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度法師 佛說觀無量壽經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14 22:47:15

1樓:aaa**王

就是佛說九品往生的具體說明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略名,一捲,宋疆良耶舍譯。說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而臨頻婆娑羅王之宮中,分十六觀而說觀想阿彌陀佛之身相及淨土之相者。

2樓:荒誕不經

《觀無量壽佛經》,為淨土宗五經之一。本經是釋尊在摩羯陀國王舍城東北方耆闍崛山(別名靈鷲山),於千二百五十人之聲聞眾和三萬二千菩薩眾之前,以王舍城所發生的宮廷事變為起因而述說的經典。《觀無量壽經》,在《開元釋教錄》卷五列有兩種譯本。

即:一、觀無量壽佛經 一捲 劉宋畺良耶舍譯;二、觀無量壽佛經 一捲 劉宋曇摩密多譯。

《觀無量壽佛經》的主要內容是十六觀:

(1)日觀:

專心諦觀西方落日如懸鼓。

(2)水觀:

澄心觀想西方水結成冰,清淨光潔,猶如琉璃。

(3)地觀:

一心諦觀極樂國土琉璃寶地,內外明徹,清淨莊嚴。

(4)樹觀:

一心觀想七重行樹,眾寶合成,枝葉花果八寶交織。

(5)八功德水觀:

專心諦觀八功德水如如意珠流出摩尼水,注入華間。

(6)總觀:

一心觀想極樂國土,眾寶所成,亭台樓閣,諸天雲集,作天伎樂,常念三寶。

(7)華座觀:

一心諦觀七寶池上,百寶華台,妙真珠網,嚴飾金剛寶座,隨心變現,作大佛事。  以上七觀是依報觀。

(8)像觀:

一心觀想阿彌陀佛坐寶華臺,觀音、勢至二大菩薩侍立左右,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水鳥樹木,皆說妙法。

(9)佛身觀:

遍觀一切相。一心諦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於身相中,遍見十方無量諸佛。

(10)觀音觀:

一心諦觀,觀音菩薩肉髻圓光,紫金色身,相好莊嚴,五百化佛、諸大菩薩,變化自在,遍滿法界。

(11)勢至觀:

一心諦觀大勢至菩薩紫金色身,圓光普照,於一毛孔光明之中,遍見十方無量諸佛。菩薩行時,十方世界,大**動。

(12)普觀:

一心觀想極樂國土,主伴莊嚴,身坐蓮華,常聞妙法,精進行道。

(13)雜想觀:

一心觀想阿彌陀佛,神通自在。於十方國土,隨類化現。三聖齊彰,大小無礙,坐寶蓮華。

(14)上輩生觀:

一心諦觀上輩往生眾生,發三種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一日一夜,蓮華開敷,七日之中,即得見佛。

(15)中輩生觀:

一心諦觀、具足威儀,求願往生。自見其身,坐寶蓮台,聞四諦法,得阿羅漢道。聞法藏比丘二十四願,屈伸臂頃,生極樂國。

(16)下輩生觀:

一心諦觀,罪業深重,誠心懺悔,專心觀佛,消除罪障。臨命終時,坐大蓮華,生極樂國。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聞實相法,發菩提心。

淨度法師談淨土:「佛說阿彌陀經」是什麼意思

3樓:

佛說阿彌陀經,略稱《彌陀經》,全1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無問自說的經。此經內容敘述西方淨土依正莊嚴,令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更述六方諸佛之印證,使淨土信仰明確而平易,人人可行、易行,故為淨土三部經之一。

《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過去都不曉得少善根是少到什麼程度,不知道。讀了《無量壽經》才曉得,它有個標準的,一定要超過四百億諸佛如來。你有這樣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成熟,太希有了!

十方一切諸佛看到都生歡喜心,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我們自己聽到這個法門、聽到彌陀名號,能夠生很大的歡喜心,這不是沒有緣故。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淨土,為這些苦難眾生做個增上緣,使你們從前種的善根福德因緣,遇到他這個法門,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不要再等第二生。

觀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有什麼區別

4樓:更上百層樓

觀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基本內容不同:

1、觀無量壽經的基本內容:本疏在宋代似只有玄義分流行。遵式的〈西方略傳序〉及戒度的《觀經扶新論》曾提到它,元照的《觀經義疏》也曾引用其文。

此書傳入日本似在天平年間以前,天平十六年(744)後逐漸有四卷的寫本流行,此後有關淨土諸書往往加以引用,成為日本淨土教的要籍。

2、無量壽經的基本內容: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

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汙穢不堪等內容。

二、兩者的注疏不同:

1、觀無量壽經的注疏:該經重要注疏有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1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1卷;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4卷;宋知禮《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1卷。

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3卷;明傳燈《觀無量壽佛經圖頌》1卷,續法《觀無量壽佛經直指疏》2卷;清彭際清《觀無量壽佛經約論》1卷;丁福保《觀無量佛經箋注》等。

2、無量壽經的注疏:現存主要有隋慧遠《無量壽經義疏》2卷,吉藏《無量壽經義疏》1卷;清彭際清《無量壽經起信論》3卷。新羅憬興《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讚》3卷,玄一《無量壽經記》(上捲殘存,下卷已失),元曉《無量壽經疏》1卷。

日本有源空《無量壽經釋》1卷,了慧《無量壽經鈔》7卷,聖聰《無量壽經直談要註記》24卷,道隱《無量壽經甄解》18卷,西吟《無量壽經顯宗疏》10卷等。此外,現已佚失的重要注疏尚有靈裕、知玄、法位、圓測、大賢、義寂、寂證的注疏多種。

三、兩經書的譯者不同:

1、觀無量壽經的是由宋畺良耶舍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

2、無量壽經是由曹魏康僧鎧譯。

5樓:同事相處和尚

觀無量壽經核心內容是極樂世界十六種觀法即「十六觀」乙個內容裡有非常重要的「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介紹西方淨土的事理因果,來龍去脈。

本質任何沒有區別,一切大乘佛經都沒有區別,都是佛所說。

《觀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與《阿彌陀經》合稱淨土三部經。為講述淨土思想的主要經卷。

6樓:紗布城

觀經主要是佛陀開示教導修觀彼土佛菩薩及極樂世界環境的妙法 無量壽經主要是介紹彌陀世尊因地如何發願 為了眾生自己無量劫的修行成就了莊嚴的淨土

7樓:冥想音主站

《觀無量壽經》與《無量壽經》都是淨土宗經典。

《無量壽經》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汙穢不堪等內容。指導修行人以持名念佛求生極樂淨土。

《觀無量壽經》此經進一步發揮了《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同時以觀想念佛為實修,指導修行人往生極樂淨土。

兩者區別在於實修方式不同,乙個是持名念佛,乙個是觀想念佛。

8樓:甄詩桃

觀無量壽經是有禪定的具體觀法.

無量壽經是不是佛說觀無量壽經?

請教有懂的師兄簡要說明一下,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各是什麼區別?

9樓:菩提老鼠

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

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

[1] 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汙穢不堪等內容。

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於犍陀羅地區。[1]

《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而說的經典。《阿彌陀經》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首先詳細地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報世界和正報世界種種殊勝,令眾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淨土法門。

佛告訴舍利弗尊者,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諸佛國土,那裡有乙個世界,叫做極樂,那個世界裡面,有佛名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普度眾生。這個世界的環境,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四色蓮華、七寶樓閣、**為地都是七寶做成。

風吹羅網,常作天樂,眾鳥齊鳴,皆演法音,眾生聞是音已,皆生念佛唸法念僧之心。又說:微風吹動,行樹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唸法、念僧之心。

觀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

宋畺良耶舍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此經進一步發揮了《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敘述釋迦牟尼佛 [1] 應韋提希夫人之請,在頻婆娑羅宮為信眾講述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和極樂淨土莊嚴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十六觀)。

未發現梵本,亦無藏譯本,但在中國新疆地區曾發現維吾爾文譯本的殘片。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馬克斯·繆勒之請,據現行本譯成英文,與《阿彌陀經》等一起,載《東方聖書》第49卷。

10樓:蓮花佛舍利展覽

1觀無量壽經:依修觀想佛正報如觀阿彌陀佛相好或觀音菩薩及勢至菩薩聖眾名為觀像修行淨土;觀經中;其次還有初歩觀依報加日落觀,觀地如琉璃想等全經大意依十六種觀想修行方法;經中亦提及淨業成就必須修行淨業三福等**.

2無量壽經:廣說西方極樂世界境界之長細內容(如八功德水,行樹,欄楯等旳細說;及彌陀佛大願王;所以經中依四十八願為核心;願文大意三根普攝六道回歸淨土旳願力指引. 3阿彌陀經:

是無量壽經之略說及濃縮版.但阿彌陀經堤倡的修行方法示依持名念佛為主.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和無量無量壽經內容一樣嗎

無量壽經,為淨土群經綱要,東來最早,譯本最多。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後,僅存五本。即在古代 大藏經 目錄裡面,無量壽經有十二種譯本,不過其他七種,內容已經散失,只剩下五本原譯本。現在存於世上的有九種版本,五種原譯本,三種會集本,還有一種叫節校本。現存五種原譯本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後漢支婁迦讖譯 ...

為什麼無量無邊的佛菩薩度不盡無量無邊的眾生?是不是度著度著迷了成了眾生

哪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個世界全部都是佛菩薩,只有乙個眾生,就是 我 自己!這個世界也只有乙個眾生需要度,就是 我 比如上學的時候,a老師教學生,學生不肯聽老師的,還每天去外面混b老師教他也如此 c老師教他亦復如是 按你的說法是老師變成了學生了嗎?答案當然不是,老師教那些相信他,會聽他教導的學生。菩薩...

淨宗法師為什麼說口稱勝心念,淨宗法師如何做到唸佛不間斷

莫文靈雲南 我們看書上第六點 顯第十八願之 口稱 勝 心念 彰易行道之極致 鸚鵡 小孩 愚人等皆能。這一條必須解釋,如果不解釋,大家就會起疑,啊?口稱怎麼勝過心念呢?來到淨土門之內,我們的很多思維,從今天開始就要調整了。各位,我們的本來面貌是不是顛倒眾生啊?我們今天就要搞大掃除,把顛倒的思維給你倒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