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舞的是哪些少數民族

時間 2021-10-15 00:16:16

1樓:

跳竹竿舞的少數民族有:京族、瑤族、壯族、佤族、苗族、黎族、畲族等。

瑤族竹竿舞,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几個省區的山區,是我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每到瑤族傳統的重大節日,村中師爺們就自發組織一些傳統的“拜王”“耍歌堂”等娛樂或登記活動,場面壯觀,別具一格,有較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

在必背鎮,有一座具有濃厚瑤族特色的接待樓,遊客在這裡可飽嘗瑤族風味,暢飲瑤胞自制的苦桑酒,也能欣賞到瑤家小夥子和瑤族姑娘為你表演的瑤族竹槓舞、頂槓、豐收舞和瑤族婚嫁等民族節。

壯族竹杆舞是一種可以與客共舞的娛樂性較強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幾十個演員敲擊竹竿,在演員的領舞下讓客人蔘與, 規模較小。

從2023年起,在我國壯鄉——廣西武鳴縣,每年都舉辦“三月三”歌圩,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參加,千名壯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形成了千人齊跳竹槓舞的壯觀景象。

2樓:阿炎的情感小屋

京族、瑤族、壯族、佤族、苗族、黎族、畲族。

黎族竹竿舞起源於對傳統砍柴活動的模仿,辭海中對其敘述為:“打柴舞,亦稱‘打竹舞、‘竹竿舞。 ”它的起源,比較權威的說法是來自於黎族古代的喪葬習俗。

此外,關於打柴舞起源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時候生產力不發達,山高林密,當地人用竹建造房屋,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船形茅屋文化。

黎族百姓模仿造屋過程中在竹上滑動,在竹上跳躍等動作,並適當的結合富有節奏性的**,用竹子敲擊出動聽的節奏,從而形成了有獨特意韻的跳柴舞。另外一種打柴舞起源說法是,黎族人上山砍柴,休息時將柴排放敲擊,跳來跳去,後來逐漸發展演變成為打柴舞。

竹竿舞的藝術特點:

竹竿舞與傳統節日緊密的聯絡在一起。黎族人民極為重要的芋念芋、做佛節等節日的夜晚都會跳起用來助興的竹竿舞,這種舞蹈通常也在日常勞作結束後舉行,流傳較廣,群眾基礎較好。

竹竿舞主要以竹為道具,不需要太大的場地,傳統竹竿舞通常在鄉野氣息濃厚的庭院或晒穀場舉行,通常由2根3.5米長左右的大竹竿作底架,在平行距離約為1~2m的空間中擺放8根細長竹竿,這是竹竿舞的基本框架。持杆者主要分坐底架的兩側,姿態以蹲或坐為主。

每人各握細竹竿的兩端,然後按照相應的節奏敲擊竹竿,並且依照相對固定的次序分上下左右或交叉拍擊竹竿,樂聲清脆入耳而且極富律動美感。

跳舞者動作優美,跳躍靈活,時而插入竹竿做竹上舞,時而雙腿或單**替變換或左右躲閃,不僅讓觀眾歎為觀止,而且對舞者靈巧欣賞不已。

3樓:天涯吃了

京族 瑤族 壯族 佤族 苗族 黎族 畲族

4樓:在流坑村吃大餐的曹仁

傣族,因為傣族多為熱帶,竹子也多。

5樓:

56個民族,都有跳竹竿舞呢

6樓:聚能石

有京.瑤.壯.佤.苗.黎.畲族

湖北有哪些少數民族,湖北省內有幾種少數民族,是哪幾個?

湖北省少數民族基本情況 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湖北省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257.97萬人,共有53個少數民族成份 缺烏茲別克族 德昂族 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4.4 人口在萬人以下 千人以上的民族有9個 壯族 白族 朝鮮族 畲族 彝族 藏族 瑤族 維吾爾族 布依族。人口在千人以下 百人以...

少數民族各有各的特色舞蹈,竹竿舞屬於哪個民族所有

阿炎的情感小屋 京族 瑤族 壯族 佤族 苗族 黎族 畲族。黎族竹竿舞起源於對傳統砍柴活動的模仿,辭海中對其敘述為 打柴舞,亦稱 打竹舞 竹竿舞。它的起源,比較權威的說法是來自於黎族古代的喪葬習俗。此外,關於打柴舞起源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時候生產力不發達,山高林密,當地人用竹建造房屋,從而形成了...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有哪些 少數民族語言

蒙古文 藏文 維吾爾文 壯文 哈薩克文 錫伯文 傣文 烏孜別克文 柯爾克孜文 塔塔爾文 俄羅斯文 彝文 納西文 苗文 景頗文 傈僳文 拉祜文和佤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有蒙古文 藏文 維吾爾文 壯文 哈薩克文 錫伯文 傣文 烏孜別克文 柯爾克孜文 塔塔爾文 俄羅斯文 彝文 納西文 苗文 景頗文 傈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