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是出自哪首詩裡的?能不能把全詩告訴我

時間 2021-10-20 02:49:51

1樓:金牛咲

出自東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全詩為: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塵土,原本就像飄泊風塵,沒有根蒂。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世間人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非要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及時行樂,有酒就要邀請鄰里朋友一起共飲。

人生就如同時光一樣,只要過去了,就不會重新再來,因此,要趁著年富力強,勉勵自己,多做些應該做的事。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組詩一共十二首,前八首當作於同一年內,約作於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陶淵明54歲時。後四首約作於晉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淵明37歲時。

主旨賞析:

《雜詩十二首》是一組詠懷詩,多嘆息旅途行役之苦,詠家貧年衰及力圖自勉之意,表現了作者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人格。

此詩為第一首,前四句感嘆人生之無常,中間四句告訴人們對生活中偶爾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最後四句是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髮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地在生活中尋找著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

2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①。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②。落地為兄弟③,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④。盛年不重來⑤,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⑥,歲月不待人。

【註釋】①蒂(dì帝):蒂的異體字,瓜當、果鼻、花與枝莖相連處都叫蒂。陌:

東西的路,這裡泛指路。這兩句是說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 ②此:

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經久不變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壯年之身。

這句和上句是說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③落地:剛生下來。

這句和下句是說,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意思是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 ④鬥:

酒器。比鄰:近鄰。

這句和上句是說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 ⑤盛年:壯年。

⑥及時:趁盛年之時。這句和下句是說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賞析】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王瑤先生認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於同一年內。據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句意,證知作於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有八年。

這組《雜詩》,實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嘆萬端,第八首專嘆貧困,餘則慨嘆老大,屢復不休,悲憤等於《楚辭》。

”可以說,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

這種關於“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嘆喟,是在《詩經》《楚辭》中即已能聽到的,但只是到了漢末魏晉時代,這種悲傷才在更深更廣的程度上擴來,從《古詩十九首》到三曹,從竹林七賢到二陸,從劉琨到陶淵明,這種嘆喟變得越發淒涼悲愴,越發深厚沉重,以至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這種音調,在我們今天看來不無消極悲觀的意味,但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卻反映了人的覺醒,是時代的進步。

“人生無根蒂”四句意本《古詩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感嘆人生之無常。蒂,即花果與枝莖相連線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沒有著落,沒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

由於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地改變著人,每一個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為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詩人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為沉痛的悲愴。陶淵明雖然“少無適俗韻”,懷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巨集大抱負,但他生值晉宋易代前後,政治黑暗,戰亂頻仍,國無寧日,民不聊生。

迫於生計,他幾度出仕,幾度退隱,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終於在四十一歲時辭職歸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態,如此經歷,使他對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雖然在他的隱逸詩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曠達超然之志,平和沖淡之情,但在他的內心深處,蘊藏著的是一種理想破滅的失落,一種人生如幻的絕望。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承前而來,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

這一層意思出自《論語》:“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也是陶淵明在戰亂年代對和平、泛愛的一種理想渴求。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閱歷的豐富往往使人對人生的悲劇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年齡的增長常常使人更難以尋得生活中的歡樂和激動,處於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更是如此,這在他的詩中表露得非常明確:“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雜詩》其五)但他畢竟沒有完全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轉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轉向仕途榮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這種歡樂平淡沖和、明淨淳樸。“斗酒聚比鄰”正是這種陶淵明式的歡樂的寫照,在陶淵明的詩中時有這種場景的描述,如: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這是陶淵明式的及時行樂,與“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古詩十九首》)有著明顯的差異,體現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來”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若對此四句詩作此理解,也未嘗不可。但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及時行樂。

既然生命是這麼短促,人生是這麼不可把握,社會是這麼黑暗,歡樂是這麼不易尋得,那麼,對生活中偶爾還能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考察,“它實質上標誌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現了純淨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係,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髮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地在生活中尋找著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

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平常,質如璞玉,然而內蘊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人深省。

3樓:羽毛和翅膀

《雜詩》中的一句: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4樓:我是居瀟瀟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5樓:南山五十輕

謝謝,我又多學了一樣東西。嘿嘿~~~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出自哪首詩?

6樓:荒草叢生

出自晉代陶淵明的《雜詩·人生無根蒂》。

一、《雜詩·人生無根蒂》全詩如下: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二、簡析: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 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這一層意思出自《論語》:“子夏曰: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這也是陶淵明在戰亂年代對和平、泛愛的一種理想渴求。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誰的詩

7樓:韓琴

這兩句詩是魏晉陶淵明所作的《雜詩》共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6533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全詩原文如下: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白話文釋義: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

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擴充套件資料

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

“人生無根蒂”四句,感嘆人生之無常。蒂,即花果與枝莖相連線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沒有著落,沒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

由於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地改變著人,每一個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

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為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詩人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為沉痛的悲愴。讀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曠達超然之志,平和沖淡之情,但在也蘊藏著理想破滅的失落。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承前而來,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

這也是陶淵明在戰亂年代對和平、泛愛的一種理想渴求。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處於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轉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轉向仕途榮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這種歡樂平淡沖和、明淨淳樸。“斗酒聚比鄰”正是這種陶淵明式的歡樂的寫照。

“盛年不重來”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它實質上標誌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

雷曼兄弟公司為什么會破產,雷曼兄弟公司為什麼會破產

包括雷曼在內的很多的投行,都持有了太多的次貸債權 當美國地產開始走低,貸款人發現自己的房子就算買了也還不起銀行貸款,所以就選擇不還款,本來還每年有10 利息回報的債券現在不但沒有利息回報了,而且投行們要去套現的話 還沒人要買 於是這些債券基本就是安斤賣的.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拋售的話 這個市場需求沒有...

說說你對《奔跑吧兄弟》有何看法呢

八卦星人小林 第一季帶給我很多歡笑,但現在越發千篇一律,有些刻意的梗讓人尷尬,劇本痕跡很重。 社會觀察者說 蠻幽默有趣的乙個綜藝節目,同時充滿正能量,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支援。 大概是靠槽點加粉絲存存活的一部綜藝吧!買了南韓 running man 的版權,然後就原封不動的照搬過來,小遊戲改都不改就...

請問是「桂樹何團團」還是「桂樹何團圓」

團團更準確。團團 詞意探源 1 指圓貌。班倢伃 怨歌行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2 周匝貌。如 團團圍住。3 凝聚貌。江淹 劉文學楨感懷 詩 團團霜露色。4 中國大陸贈送給台灣同胞的大熊貓 團團 詞目 團圓 發音 tu n yu n 釋義 1 親屬團聚多指夫妻久別相聚。2 骨肉團圓。 w的流金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