畫多一波三折,極富張力,這正與詩歌所表達的情感相符。

中國古代文人多能文善書,流傳至今的書法名跡不少都是文學史上的名篇,通過以上我們所舉的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將傳世書法作品的書法藝術美和文辭之美結合起來欣賞,我們將獲得更多的審美愉悅,而且,用這樣一種雙管齊下的方法來賞玩這樣複合型的藝術作品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我們所說的是書法與文學淺層次的一種關係,下面我們談談文學(主要是詩歌)與書法更深層的關係,我想分兩個方面來說

第一是以詩論書,也就是用詩歌的形式來談論書法,這種詩歌叫論書詩,有些寫得好的論書詩是用詩歌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書法藝術的魅力來,比如李白的《草書歌行》對懷素草書創作的描繪,「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李白用他擅長的極度誇張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一代草書大家懷素和尚揮毫時的情態,實在是生動之極!

另外也有一些一流的論書詩,在不傷及詩歌的藝術性的前提下,又道出關於書法的種種精闢見解來。例如蘇東坡的《次韻子由論書》,「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其中「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常常被引作宋人書法「尚意」的力證。也有不少人椐此得出東坡不重法度的結論。

其實,我們如果結合他反覆強調的「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的觀點來理解,就能明白東坡所謂「意」,是法度之中的「意」。詩中提出「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這是對書法藝術風格的多樣性的一種肯定。又如東坡在《石蒼舒醉墨堂》一詩中寫道,「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何用草書誇神速,開卷惝恍使人愁。

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不異逍遙遊,……興來一揮百紙盡,駿馬倏忽踏九州。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詩歌一開始提出草書創作帶來自我陶醉的狀態,「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不異逍遙遊」,這其實是對藝術創作的自娛性的生動闡釋。後面有提出「我書造意本無法」,其實這「無法」不是說沒有法度,而是說在得法之後忘法的一種狀態,這裡是針對草書的創作而說的。

以上說的是以詩論書,現在我們反過來簡單談談以書論詩,書法是視覺的藝術,比較直觀,因此古人常常借助書法來談論詩歌。例如,蘇東坡在他非常有名的《書黃子思詩集後》中就是以書法喻詩,「予嘗論書。以謂鐘王之跡,蕭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

至唐顏柳,始集古今筆法而盡發之,極書之變,天下翕然以為宗師。而鍾王之法益微。」以上是說書法,下面便由此轉到論詩,「至於詩亦然」用蘇武李陵等來比鍾繇,王羲之,用李杜來比顏真卿與柳公權。

前者之妙,在於自然,後者則以法度見長。比得確實是非常貼切。又譬如,滄浪詩話的作者嚴羽在《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中提到,「坡谷(指東坡和山谷)諸公之詩,如公尺元章(指公尺芾)之字,雖筆力勁健,終有子路事夫子時氣象。

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其不同如此」這是典型的以書論詩。我們知道,嚴羽推崇盛唐詩,在《滄浪詩話》中說李杜詩可以「入神」,他非常看不上宋人的「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這裡他以書論詩,來證明他的觀點,也是很有說服力的。

書法是屬於文學還是藝術?

4樓:匿名使用者

書法是文學,而美術是屬於藝術的。

5樓:太和一中

書法是一種藝術,但絕非文學。

6樓:九鼎至尊主人

是特殊的藝術。不能把書法作為簡單的藝術來回答!!!

7樓:a腐爛的蘋果

是藝術,可以感悟一般藝術共有的美感,陶冶情操,從練字到書法,主要是悟的過稱

可以昇華到精神層面,大到中國推崇的和的理念,小到人與人之間交往之道,比如國人對王羲之推崇之至,因為他的作品符合中國人的欣賞價值,日本則偏愛王鐸

與文學不可分離,沒有紮實的文學功底,就不能領悟書法作品的內涵,看不懂它的章法,布局,飛白,你懂了文學,才能將所思所想付諸筆上,而不是套用古代文人墨客的抒情之作,才能擁有自己的作品,總之,書法是一門學問,學的越久越覺得深不見底

8樓:我是左邊的燕

書法,是世界上少數幾種文字所有的藝術形式,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

書法是一種藝術,但絕非文學。

練書法需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這句話正確嗎

9樓:匿名使用者

書法,以字本身為研習物件,字的筆畫,字的間架結構,書法的章法規矩,這是重點,至於文學修養以至道德水準,都是並不相干的。書法家未必是文學家,文學家也未必一定要寫好字。只能說,書法文學皆是藝術範疇,又因字而彷佛有連,有一定文學修養,我想,是不管練不練書法都應該有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對。多數學書法的小孩子,他們可沒有什麼文學修養。難道他們就不該學書法?

書法就是個技能,很難入門,很少人能堅持,如此而已,所以它被某些人神化了。

本人學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書法,感覺確實不容易。

有時需要看看文言文書論,這方面最好有點基礎,這對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幫助,但是,練書法有一定的文學修養這話根本就是不對的。

斷章取義,極端偏激的言論顯然存在問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正確,書法是傳統文化,乙個人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是不可能在書法上有很大的成就的,書法練習要經歷溯古開今的過程,沒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知識支撐,就會很狹隘。

怎樣提高書法的文學修養

12樓:匿名使用者

書法,以字本身為研習物件,字的筆畫,字的間架結構,書法的章法規矩,這是重點,至於文學修養以至道德水準,都是並不相干的。書法家未必是文學家,文學家也未必一定要寫好字。只能說,書法文學皆是藝術範疇,又因字而彷佛有連,有一定文學修養,我想,是不管練不練書法都應該有的。

13樓:書法有云

簡單一句話就是:功夫在字外。

書法與文學的關係

14樓:古元斐來儀

通俗的說書法家在文學上應是有較高造詣的,二者相輔相成,二者也都與文字有著密切的關係。書法就是文字所書寫的藝術,而文學也是以語言文字以此來表達作者的內在情操的藝術,像這樣比如說書聖王羲之,蘇軾,蔡襄,黃庭堅,公尺蒂等。

15樓:清學岺叢己

書法是文字書寫的藝術,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形式,表達作者的內在情志的藝術,二者都與文字有著密切的關係。書法與文學的關係實在是個很大的題目,下面僅就我所知道的簡單談一談。

我們先來看幾幅作品。第一是《蘭亭序》,第二是唐代陸柬之的《文賦》墨跡,第三是杜牧的《張好好詩並序》,還有兩個分別是蘇東坡和黃山谷的《黃州寒食詩帖》和《松風閣》(參看所附圖錄)。我們先簡單來看一下這幾件作品,這本《蘭亭序》是唐人馮承素的摹本,歷來被認為最的王羲之的風神。

雖然這不是王羲之的原跡,但也可以說是庶幾近矣了。通過它,我們可以窺見王羲之書法的一斑,通幅作品飄逸靈動,筆斷意連,顧盼生姿,如果我們通過這書法作品來讀《蘭亭序》這篇文章,則文中所表現出的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等等晉人風度就躍然紙上了。再看唐代書法家陸柬之所寫的《文賦》,我們知道陸機的《文賦》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陸柬之是陸機的後人,他的這幅墨跡也在書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杜牧手寫的《張好好詩並序》,這是一件詩歌與書法俱佳的珍品,《張好好詩》很多人都知道,但這件書法作品知道的人可能就相對要少了。《宣和書譜》稱杜牧的書法「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裡」。杜牧傳世的書法作品僅此一件,唐詩人中,擅長書法者不乏其人,可惜墨跡鮮有流傳,僅杜牧《張好好詩並序》、賀知章《孝經》等寥寥可數,因此彌足珍貴。

我們再來看東坡先生的《黃州寒食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在東坡詩集中此詩並非上乘之作,但這件書法作品卻是他的代表作,極為後人所推崇,有天下第三行書之稱。這書法作品抑揚頓挫,一氣呵成,有一瀉千里之勢,蘇軾流傳下來的墨跡很多。但這樣氣勢開張的卻不多見。

通過它來讀東坡的這首詩,就多了一重藝術享受,而且,詩歌與書法實在也是相得益彰,就好象兩扇窗子,透過它們,我們能更真切的窺見蘇軾在創作這件藝術品的時的內心情感。這幅作品後面,有黃庭堅很短的跋,寫得也很精彩,「東坡此詩似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顏魯公就是唐代的顏真卿,楊少師就是五代的楊凝式,李西臺是宋初的李建中,都是宋人極為推崇的書法家,從中可見出山谷多東坡的欣賞,更可見他的非凡藝術鑑賞力。

山谷真可以說是東坡的知音。黃庭堅是同時看到了這件作品的詩歌藝術美和書法藝術美,這正是我們應向他學的地方。現在我們來看黃庭堅的墨跡《松風閣》,讀過這首詩的人一定不少,「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鬥插屋椽,我來名之意適然……」,這是山谷晚年的作品,筆畫如長槍大戟,這是山谷大幅行書的典型風格,山谷在被貶途中遊湖北鄂城樊山,借景抒情,詩句中不免有一些牢騷和慨嘆。

通幅字的結體取斜勢,中宮收斂,長畫多一波三折,極富張力,這正與詩歌所表達的情感相符。

中國古代文人多能文善書,流傳至今的書法名跡不少都是文學史上的名篇,通過以上我們所舉的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將傳世書法作品的書法藝術美和文辭之美結合起來欣賞,我們將獲得更多的審美愉悅,而且,用這樣一種雙管齊下的方法來賞玩這樣複合型的藝術作品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想寫一首詩或詞,以《我希望》寫一首詩

不要寫詩,寫詞,仿宋詞就很適合你現在,找幾個自己比較熟悉的詞,個人感覺江城子比較容易仿 如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為報 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會挽 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蘇軾...

求寫一首詩或詞,我想寫一首詩或詞

傾覆力矩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是李清照的名詞,我覺得跟你的情況很相近了,不妨拿來用一下,這裡的人才應該還沒人能達到這個高度。樓上的曾是劣人寫的如夢令還是不錯的...

我要一首寫自己的童年的兒童詩,寫一首兒童詩,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

窗外瀟湘 雪花 雪花是小天使扯著枕頭 抖落下來的鵝毛 撒得滿地都是 雪花是天空媽媽 租給大地的棉絮 好讓它做溫暖的被子 雪花是聖誕老人 送給我們的禮物 祝每一個少年兒童健康快樂 秋風的色彩 秋風是黃色的 秋風吹來 玉米黃澄澄 秋風是紅色的 秋風吹來 楓葉紅彤彤 秋風是紫色的 秋風吹來 葡萄紫瑩瑩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