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一望洞庭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時間 2022-01-20 05:45:0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 創作背景:

張說於開元四年(716)貶為岳州刺史,才志難展,心情苦悶,恰逢梁六路徑岳陽回長安,好友相會,貶所送人,引起詩人對朝廷的嚮往,對命運的感嘆,對友人的惜別,懷滿腹惆悵的心情創作這首詩。

二、原文:

送梁六自洞庭湖

張說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三、翻譯:

站在岳陽樓上舉目遙望,看見洞庭秋水遠接雲空,那孤獨的君山聳立湖心,倒影在廣闊的湖中整日浮動,聽說君山上面有神仙住著,仙凡相隔不能與他靠攏,我從今以後的相思情和那湖水一樣悠悠無窮。

2樓:丫頭愛丫

張說(667-730),字道濟,又字說之,是初唐漸盛之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前後三秉大政」、「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在禮樂建設、文化事業、文學創作、提攜後進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樹,在中國政治史、文學史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是開元盛世的一代鼎臣。張說在文學上標舉「奇情新拔」、「天然壯麗」的審美理想,在美學觀和文藝觀上體現了盛唐氣象的通達和壯闊。

他的詩歌創作各體皆備,長於五言,復多古體、歌行。開元初年,曾一度為唐玄宗老師的張說因故被貶居岳州洞庭湖畔,其間他創作題材多樣、內容充實、風格清健,風骨與文采並重,呈現初盛唐過渡的特點,體現了魏晉與齊梁詩風結合的傾向。其中,羈旅行役、徜徉山水之詩,感情率真質樸,描寫細緻生動,初顯興盛氣象,代表張說詩歌的最高水平。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正是此時之作。

在文學傳統中,遷謫主題以「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為基調,加上貶謫地的險山惡水,讓原本強烈的被貶謫、被拘囚的心態更加濃重,不平則鳴成為心理需求與取向。先有屈原被逐沅湘,幽憤交加而有《離騷》《九歌》,集忠君之情、身世之嘆於一體;隨後賈誼貶居長沙,感同身受而作《吊屈原賦》《鵩鳥賦》,情感內質與抒情方式與屈原一脈相承,成為後世貶謫文學主題形態、藝術取向的正規化。追溯屈原、賈誼創造的「流放文學」原型,曾一度身居朝中台閣的張說找到一種精神的認同:

「遠蒞長沙渚,欣逢賈誼才」(《岳州別梁六入朝》);「自憐心問景,三歲客長沙」(《巴丘春作》);「空對忘憂酌,離憂不去心」(《對酒行巴陵作》)。這些詩句傾訴了剛直遭貶的遷愁謫恨。在入無廊廟、出見瘴地的環境中,詩人聲聲嘆息,多抒發去國懷鄉之思、懷才不遇之憤、前途未卜之憂、歲月遲暮之感,從而形成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的寫作背景。

首句「巴陵一望洞庭秋」開門見山地交待了時間和地點,在洞庭之畔的巴陵故城送別友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遠紹屈原《湘夫人》的秋思,一種遙遠悽惻的寒意湧上心頭,浸透紙背,為全詩奠定了秋意濃濃、暮靄沉沉的情感基調。然而詩意並未限於秋天的悵然和孤寂,從而陷入逼仄的格調中,而是接之以次句「日見孤峰水上浮」,襯托出首句悄然蘊涵的洞庭湖的浩淼煙波和動盪恣肆的水勢。洞庭一望無際、波光粼粼,沾染氤氳湖光水汽的一輪新日,順著君山慢慢爬到空中,揮灑下一片耀眼的日暉。

搖曳生姿,水波微蕩,君山若浮於水天一色之間,比之雍陶「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題君山》)之句,更充滿了動感生機;又較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望洞庭》)平添了幾分陽剛與粗獷之氣。洞庭之水,秋波浩渺,友人即將征帆漸遠,直上朝廷,而詩人卻謫居岳州,遙無歸期,洞庭如明鏡般,鏡中所見盡是心緒難寧。以洞庭秋色隱喻離懷,「孤峰」雙關,既指洞庭湖上孑然獨立的君山,又暗示作者孤獨難耐的心情,失落與孤寂之情漸上心頭;「浮」字頓生撲朔迷離之感,峰浮於水,人浮於世。

張說從紛紜雜沓的自然中捕捉最足以表現心境的詞語來傳達山水神韻,其所呈現出在詩境淨化和情思淨化方面的努力,對後來的山水詩很有借鑑作用。

後二句「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張說深藏自己的心事,含蓄地借助景物抒發依依惜別之情:湖岸送客,客帆已遠,而身不能隨,目之所及,心隨湖動。承接上兩句,前句由實轉虛,由景及情,後句以景句結,「不言送別,而送別之神情透露」①。

「神仙不可接」,明寫君山神仙傳說不可復現,暗指對九重宮闕的思戀之情;字面上是傳說中的神仙「不可接」,實則暗喻友人「不可接」,友人遠上之朝廷「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心潮隨湖水翻蕩起伏、悠悠不息,暗喻送友人入朝而起的思闕懷鄉的複雜心情,並非只是單純牽掛友人的漸行漸遠,而是慨嘆自己不能如友人一樣再度回朝,對自己無盡無期的謫居生活自怨自艾罷了。詩不言愁而愁意瀰漫,幻化為心上之秋,無可奈何的仕途命運與湖水一併流轉。

象徵性的意象在詩中的運用,在字詞的錘煉中形成了凝練精簡的情思,使得波濤浩淼的洞庭秋水與綿密翻蕩的愁心情韻在某種相似的情感內質上構成共鳴。沈德潛稱之曰:「此洞庭為神仙窟宅,然身不至,惟送人之心與湖水俱遠耳」

3樓:多難行邦

呵呵,這個沒幾個人知道的,我來告訴你吧,因為我旁邊有文學老教授的,可是標準答案哦!

這是作者謫居岳州(即巴陵,治今湖南嶽陽)的送別之作。梁六為作者友人潭州(治今湖南長沙)刺史梁知微,時途經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近巴陵附近,所以題雲「自洞庭山」相送。

詩中送別之意,若不從興象風神求之,那真是「無跡可求」的。作者張說開元名相,也是促成文風轉變的關鍵人物。其律詩「變沈宋典整前則,開高岑後矯清規」,亦既往而開來。

而此詩則又是七絕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游.描寫了怎樣的景色

4樓:愛吃貓的魚

出自唐代大臣張說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放眼遙望巴陵地區洞庭湖一帶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這孤獨的君山漂浮在水中,詩人看到的只有孤單單的君山,要說這「孤峰」就是詩人在自譬,倒未見得。其實何須用意,只要帶了「有色眼鏡」觀物,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足見送人者心情之孤。

【原文】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譯文】

放眼遙望巴陵地區洞庭湖一帶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這孤獨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傳說這君山上曾居住著神仙可惜未能得見,我的心潮隨著那蕩漾的湖水綿遠悠長。

5樓: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張說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描寫了秋夜,洞庭湖的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就像未經磨拭的銅鏡一樣。

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問題。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張說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

6樓:一七九

1.最有意蘊的是「孤」 「浮」兩個字。「孤」字借寫山的孤單,實寫自己內心的孤單和悲涼;「浮」字明寫湖水的波動使人產生浮動之感,暗寫自己謫居後飄搖不定的處境和茫然無緒的心境。詩人運用雙關的手法既寫景,又抒情。

2.本詩字面似與送別相去甚遠,實則寓情於景。首句寫洞庭秋色,乃作者目送友人時所見,「秋」字情寓景中,點出詩人心中的淒淒之感;次句寫「孤峰」也反映了詩人在送別友人之後的孤獨寂寞之情;第三句由實寫虛,流露出一種難以追攀的莫名的惆悵;第四句以心與湖水相比,表達對友人的不盡的思念之情如潮水一般悠悠不絕。(主觀題意對即可)

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送梁六自洞庭山 張說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

7樓:保姆欠艹

首句寫洞庭秋色,景中含情,有一種淒婉的愁緒;次句寫「孤峰」也反映了詩人在送別友人之後的孤獨寂寞之情;第三旬由實寫虛,流露出一種難以追攀的莫名的惆悵;第四句以心與湖水相比,更加顯得心事與潮水一般悠悠不絕。無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是什麼意思

8樓:孫老闆

意思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出處】《望洞庭》——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譯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恰似**盤裡託著青青的田螺。

擴充套件資料1、《望洞庭》創作背景

《望洞庭》作於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被貶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記錄。2、《望洞庭》鑑賞

《望洞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9樓:匿名使用者

學古詩:劉禹錫《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0樓:禾木由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白話釋義: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盤裡的乙隻青螺。

11樓:愛單單愛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上水色和月光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經打磨的銅鏡一般。

湖光:湖面的波光。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

潭面:指湖面。鏡未磨:鏡子尚未打磨,古人的鏡子是用銅製作打磨而成的。此句意思一說是湖面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模糊。

這句詩出自於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望洞庭》一詩,詩的全文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白話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盤裡託著一枚青螺。

12樓:匿名使用者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末磨得意思是洞庭湖上的水色和月光交叉融合,湖面很安靜如同未經打磨那銅鏡一般。

13樓:窩草

意思是: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淨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

望洞庭唐代: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譯文: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淨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

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裡的一枚玲瓏青螺。

賞析: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

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作者的寫作背景

春風十里不如你耶 望洞庭 是唐穆宗長慶四年 824年 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 經洞庭湖時所作。劉禹錫在 歷陽書事七十韻 序中稱 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 和州 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劉禹錫轉...

望洞庭這首的意思,《望洞庭》全詩的意思?

望洞庭。唐 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注釋。1 洞庭 湖名,在湖南省。2 和 和諧,這裡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3 潭面 指湖面。鏡未磨 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 磨成。這裡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 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

望洞庭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望洞庭的全文意思是什麼

臺語柳是顏 望洞庭 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作的一首七絕。全詩的意思 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淨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裡的一枚玲瓏青螺。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湖面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