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賞析解釋,蘇東坡《行香子》的賞析

時間 2021-10-14 23:13:06

1樓:匿名使用者

賞析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環境:夜氣清新,塵滓皆無,月光皎潔如銀。此種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靜之後才能感到,與日間塵世的喧囂判若兩個世界。

把酒對月常是詩人的一種雅興:美酒盈樽,獨自一人,仰望長空,遐想無窮。唐代詩人李白月下獨斟時浮想翩翩,抒寫了狂放的浪漫主義激情。

蘇軾正為政治紛爭所困擾,心情苦悶,因而他這時沒有“把酒問青天”也沒有“起舞弄清影”,而是嚴肅地思索人生的意義。月夜的空闊神祕,闃寂無人,正好冷靜地來思索人生,以求解脫。蘇軾以博學雄辯著稱,在詩詞裡經常發表議論。

此詞在描述了抒情環境之後便進入玄學思辯了。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達過“人生如夢”的主題思想,但在這首詞裡卻表達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說明:

人們追求名利是徒然勞神費力的,萬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暫的,人的一生只不過是“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一樣地須臾即逝。作者為說明人生的虛無,從古代典籍裡找出了三個習用的比喻。《莊子.知北遊》雲: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古人將日影喻為白駒,意為人生短暫得像日影移過牆壁縫隙一樣。《文選》潘岳《河陽縣作》李善《注》引古樂府詩“鑿石見火能幾時”和白居易《對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謂人生如燧石之火。

《莊子.齊物論》言人“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暫寄夢中身”即表述莊子之意。蘇軾才華橫溢,在這首詞上片結句裡令人驚佩地集中使用三個表示人生虛無的詞語,構成博喻,而且都有出處。

將古人關於人生虛無之語密集一處,說明作者對這一問題是經過長期認真思索過的。上片的議論雖然不可能具體,卻概括集中,已達到很深的程度。

下片開頭,以感嘆的語氣補足關於人生虛無的認識。“雖抱文章,開口誰親”是古代士人“巨集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蘇軾在元佑時雖受朝廷恩遇,而實際上卻無所作為,“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加以群小攻擊,故有是感。

他在心情苦悶之時,尋求著自我解脫的方法。善於從困擾、紛爭、痛苦中自我解脫,豪放達觀,這正是蘇軾人生態度的特點。他解脫的辦法是追求現實享樂,待有機會則乞身退隱。

“且陶陶、樂盡天真”是其現實享樂的方式。“陶陶”,歡樂的樣子。《詩.王風.君子陽陽》:

“君子陶陶,.....其樂只且!”只有經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復與獲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種種煩惱。但最好的解脫方法膜過於遠離官場,歸隱田園。

看來蘇軾還不打算立即退隱,“幾時歸去”很難逆料,而田園生活卻令人十分嚮往。彈琴,飲酒、賞玩山水,吟風弄月,閒情逸致,這是我國文人理想的一種消極的生活方式。他們恬淡寡欲,並無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賞賜一點便能滿足,“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就足夠了。

這多清高而富有詩意!

蘇軾是一位思想複雜和個性鮮明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既表現建功立業的積極思想,也經常流露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如果僅從某一作品來評價這位作家,都可能會是片面的。

這首《行香子》的確表現了蘇軾思想消極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苦悶情緒,因其建功立業的巨集偉抱負在封建社會是難以實現的。蘇軾從青年時代進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隱的願望。其實他並不厭棄人生,他的退隱是有條件的,須得像古代范蠡、張良、謝安等傑出人物那樣,實現了政治抱負之後功成身退。

因而“幾時歸去,作個閒人”,這就要根據政治條件而定了。事實上,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並未功成名遂,也就沒有實現退隱的願望,臨到晚年竟被遠謫海南。全詞在抒情中插入議論,它是作者從生活中悟出人生認識,很有哲理意義,我們讀後不致感到其說得枯燥。

此詞是東坡詞中風格曠達的作品。(

2樓:匿名使用者

運用的表現手法:比喻 烘托 作者連用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這三個比喻,烘托出人生的虛無縹緲,具體賞析見樓上二位的答案

蘇東坡《行香子》的賞析

3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詩詞《行香子》賞析

行香子 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賞析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環境:夜氣清新,塵滓皆無,月光皎潔如銀。此種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靜之後才能感到,與日間塵世的喧囂判若兩個世界。

把酒對月常是詩人的一種雅興:美酒盈樽,獨自一人,仰望長空,遐想無窮。唐代詩人李白月下獨斟時浮想翩翩,抒寫了狂放的浪漫主義激情。

蘇軾正為政治紛爭所困擾,心情苦悶,因而他這時沒有“把酒問青天”也沒有“起舞弄清影”,而是嚴肅地思索人生的意義。月夜的空闊神祕,闃寂無人,正好冷靜地來思索人生,以求解脫。蘇軾以博學雄辯著稱,在詩詞裡經常發表議論。

此詞在描述了抒情環境之後便進入玄學思辯了。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達過“人生如夢”的主題思想,但在這首詞裡卻表達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說明:

人們追求名利是徒然勞神費力的,萬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暫的,人的一生只不過是“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一樣地須臾即逝。作者為說明人生的虛無,從古代典籍裡找出了三個習用的比喻。《莊子.知北遊》雲: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古人將日影喻為白駒,意為人生短暫得像日影移過牆壁縫隙一樣。《文選》潘岳《河陽縣作》李善《注》引古樂府詩“鑿石見火能幾時”和白居易《對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謂人生如燧石之火。

《莊子.齊物論》言人“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暫寄夢中身”即表述莊子之意。蘇軾才華橫溢,在這首詞上片結句裡令人驚佩地集中使用三個表示人生虛無的詞語,構成博喻,而且都有出處。

將古人關於人生虛無之語密集一處,說明作者對這一問題是經過長期認真思索過的。上片的議論雖然不可能具體,卻概括集中,已達到很深的程度。

下片開頭,以感嘆的語氣補足關於人生虛無的認識。“雖抱文章,開口誰親”是古代士人“巨集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蘇軾在元佑時雖受朝廷恩遇,而實際上卻無所作為,“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加以群小攻擊,故有是感。

他在心情苦悶之時,尋求著自我解脫的方法。善於從困擾、紛爭、痛苦中自我解脫,豪放達觀,這正是蘇軾人生態度的特點。他解脫的辦法是追求現實享樂,待有機會則乞身退隱。

“且陶陶、樂盡天真”是其現實享樂的方式。“陶陶”,歡樂的樣子。《詩.王風.君子陽陽》:

“君子陶陶,.....其樂只且!”只有經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復與獲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種種煩惱。但最好的解脫方法膜過於遠離官場,歸隱田園。

看來蘇軾還不打算立即退隱,“幾時歸去”很難逆料,而田園生活卻令人十分嚮往。彈琴,飲酒、賞玩山水,吟風弄月,閒情逸致,這是我國文人理想的一種消極的生活方式。他們恬淡寡欲,並無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賞賜一點便能滿足,“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就足夠了。

這多清高而富有詩意!

蘇軾是一位思想複雜和個性鮮明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既表現建功立業的積極思想,也經常流露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如果僅從某一作品來評價這位作家,都可能會是片面的。

這首《行香子》的確表現了蘇軾思想消極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苦悶情緒,因其建功立業的巨集偉抱負在封建社會是難以實現的。蘇軾從青年時代進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隱的願望。其實他並不厭棄人生,他的退隱是有條件的,須得像古代范蠡、張良、謝安等傑出人物那樣,實現了政治抱負之後功成身退。

因而“幾時歸去,作個閒人”,這就要根據政治條件而定了。事實上,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並未功成名遂,也就沒有實現退隱的願望,臨到晚年竟被遠謫海南。全詞在抒情中插入議論,它是作者從生活中悟出人生認識,很有哲理意義,我們讀後不致感到其說得枯燥。

此詞是東坡詞中風格曠達的作品。(

4樓:匿名使用者

行香子】-述懷 ——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

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

一壺酒,一溪雲。

[詞牌背景]

行香子,雙調小令,六十六字,亦可略加襯字。上片五平韻,下片四平韻。音節流美,堪稱詞林中之佳調。

上下片領格字用去聲,領下三言三句。下片第

一、二句,一般和上片平仄相同並押韻,然亦有並以仄收不押韻。東坡此詞可為定格之典範。

[內容解析]

題為述懷,不免有嘆。縱是灑脫豁達如東坡者,對酒當月,仍不忘塵世浮沉。想必清酒十分,倒影著是自己身外之身;銀月一輪,寄託著是自己夢中之夢。

於是乎,放眼未來之閒時,可得頭頂輕鬆鬆一片雲,手撫悠悠然一張琴,陶樂溪邊,再飲一壺真正的舒懷酒。

[佳句妙韻]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佛家典故,妙化詞中。箇中感觸,不言而喻。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酒處韻中,還點上闋。照應之餘,更有新意。

《行香子》秦觀 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

5樓:聰明機靈小不懂

《行香子》的主要內容:

行香子·樹繞村莊

宋代: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譯文對照:

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帶著豪興我信步而行。

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

遠遠一帶圍牆,隱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著遊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行香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此詞以樸實、生動、清新、通俗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輕鬆的情致,極富動感地描繪了作者乘興徜徉所見的樸質、自然的村野田園風光,達的詞的節奏和詞人的情感之間和諧的統一。

擴充套件資料

《行香子》的賞析:

詞一開始“繞樹”兩句,寫所見爛漫春光。詞人先從整個村莊寫起。村莊的周遭,層層綠樹環繞;村子裡的池塘,水已漲得滿滿的與池岸齊平了,顯然這是春到農村的標誌。

接著“倚東風”兩句,是描寫詞人乘著溫和的春風,興趣正濃地信步漫遊村莊,欣賞著春天的風光,表現了詞人喜愛農村景色的神態。“小園”二句,寫詞人在漫遊中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園所吸引。看上去園子才那麼一點點大,但卻像收入了全部春光。

那麼,有哪些春色呢?“有桃花紅”三句,寫紅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黃色的菜花,正是這些絢麗的色彩,濃郁的香味,才構成了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

詞的下片(下闕)“遠遠”四句,詞人移步小園轉向遠處一帶的圍牆,在牆內隱現出茅草小堂。在牆外小橋流水不遠,飄揚著一面青色酒旗,顯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這幾句頗似辛棄疾《鷓鴣天》詞中: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二句,寫詞人突然萌發了酒意,賞春也須酒佐興,然後乘著一時的興致,再步行著翻過東邊的小山崗。詞的歇拍“正鶯兒啼”三句,承上兩句意脈,即翻過小山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

鶯啼燕舞、蝴蝶採蜜忙。它們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園來,是別一種春光。

歐陽修的《生查子》賞析,歐陽修的《生查子》 賞析 5

八嘎子 生查子 歐陽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雁柱十三絃,一一春鶯語。嬌雲容易飛,夢斷知何處?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此詞以男子的口吻,寫一女子彈箏的情景,並在其中滲入愛情與離愁。上片描寫從前女子在與情郎相聚時彈箏的情景。起首一句好似一個特寫鏡頭,先畫出這位女子的嬌容美態。此時她彷彿坐在箏前,旁邊...

從軍行其三其六賞析,從軍行 其三 其六 賞析

天上飛 1 從軍行 其三 賞析 通過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無數的將士們死在邊關,而沒有辦法好好安葬,反映了當時戰爭的慘烈,也表現了詩人對將士們深切的同情之心。詩的開頭點明地點和時令,形象地描繪出邊地的荒涼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戰士在這場戰鬥中為國捐軀。後兩句寫將軍上表請求把戰死的將士們屍骨運回安葬,表...

《生查子元夕》的名句,《生查子 元夕》求賞析

生查子 元夕 的名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意思 月兒公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作品原文 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譯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月兒公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