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什麼時候有拼音的,什麼時候書寫豎著寫變為橫著寫的

時間 2022-02-20 13:05:10

1樓:

最早是2023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中才有了拼音方案。至於真正演變成出正式的拼音是由於:「2023年,吳玉章給***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

***把信批覆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2023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2023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

漢字筆畫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記式、圖案式、數字形式。而最後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注意是由於要掃除文盲才搞的,目的是減少之!

而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是要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再往後走,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2023年—2023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提出漢字豎寫改橫寫的第一人,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新青年》雜誌編輯之一的錢玄同。在《新青年》一九一七年三卷三期上,刊載了錢玄同致陳獨秀的公開信,首次提出漢字豎改橫」的見解。「人目系左右相並,而非上下相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

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於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筆勢,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寫右行,其法實拙。

若從西方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

以後,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發表四篇公開信,積極倡導「豎改橫」的主張。陳獨秀、陳望道等學者也同時表示讚許。當時,郭沫若也撰文從生理學角度闡述漢字「橫行」的道理,並在2023年8月出版的《創造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付諸實行,但還是未能推而廣之。

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繼續大力提倡漢字「橫行」,《光明**》首先響應,進行實驗,其後響應者逐漸增多。2023年1月1日,《人民**》經***批准改為橫排,至此,漢字「橫行」才在全國推廣。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簡單呀,肯定是新中國成立這後的事啦。你想想看初中學歷史的時候,抗戰跟內戰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報紙都是繁體的豎著的。具體那一年不重要吧?

中國字從什麼時候開始由豎著寫變成橫著寫了?

3樓:閣下別再裝

我是抄的:

中國古代漢字書寫是豎行,這大約和漢字初期的書寫材料是木簡、竹簡,書寫工具是毛筆,漢字是方塊字等有關。

等到漢代以後紙雖然發明出來,但漢字書寫方式已有很久的歷史了,仍然是通行豎寫。就是隋唐雕版印刷出現,宋代活字印刷發明後,都仍是豎排豎行。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行」排列方式。

2023年中國已有了用「橫行」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音韻記號》一書。

2023年1月1日,一元伊始,永珍更新。剛剛收到《光明**》的老訂戶們驚訝地發現,他們熟悉的報紙變了,昨天還是從上到下豎著排列的文字今天竟然一行行橫著走了起來。這一來,看報紙的狀態全變了,原來是從上到下一邊讀報一邊點頭,現在可倒好,這從左到右的排版方式讓人看報時整個兒變成了一邊讀報一邊搖頭。

也就在這一天的《光明**》上,刊登了一篇題為《為本報改為橫排告讀者》的文章:「我們認為現代中國報刊書籍的排版方式,應該跟著現代文化的發展和它的需要而改變,應該跟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中國文字的橫排橫寫,是發展趨勢。

」著名學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橫排的科學性。人的兩眼是橫的,眼睛視線橫看比豎看要寬,閱讀時眼和頭部轉動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勞,各種數、理、化公式和外國的人名、地名排寫也較方便,同時還可提高紙張利用率。

於是編輯們就在一起討論該怎麼做,大家熱情很高,卻無從下手。這時於友提出不妨按照外國的報紙來改,他曾經學過俄語,當時《光明**》的地位和前蘇聯的《訊息報》很相似,大家就找來近期所有的《訊息報》,仔細研究它的文字排版形式,然後推出了中國第乙份文字改版後的報紙——《光明**》。

而這時,離陳嘉庚先生提出「漢字橫書」已經過去4年多了,那是2023年6月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陳嘉庚正式向大會提出了中文書寫應統一由左而右橫寫的提案。

《光明**》率先實踐後,到2023年11月,**級17種報紙已有13種改為橫排。2023年1月1日,《人民**》也改為橫排,至此,全國響應。

字改革內容之一。它包括減省漢字筆畫、減少漢字字數兩種含義。前者指把筆畫繁複的字,變成筆畫少的字;後者指乙個字原來可能有幾種寫法,包括正體、俗體、異體等,經過簡化後,確定乙個為正體,其餘均廢除。

被簡化了的漢字稱為簡化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簡體字,也就是說,漢字簡化工作和簡化字,從中國殷商時代就開始了。以後幾乎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做了漢字簡化工作,都產生過相應的簡化字 。

如 ,從六國文字到秦統一後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書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由官方做的漢字簡化工作,小篆對六國文字說來,就是規範字、簡化字。以後從小篆到隸書,從隸書到楷書,每一次書體變革,都是一次漢字簡化工作。楷書定型以後,還有對楷體字的正體、俗體、訛體的甄別工作。

現代漢字簡化工作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錢玄同、陸基、黎錦熙等人做了很多任務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成立了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於2023年公布《漢字簡化方案》。2023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輯出版了《簡化字總表》。

2023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同時廢止2023年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簡化字總表》所列簡化字是通行漢字的正體。

4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時期

為了方便印刷

5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時任教育部部長的郭沫若先生,便向***提議:改過去豎向的書寫方式為橫向書寫方式,把從右往左改為從左往右。因為人的眼睛,左右轉動所看到的角度和區域,要比上下轉動所看到的角度和區域都廣闊的多。

這樣橫著書寫和看書就會減輕眼睛的疲勞程度。同是郭沫若也建議進行文字簡寫、使用拼音。

2023年1月1日《光明**》首先實現橫排。2023年1月1日,《人民**》和地方報紙一律改為橫排。

中國文字原來是豎寫什麼時候改為橫寫的

6樓:憑雲說

是從2023年開始的。

當時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新青年》雜誌編輯錢玄同,在《新青年》2023年3月第3期上,刊載了他致陳獨秀的公開信,對漢字「豎改橫」的做法,發表了見解。他說:「人目系左右相並,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

以此例頗,知看橫行較易於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方,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漢寫右行,其法實拙。

若從西方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

後來,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發表四篇公開信,積極倡導「豎改橫」的主張。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逐步興起,漢字改橫寫終於漸漸為國人所接受。

7樓:匿名使用者

橫著寫有很多優點:

1.看著舒服;

2.那時候是毛筆字,剛寫過的字沒有幹容易粘到衣袖上,所以豎著寫還要提衣袖,麻煩!

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為了看著順眼吧

中國漢字是什麼時候開始橫著寫的,什麼時候開始從左向右寫?為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提出漢字豎寫改橫寫的第一人,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新青年》雜誌編輯之一的錢玄同。

在《新青年》一九一七年三卷三期上,刊載了錢玄同致陳獨秀的公開信,首次提出漢字豎改橫」的見解。「人目系左右相並,而非上下相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於豎行。

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筆勢,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寫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方寫法,自

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

以後,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發表四篇公開信,積極倡導「豎改橫」的主張。陳獨秀、陳望道等學者也同時表示讚許。當時,郭沫若也撰文從生理學角度闡述漢字「橫行」的道理,並在2023年8月出版的《創造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付諸實行,但還是未能推而廣之。

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繼續大力提倡漢字「橫行」,《光明**》首先響應,進行實驗,其後響應者逐漸增多。

2023年1月1日,《人民**》經***批准改為橫排,至此,漢字「橫行」才在全國推廣。

漢字橫寫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漢字書寫是豎行,這大約和漢字初期的書寫材料是木簡、竹簡,書寫工具是毛筆,漢字是方塊字等有關。

等到漢代以後紙雖然發明出來,但漢字書寫方式已有很久的歷史了,仍然是通行豎寫。就是隋唐雕版印刷出現,宋代活字印刷發明後,都仍是豎排豎行。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行」排列方式。

2023年中國已有了用「橫行」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音韻記號》一書。

2023年1月1日,一元伊始,永珍更新。剛剛收到《光明**》的老訂戶們驚訝地發現,他們熟悉的報紙變了,昨天還是從上到下豎著排列的文字今天竟然一行行橫著走了起來。這一來,看報紙的狀態全變了,原來是從上到下一邊讀報一邊點頭,現在可倒好,這從左到右的排版方式讓人看報時整個兒變成了一邊讀報一邊搖頭。

也就在這一天的《光明**》上,刊登了一篇題為《為本報改為橫排告讀者》的文章:「我們認為現代中國報刊書籍的排版方式,應該跟著現代文化的發展和它的需要而改變,應該跟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中國文字的橫排橫寫,是發展趨勢。

」著名學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橫排的科學性。人的兩眼是橫的,眼睛視線橫看比豎看要寬,閱讀時眼和頭部轉動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勞,各種數、理、化公式和外國的人名、地名排寫也較方便,同時還可提高紙張利用率。

於是編輯們就在一起討論該怎麼做,大家熱情很高,卻無從下手。這時於友提出不妨按照外國的報紙來改,他曾經學過俄語,當時《光明**》的地位和前蘇聯的《訊息報》很相似,大家就找來近期所有的《訊息報》,仔細研究它的文字排版形式,然後推出了中國第乙份文字改版後的報紙——《光明**》。

而這時,離陳嘉庚先生提出「漢字橫書」已經過去4年多了,那是2023年6月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陳嘉庚正式向大會提出了中文書寫應統一由左而右橫寫的提案。

《光明**》率先實踐後,到2023年11月,**級17種報紙已有13種改為橫排。2023年1月1日,《人民**》也改為橫排,至此,全國響應。

字改革內容之一。它包括減省漢字筆畫、減少漢字字數兩種含義。前者指把筆畫繁複的字,變成筆畫少的字;後者指乙個字原來可能有幾種寫法,包括正體、俗體、異體等,經過簡化後,確定乙個為正體,其餘均廢除。

被簡化了的漢字稱為簡化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簡體字,也就是說,漢字簡化工作和簡化字,從中國殷商時代就開始了。以後幾乎在不同歷史時期都做了漢字簡化工作,都產生過相應的簡化字 。

如 ,從六國文字到秦統一後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書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由官方做的漢字簡化工作,小篆對六國文字說來,就是規範字、簡化字。以後從小篆到隸書,從隸書到楷書,每一次書體變革,都是一次漢字簡化工作。楷書定型以後,還有對楷體字的正體、俗體、訛體的甄別工作。

現代漢字簡化工作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錢玄同、陸基、黎錦熙等人做了很多任務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成立了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於2023年公布《漢字簡化方案》。2023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輯出版了《簡化字總表》。

2023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同時廢止2023年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簡化字總表》所列簡化字是通行漢字的正體。

中國是什麼時候解放,中國是什麼時候解放的?

解放戰爭,亦稱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國民黨方面稱為 動員戡亂 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 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1947年7月,解放軍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接著連續進行了遼瀋 淮海 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主...

中國什麼時候有的電燈?電燈在中國是什麼時候普及的?

1861年,英領事官邸開全武漢市的先河,最先有了電燈。後英國商人集資興辦的 漢口電燈公司 火力發電,專供英租界使用。不久,俄 法 德 日租界相繼供電。1882年英國商人開辦的上海電光公司所屬的乍浦路電燈廠開始發 電,這是我國土地上正式發電的第一座電廠 12千瓦 1888年清宮廷成立了西苑電燈公所,1...

美國成立時間是什麼時候,美國是什麼時候建國的

wyw違規暱稱 美國第一位 是叫華盛頓,是他帶領著人民成立的美利堅共和國 美國大概是公園,1810年建國的。美國什麼時候換時間? 愛情是件難的事情 從東向西分別為東部時間 est 西五區時間 中部時間 cst 西六區時間 山地時間 mst 西七區時間 太平洋時間 西部時間 pst 西八區時間 3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