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有哪四大衛

時間 2021-10-14 23:48:54

1樓:

天津衛,威海衛,金山衛,鎮海衛。

1、天津,簡稱津,別稱天津衛、津門、津沽、沽上、沽,位於東經117°10',北緯39°10',地處華北平原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穿越天津市區蜿蜒入海,毗鄰首都北京和河北省,素有「河海要衝」和「畿輔門戶」之稱,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載的城市。

2、威海衛位於今山東半島東北端威海市,瀕臨黃海,西連煙(臺)蓬(萊),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旅順口勢成犄角,共為渤海鎖鑰,拱衛京津海上門戶。威海衛原為濱海漁村,漢稱石落。

3、金山衛鎮 ,上海市新建的石油化工衛星城鎮。位於杭州灣北岸、上海市西南境金山區南部,浙江省嘉興市正東部。離市區中心72公里,有滬杭鐵路金山支線(已經改造為金山鐵路)通達,滬杭公路途經此地。

4、鎮海衛,明代衛所名。明洪武十二年(2023年)置,治今江蘇省太倉市。弘治十年(2023年)改置太倉州。

明洪武二十年(2023年)置,治今福建省龍海市東南鎮海。屬福建都司。轄六鰲、銅山、玄鐘三千戶所。

清順治十四年(2023年)廢。

2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2023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創設了衛所制度。當時全國有36衛,鎮海衛與威海衛、天津衛、金山衛列為明初四大名衛。除鎮海衛外,其他三大名衛為:

威海衛明代倭寇屢犯我國沿海,威海也深受其害。由於威海地處要衝,為加強海防,抵禦倭寇,明洪武年間設威海衛,屯兵駐守。並於明永樂元年(公元2023年)築威海衛城,從此,威海衛港便成為海防重要軍港。

天津衛古代的天津是個漁村。元朝開發海運,在直沽寨一帶駐兵屯墾,成為水旱碼頭,改名為津海鎮。元亡以後,明代燕王朱棣興兵南征由此渡船,取「奉天承運,弔民伐罪,得民心,順天意」之意為「天」,取「渡河」之意為「津」,遂更名為「天津」。

後來,各朝各代都在這裡屯兵,明代設衛,最後才定名為「天津衛」。

金山衛明代,沿海海氛不靖,鑑於金山沿海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洪武十七年(公元2023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國公湯和與安慶侯仇成偕方鳴謙巡視浙江沿海,找乙個地方建城。幾經籌備,於洪武十九年(公元2023年)在濱海的鹽業集鎮小官鎮築城設衛,因與海中金山相望,故名金山衛,人們稱小官鎮為衛城。

3樓:匿名使用者

[編輯本段]明代四大衛  明代四大衛分別為:天津衛,威海衛,金山衛,鎮海衛。

衛簡介明朝初年,多次對蒙古用兵,並在與蒙古邊境一帶設定四十餘個衛所防衛,包括東勝衛、云川衛、官山衛、全寧衛、老哈河衛等,都是明朝邊防重地。

按照明代的軍事編制,五千六百人為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一百一十二人為百戶所,所下設總旗二名、小旗十名。其部轄五千人為指揮,千人為千戶,百人為百戶,五十人為總旗,十人為小旗。衛指揮最高為指揮使,正三品,其次為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為正四品。

正千戶為正五品,副千戶為從五品,百戶為正六品。在衛衙內還設有鎮撫,為從五品,經歷為從七品。

明代四大衛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在保衛國家、抗擊倭寇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天津衛明永樂二年(2023年)築城設衛,稱「天津衛」。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

宋金時稱「直沽寨」,元朝改稱「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2023年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王朝權利,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分別駐守各地。第四個兒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北京。

2023年,朱元璋病死。因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長孫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燕王朱棣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在諸王中實力最強。

由於建文帝平庸無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2023年以「靖難」為名,發兵與其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朱棣率兵從天津的前身-直沽出發,偷襲滄州,並經過幾年的戰爭,最終攻陷南京,奪取皇位。2023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朱棣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定了軍事部門。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天津衛也開始了築城建設,初建時的天津城其實是個土城,這座土城周長9裡多,城高3丈5尺,寬2丈5尺,城的形狀是東西長、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盤,所以當時人們也把它稱為「算盤城」。 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

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2023年12月23日是天津設衛築城600年的紀念日。

天津衛即為現在的天津市。

威海衛中國北方軍港,清朝北洋水師基地。位於今山東半島東北端威海市,瀕臨黃海,西連煙(臺)蓬(萊),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旅順口勢成犄角,共為渤海鎖鑰,拱衛京津海上門戶。威海衛原為濱海漁村,漢稱石落。

明洪武二年(2023年)便在辛汪設寨(今寨子村)防倭,稱「寧海州文登縣辛汪巡檢司」,首任巡檢孫諒被授為「進義校尉」,領有弓兵100名。同時在赤山(今榮成境)、溫泉(今溫泉湯村)亦設軍寨。自設寨駐軍後,確實起了鎮懾作用,「倭人雖不時徜徉波濤中,而不敢登陸者六年」。

在孫諒離任赴京時(洪武八年—2023年),即由弓首、弓兵、司吏、本境耆宿、天妃宮住持等人發起,請人撰寫《創立營寨記》,並刻碑留存(碑現藏市博物館)。洪武二十三年(2023年)後,境內還設若干小寨,有雙島、長峰、海埠等土寨。

洪武二十六年(2023年)定全國都司衛所,在山東設山東都司。此前在東部地區已設有登州衛、萊州衛、安東衛。洪武三十一年(2023年)正月,特命魏國公徐輝祖和都督朱某,垛集本處之民置立沿海衛所,於文登縣辛汪都三里之地域設威海衛,衛轄地南至接官亭(今戚家莊南山),西至初村。

按明廷之原規定,數縣間設一衛,而今膠東半島卻還設有寧海衛、成山衛、靖海衛、大嵩衛(今海陽鳳城)。關於威海衛之命名,雖未留下文史依據,但根據朱元璋有關軍事「持重」之總方針,可看出他注重「養威俟時」、「將者三軍之司命,立威者勝,任勢者強,威立則士用命,勢重則敵不敢犯」。自然威武之海防,符合其精神要求。

衛下設所,威海衛轄有左所、右所;成化元年(2023年)又設百尺崖後所。 威海衛衛城修成不久(永樂四年),便同來犯的倭寇了一場保衛戰,終將倭寇擊敗。

威海衛即現在的威海市。

金山衛金山衛的建城始為春秋時期。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周康王已在大金山島之北麓築有城堡,為金山城,亦稱康城。五代以前,大小金山附近為古金山港,福建等地航商,經常在此泊船**;五代吳越時,曾在古金山港口築城堡戍守;南宋駐金山水軍,拱衛京都臨安。

南宋時,金山淪海以後,海港移至小官鎮旁青龍港,更顯繁榮。由於海岸坍陷後退,約在南宋淳熙與紹熙間即12世紀80年代後期淪入海中,康城輝煌不在。

隨著杭州灣的形成,金山海岸不斷內坍,風潮海溢頻繁,常使內陸成為斥滷之地,至清雍正年間才基本穩定,千餘年間海岸後退近20公里,大片平原沃野被吞噬入海,大小金山成為海中島嶼。杭州灣的形成,又使金山成為太湖流域重要的海運港口和軍事要衝。

沿海海氛不靖,鑑於金山沿海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洪武十七年(公元2023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國公湯和與安慶侯仇成偕方鳴謙巡視浙江沿海, 找乙個地方建城。幾經籌備,於洪武十九年(公元2023年)在濱海的鹽業集鎮小官鎮築城設衛, 因與海中金山相望,故名金山衛,人們稱小官鎮為衛城。明代的金山衛統領7個幹戶所,轄境東起寶山,西達乍浦,左右策應,綿亙幾百里的沿海地帶,堡墩林立,防務整肅,並有巡海船40艘駐衛,屹然為太湖流域東南之屏障。

明成化年間,堵塞青龍港口,加固海塘,增強了對海潮災害和外敵入侵的防禦力量。尤其在明代抗倭戰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因為太湖東南出海口從此完全封閉,水流北出黃浦,境內河道流速減低,釘螺革生,成為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地區。海思雖有減輕,而南旱北澇則加劇,嚴重威脅到農業生產。金山衛也因失去海港條件而日趨衰落,縣城遂於清乾隆二十四年移治朱涇鎮。

加之金山海岸繼續不斷內坍,風潮海溢頻繁,常使內陸成為斥滷之地,至清雍正年間才基本穩定,原先衛所也已淪海,至此一蹶不振,成為江浙邊陲的乙個海濱小鎮。金山衛即現在的金山區金山衛鎮及石化地區。

鎮海衛鎮海衛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年(2023年),系江夏侯周德興築以備倭,它比漳浦趙家堡還早180餘年,其規模也比趙家堡大一倍多。據《海澄縣志》載:其周長 873丈,城脊寬1丈3尺,高2丈2尺,有女牆1660個,窩鋪20個,垛口720個,開東西南北四門和水門,門各有樓。

登高府視,城下陡絕,以海為壕。城牆歷經戰火,歲久傾圯。明正紡十三年(2023年)衛指揮同知桂福,弘治年間衛指揮袁侯,隆慶三年(2023年)明總兵張元勳等先後重修。

清順治十八年(2023年)對沿海實行遷界政策,衛城在界外,遂廢。康熙二直年(2023年)再修。現在的衛城遺址,便是當時重修的故壘。

四個城門巋然矗立。南門和水門較為完好,尚有石牆數丈。南門建有兩重城門,人城門兩側築一半月形城牆,俗稱月眉城(簡稱月城)。

內外城門錯開,便於藏兵納將,防禦進犯之敵,足見古人建城用心之細。

據《鎮海衛誌》載:此衛原有官賓5300名,歷任指揮使18名,轄陸鰲(今漳浦),銅山(今東山)、懸鍾(今詔安)3千戶所,清朝時僅留旗軍1042名,相當於乙個千戶所兵力。遷界後廢除衛的建制,改隸漳浦縣二十三都八圖,至雍正十二年(2023年)才劃歸海澄縣管轄。

城南門有教場,中有演武亭,坐山面海。亭之左有將臺,每年春秋兩操。建城後又建有望高樓,用以望海面,監視敵情。

同時置有九座煙墩台。以上軍事設施,今已無存。

鎮海衛城具有獨特風格,既是海城又是山城。城內有後山、古山、召山、曜山、倉山,統稱「五星山」,合城外「酒桶頭」、「土地公山」兩山統謂「七星落地」。城南有象鼻山,與旗尾山相通,環抱鴻江港。

此港風平浪靜,為天然避風港,每當風汛,過往船千百艘聚集於此,頗為壯觀。遠處海天範茫,東碇、南碇諸島點綴海面,煞是好看。

鎮海衛內外不僅山海俊秀,而且有不少祠、廟、亭、碑可供遊人觀瞻。在南門城牆上,有座福德祠,天啟二年建,均以石砌成,高1.1公尺,寬1.

2公尺,進深 1.2公尺。南門內,有個「父子承思祖孫專閭」石碑坊,建造甚工,儲存較好。

南門外半里處,原有一座天門宮(一名大道宮),現已圯,但宮內十八尊石雕羅漢猶在,均無頭。傳說,明代賊寇覬覦鎮海,而夜間常見城上有哨兵巡邏,不敢冒然進犯。一天,賊首派人扮作賣貨郎潛入,打聽虛實,得知是十八羅漢化身守城,因而放膽夜襲,並且將羅漢頭顱全部砍掉。

北門內,明正統十三年建有城隍廟一座,後多次修葺。農曆四月二十七日廟會,頗盛。北門外二里許,有嘉靖初年建的東嶽廟。

現仍供奉香火,廟右小山上,有風動石。其西有亭,額書「石室藏春」,內有石洞,寒氣襲人。距風洞石不遠處有巨石,上有鎖孔模樣的痕,長約一尺。

傳說內藏寶劍天書,如能以用指扣滿兩端鎖孔,則能開啟天鎖。

城內尚有義學碑記、昭毅將軍殘碑、關帝廟、梳妝樓遺址和金魚池等古蹟。水門右側柳樹下有古地洞,據說是四通八達的地洞群,為閩南十八洞之一,名「飛蛾洞」。楊文廣徵閩至此,擲金搶於海底,妖氛遂平。

鎮海衛城,歷盡六百年風雲,故壘雄風,至今猶存。鎮海衛城,即現在龍海市隆教鄉鎮海村,是四大衛中儲存最好的衛城。

昨天,捷龍1號在酒泉衛星首飛成功,中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都分別是哪個

中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分別是四川西昌 海南文昌 甘肅酒泉 山西太原。中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有甘肅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 衛星的發射中心知道最多的是酒泉,然後太原,文昌,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應該是酒泉,西昌,太原和文昌。甘肅酒泉 四川西昌 山西太原 海南文昌四個衛星發射中心。最經常聽說的就是酒...

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那,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那四個 ?

諸事可言 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四大定位系統為 美國gps 歐盟伽利略 俄羅斯格洛納斯 中國北斗。1 美國gps 由美國國防部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設計 研製,於1993年全部建成。1994年,美國宣佈在10年內向全世界免費提供gps使用權,但美國只向外國提供低精度的衛星訊號。據說該系統有美國...

明朝四大特務機關怎麼排,錦衣衛東廠,西廠

慎獨之辰 道衍什麼時候成了太監了 明朝有 西廠 這個特務機構嗎?錦衣衛和東廠又有什麼關係?明朝的錦衣 西廠是後來成立的,主要是監督廠衛,所以還是先說廠衛問題。錦衣衛是明代軍隊的一支,衛是軍事編制,當時有十二衛軍。從級別上,和其他各衛是一樣的。但錦衣衛號稱天子親兵,它的任務決定,它不是普通的部隊,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