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區分各民族的,中國是怎麼區分民族的(劃分標準)

時間 2021-08-30 10:46:25

1樓:

我國確認“五十六個民族”是在2023年至2023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這一階段。

56個民族包括:

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

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鮮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共56個民族。

2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國外至今沒有統一的認識,中國學術界理解也不盡一致。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因此民族與人種不同,是長期歷史形成的社會統一體,是由於不同地域的各種族(或部落)在經濟生活、語言文字、生活習慣和歷史發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中華民族是我國各民族的總稱。漢族和其它經過識別的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6個民族,但是還有其他的民族存在,如穿青族。共有129533萬人,其中漢族人口最多,有115940萬人,佔總人口的91.

59%。少數民族10643萬人,僅佔總人口的8.41%(2023年人口普查資料)。

在臺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少數民族10643萬人,僅佔總人口的8.41%(2023年人口普查資料)。

從分佈來看,漢族聚居中原,遍佈全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邊疆地區。56個民族和睦相處,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

新中國成立後,從2023年開始對民族進行識別劃分工作。

3樓:**娃娃

民族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民族”一詞使用非常廣泛。但不同場合,其所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一種是廣義的,泛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歷史階段的各種共同體,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現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內。

或用以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各民族,如中華民族、阿拉伯民族等。另一種是狹義的民族,指資產階級民族和社會主義民族,即指各個具體的民族共同體。如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藏族等。

民族屬於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範疇,不是在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才產生的。同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定的歷史時期,民族就會消亡。民族形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民族語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經濟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徵形成的過程。

民族形成之後,各民族在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過程中,共同性必然越來越多,差異性越來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民族差別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實現,人類又恢復到無民族差別的狀態。但這不是恢復到史前史期那種無民族差別的狀態,而是在高階形態上的恢復和發展。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曾有許多民族活躍在各個時期的歷史舞臺上。經過長期的分化、融合和發展變化,最終形成今天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並存的局面。

【民族】

人們在歷史上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穩定共同體。中國古代無此詞,只用“族、族類”等形式來表達相同或相似的含義。西方印歐語系各種文字的“民族”一詞,多源於希臘文ethnos,意即依靠歷史、語言或種族的聯絡而被視作整體的人群。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借用漢語文的“民”、“族”兩字翻譯西方語言中的nation一詞,並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隨著中國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而被普遍使用。民族有廣、狹兩義。廣義的或泛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歷史階段的各種共同體(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現代民族等),或作為一個區域內所有民族的統稱(如美洲民族、非洲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或作為多民族國家內所有民族的總稱(如中華民族)。

狹義的專指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斯大林於2023年給民族下的定義:“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目前,全世界約有大小民族2千多個,其中中國有56個,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

中國是怎麼區分民族的(劃分標準)

4樓:劍指長空明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參照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定義方法,官方劃分為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斯大林在給民族下定義時,概括出民族的四大特徵也就是劃分標準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生活、共同的心理

斯大林認為,這四個特徵是一個民族所共同擁有的,任何民族都應同時具備這四個特徵,缺一不可。因此,四個特徵永遠構成一個綜合整體,表現出民族的特色。斯大林說:

“只有一切特徵都具備時才算一個民族。”

除了漢族,主要的少數民族包括壯族(1692萬)、回族(1058萬)、滿族(1038萬)、維吾爾族(1006萬)、苗族(942萬)、彝族(871萬)、土家族(835萬)藏族(628萬)、蒙古族(598萬)、侗族(287萬)、布依族(287萬)、瑤族(276萬)、白族(193萬)、朝鮮族(233萬)、哈尼族(166萬)、黎族(146萬)、哈薩克族(146萬)和傣族(126萬)。

另有一些少數民族可能由於人數過少、有獨有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或因被其他族群所同化導致尚難鑑別等原因,尚未被官方確認,稱為未識別民族。此類族群人口共有64萬人。

拓展資料

中國民族政策

在跨入新世紀的時候,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中華各民族的發展將會呈現新的特點:

第一,各民族在祖國大家庭中將取得更快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廣大民族地區將進一步融入全國的發展大潮之中,民族地區將進一步對外開放,廣大少數民族將以嶄新的面貌走向市場、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同時,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家對民族地區的投入和支援將不斷增加,將進一步推動民族地區的發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第二,中華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將日益增多,民族間的雜居現象將更為普遍。隨著各民族之間聯絡、交往日益頻繁,規模日益擴大,各民族之間人口流動數量也將日益增多,從而引起在民族分佈特點上的變化:一是人口的雙向流動,即內地人口因工作、經商等需要流向民族地區,同樣,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也將更多地流向內地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

少數民族人口城市化程序將加快,使少數民族人口從原來的聚居區不斷向全國各個城市擴散,這些少數民族仍將保持自己的民族特點、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

第三,各民族的共同性將日益增多,但民族特點將長期存在。社會主義階段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時期。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為各民族的互助、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在相互學習、交流中,各民族問的共同因素在不斷增多。在社會主義時期,各民族之間的共同性愈來愈多,但並不會因此失去民族的特點。民族之間在擴大交往的時候,各民族將繼續保持著本民族特徵。

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將繼續存在。各民族帶著自身的特點和中華民族的共性進入了新世紀。

5樓:綠蓑江上

中國是如何劃分民族依照: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特徵和共同語言這四個標準。

中國現有56個民族,是由解放初的400多個民族名稱,經過長期、大量的科學調查和甄別而最終認定下來的。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民族經歷過長期的演變,支系紛繁,族稱眾多,所以根本弄不清中國究竟有多少個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把民族識別工作提上民族工作日程。

民族識別是指對一個族體的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稱的辨別。新中國建立初期,各民族的名稱相當複雜,據202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彙總登記上報的民族有400多個,其中有的是自稱,有的是他稱;有的為一個族體不同的漢語音譯;有的以居住區的地理名稱而得名;有的則以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命名,如此等等。對這些民族名稱進行民族識別,就是要弄清楚待識別的人們共同體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如果是少數民族,那麼是單一的少數民族,還是某一個少數民族的一部分。

自50年代初開始,黨和國家組織大批民族研究者和民族工作者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密切結合中國的歷史和實際,對待識別族體的族稱、族源、分佈地域、語言文字、經濟生活、心理素質、社會歷史等進行了綜合調查和分析研究,並在充分尊重該族體人民意願的基礎上,對全國提出的400多個民族名稱,進行了科學的辨識,加上原來公認的民族,到七十年代末,共確認了55個少數民族成份。

我國的民族識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新中國建立到2023年為第一階段,其間除已公認的蒙古、回、藏、維吾爾、苗、瑤、彝、朝鮮、滿等民族外,又確認了壯、布依、侗、白、哈薩克、哈尼、傣、黎、僳僳、佤、高山、東鄉、納西、拉枯、水、景頗、柯爾克孜、土、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鄂溫克、保安、羌、撒拉、俄羅斯、錫伯、裕固、鄂倫春等民族等共38個少數民族。2023年到2023年為第二階段,確認了土家、畲、達斡爾、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龍(後改為德昂族)、京、獨龍、赫哲、門巴、毛難(後改為毛南族)等15個少數民族;2023年到2023年為第三階段,2023年確認了珞巴族,2023年最後確認了基諾族。

至此,經過40多年的努力,中國已被確認的少數民族共有55個,加上漢族,共56個民族,我國的民族識別工作基本完成。 在民族識別中,在有科學依據的條件下,充分尊重民族集團的意願,在民族稱謂上“名從主人”。

中國的民族是什麼時候劃分的,中國是怎麼區分民族的(劃分標準)

建國時期按地區分的,好多漢人被變成了少數民族,當時是為了國家統一團結 漢族的民族觀念基本上,被中華民族給代替了,所以沒有!其他民族有沒有民族觀念我就不知道了。 不鏽鋼寶銼 必然有啊,自古就有民族之分,中華民族發源於黃河中下游,在今河南處,當時那些人稱東方的人為東夷,西方為西戎,南方為南蠻,北方為北狄...

我國的民族關係是什麼 我國各民族之間是什麼關係

平等 團結 互助 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我國的民族關係是平等 團結 互助 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和根本,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1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則和根本,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2 在中國,各少數民族與漢族不僅都以平等的地位參與國...

請問我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恢復高考的

丁點皮球黃哈達 1977年開始恢復高考 1977年我國重新恢復了高等學校入學考試製度,沿用至今 1977年8月4日. 樸凡霜 1977年,由於 的衝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 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