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眭的是不是少數名族。歷史上有沒有姓眭的名人

時間 2022-04-01 18:35:11

1樓:福達李劍橋律師

是的,基本上是西北羌人的姓,三國時期有大將眭固、眭元進

2樓:匿名使用者

據《淮南子 原道訓》:「眭然能視,■然能聽」。(■,上下目,讀營)。

漢高誘注:「眭讀曰桂」。   根據上述記載,「眭」字的歷史讀音共有五個。

按照古音學家的分類,這些讀音的韻母上古都在支部合口四等,按王力先生的擬測,加上合口呼的介音,韻母可以擬為[ue]。中古支脂二韻為三等韻,一般音韻學家認為,三等韻的語音特點是帶有介音[j]。而這個介音[j]則是在於音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屬於後起的語音特徵。

這個介音的產生可能是由於聲母的演變造成的。美國漢學家蒲立本在《上古漢語的子音系統》一書中注意到,喉音的顎化會產生介音[j]。從《廣韻》紀錄的四個讀音中,「戶圭切」中古聲母為匣紐,喉音。

「許規切」「 許維切」為曉紐,舌根音。高誘音桂,屬見紐,也是舌根音。從音變規律看,喉音發展成舌根音是很自然的。

匣紐的前化,導致介音的產生。這一點可以通過一些字的異讀反映出來,如「許規切」九個字中(實際上是七個字),眭,觿,鑴,又讀「戶圭切」。此兩切中的字多擁有共同的諧聲偏旁,這不是偶然的現象。

應該說,「許規切」重大部分字讀是從「戶圭切」而來的。而脂韻中的「許維切」,和「許規切」的也僅在韻尾上略有差異。   比較難以解釋的是「息為切」的**。

這個問題暫且擱一擱,先說說「眭」姓在方言中的讀法。在江蘇鎮江、丹陽等眭姓比較集中的地區,一般讀念成「許」。如果這個音是從中古音「息為切」而來的,那麼,就意味著作為舌尖擦音的心紐變成了舌葉擦音。

這在和北京話一樣存在著舌尖擦音和舌葉擦音對立的鎮江話中,這種變化是沒有理由的。相反,舌根音曉紐三等字,變成舌尖擦音,在北方方言倒是很普遍的現象。因此,我猜測,江蘇地區眭字的讀音,並非由「息為切」而來,而恰恰**於「許規切」。

中古音擬為 [hjue]。由於介音[j]的作用,韻母進一步高化,直至最終失落,同時,聲母也開始由舌尖擦音向舌葉擦音過渡,而這時圓唇介音[u]得到強化,最終成為韻母。再說「息為切」,令人疑惑的是,這個反切,在《廣韻》中只此一字。

《廣韻》所本為隋末陸法言《切韻》,其所記讀音,皆經過蕭該、顏之推多人審核,未可遽斷其謬誤。我個人臆測,在當時北方眭姓所聚居地區的方言中,可能眭字的讀音上已開始向舌葉擦音演變。而按照切韻語言系統,並沒有舌葉擦音的位置,因此蕭、顏等人將此字列入發音相近的心紐。

陸法言《切韻序》雲:「燕趙則多傷重濁」。據此可推,隋末唐初,燕趙地區漢語的濁聲可能已經呈現弱化趨勢,而「戶圭切」的眭字正是這類濁聲字,而燕趙地區也正是北朝以來眭姓繁盛之地。

  關於「息為切」的**,還可以做另外乙個假設。那就是,我們假設眭字上古音的聲母是乙個s + 喉音的形式。由於字首 s 的脫落,喉音轉變為舌根音,有可能還引起聲調的變化,如出現去聲「桂」音。

而姓氏多能儲存古音,因而,脫落的不是字首,而是喉音聲母。由於同音字太少,要證明這種假設,難度很大。   眭姓是否出於白狄,要從傳世文獻中找到確證似乎很難。

但是,眭氏家族的活動和白狄民族的昌盛繁衍之地一直有著不解之緣。眭姓地望為趙郡,實為今河北高邑、趙縣一代。這裡恰恰是先秦時期鮮虞國和中山國的疆土。

案《左傳》,肥、鼓二國,皆為鮮虞附屬,同為白狄之別種。所謂別種,我看是針對活動在西河地區的白狄而言的,這一地區的白狄主要和秦國接觸,所以後世隗姓的先祖多出於雍州。可見,狄民族在中國北方的分布非常廣泛,部落眾多,互不統屬。

狄民族內部不僅有赤狄、白狄之分,而且分別有姬、隗等多種姓氏。口頭傳說中,眭姓出於肥子國後裔,然肥字姓氏,文獻失載。考慮到肥子國為鮮虞屬國,雖同為白狄別種,姓氏或許不同。

鮮虞,史載為姬姓在狄者。那麼,肥子國或可推定為隗姓。春秋時期,狄民族與夏民族各國相互征伐,但也相互通婚。

《左傳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據楊伯駿注,隗氏,金文皆作愧,從女。

觀眭、隗二字,皆合口呼,分以圭、鬼諧聲,皆合口呼並舌根音字,上古分屬支微韻,或可互通。因此,眭姓出於隗姓推測,不能說是毫無根據的。   但是,為何隗姓一定要改成眭呢?

查《廣韻》,齊韻戶圭切,另有和眭同音的姓氏四個。這四個姓氏,非常冷僻,但無一例外以圭為聲旁。除其中一字,指明為梁四公子之後,其他皆未說明**。

據此,或可以推測,肥子國後裔改姓一開始可能只是隨聲取字。但是,如果再因聲求義的話,或許可以得出一些更有意思的推論。   《說文》雲:

「赤狄本犬種。從犬亦省聲」。因此,狄民族和史籍的犬戎、犬夷等應該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犬戎中的白犬和白狄,不一定是因其尚白而得名,有乙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膚色白皙的緣故。狄民族有以隗為姓者,《玉篇》:「隗,高也」,可能指體形高大。

《說文》「鬼部」:「象鬼頭也」,亦指面貌特徵而言。《廣韻》:

「眭,目深惡視」,可能指深目而言。余太山先生在《古族新考》中,發現《大戴禮記》中陸終氏娶於鬼方氏脅生的傳說具有印歐語系民族神話化特徵。根據現存典籍中人名和地名看,狄民族曾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化,但是後來不相統屬的各部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華夏民族以及其他各民族融合了。

全國究竟有哪些地方有眭姓?湖南眭姓是從北京西山遷徙而來的嗎?

「眭」姓是誰的後裔?

眭姓的姓氏淵源

眭這個姓氏全國大概多少人?

3樓:匿名使用者

眭氏是乙個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五百十二位,其字阿的睢氏名列第九百位,字訛的睦氏名列第一千七百零二位,多以趙郡、丹陽、零陵、太原為郡望。

今江蘇省的南京市、徐州市、鎮江市丹陽市、常州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市、揚州市,陝西省的澄城縣,湖南省的永州市零陵區、寧遠縣、祁陽縣、衡山市、岳陽市、益陽市安化縣、婁底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湖北省的武漢市、黃梅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晉中市昔陽縣、陽泉市,河北省的石家莊市趙縣、高邑縣、贊皇縣、保定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靈武市,江西省的南昌市、永新市、贛州市、南康市、吉安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宜賓市、綿陽市江油市、德陽市,福建省的福州市,雲南省的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廣東省的深圳市,重慶市忠縣,北京市,上海市,台灣省,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均有眭氏以及字訛形成的睦氏、睢氏族人分布。

眭氏,宋版《百家姓》未錄此姓,然其成姓已久。眭姓地望為趙郡,實為今河北高邑、趙縣一帶。這裡恰恰是先秦時期鮮虞國和中山國的疆土。

據《左傳》,肥、鼓二國,皆為鮮虞附屬,同為白狄之別種。江蘇省丹陽之眭姓,始於南唐。據《丹陽縣志》(光緒版)記載,丹陽眭姓第一人(亦即始遷之祖)是南唐刺史眭昭符,字隆祖,趙州高邑(河北高邑縣)人。

為南唐進士,先曾徙居金陵,保大年間任常州刺史。他膽識過人,為政寬簡,治績顯著。至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中主李璟稱藩於周,令昭符為南唐進奏使,置邸大樑(開封市)。

明景泰六年(2023年),丹陽眭氏修訂了《眭氏宗譜》,至清雍正十一年(2023年),再次續修。千百年來,眭氏族中賢人頗多,漢代有符節令眭弘,三國時有農民義軍首領眭固、北魏有中郎將眭誇等知名於世。《中國人名大辭典》共錄眭姓名人4個,竟有2個是丹陽人。

《江蘇藝文志.鎮江卷》錄眭姓8人,全是丹陽籍。《丹陽縣志》(光緒版)中載眭姓進士、貢士、舉人等竟達40餘名。眭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眭用作姓氏怎麼讀 是什麼意思怎麼組詞

4樓:

釋義 [ guì ]

目光深注的樣子:「~然能視」。

[ suī ]

姓。百科釋義

眭,鎮江地區,眭姓較多,分布在鎮江市區、丹陽市。眭姓是否出於白狄,要從傳世文獻中找到確證似乎很難。但是,眭氏家族的活動和白狄民族的昌盛繁衍之地一直有著不解之緣。

歷史上有姓陳的君主嗎,歷史上有幾個姓陳的皇帝?叫什麼

南朝宋齊梁陳的陳,君主都姓陳.有的 南朝五代十國 其中有陳 中國的歷史可不僅僅是由唐宋元明清組成的。在這些大朝代之間,有過許多混亂的時期,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許多的小朝代,他們中的一些也建立了值得標榜的豐功偉績。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中國人,對此都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歷史上有哪些姓唐的名人,歷史上姓唐的有哪些名人

手機使用者 唐昧 前301 戰國時楚將。唐棣 1296 1364 元代畫家。唐順之 1507 1560 明文學家。唐 蒙 西漢官吏。唐賽兒 明初農民起義軍女首領,白蓮教首領,自稱 佛母 唐甄 1630 1704 清思想家。唐英 1682 約1755 清戲曲作家 陶瓷家。唐廷樞 1832 1892 清...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人物姓唐,歷史上姓唐的有哪些名人

唐寅明朝文學家 書畫家,字伯虎,號六如居士。自放名山大川,築桃花塢以居,畢生致力於繪畫,且能詩文,與祝允 徐禎卿 文徵明並稱 伍中四才子 與沈周 仇英 文徵明合稱 明四家 有 六如居士全集 畫譜 等。唐蒙西漢官吏。武帝時,他出使夜郎國 現在的貴州省 以厚禮,說服夜郎侯多同歸屬漢邦,設犍為郡,從此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