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言內意外的現象,日常用語 和 文學作品中的 言內意外現象 各五句

時間 2021-10-14 21:21:19

1樓:天蠍有你的日子

言內意外」,就是「意」在「言」外,語句表達出來了比它的字面意義更深的意思,甚至可以這樣講,語句的實際意義遠超越了它的字面義。

意內而言外」最早見於張惠言的《詞選》一書,為清代詞學著名命題.張惠言為常州詞派的開創者,有《詞選》行世,在《詞選序》中提出了「比興寄託」的主張,強調詞作應該重視內容,「意內而言外」「意在筆先」,「緣情造端,興於微言,以相感動」等.

唐代詩人朱慶餘有一首詩《閨意獻張水部》是這樣寫的「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在字面上看,這首詩的意思是非常簡單,寫的是新婚妻子向她丈夫詢問自己化的妝是不是時髦得體。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在作這首詩之前,朱慶餘已經向張水部獻上了乙份自己的詩作,請他幫助推薦,現在是借用這首詩來問張水部自己的詩作是不是合乎應試的要求。

我們都知道,日常生活中人們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是有話直說,在有的時候,在語境很明確的前提之下,委婉含蓄地說話比直說或者把話說完效果要更好。

朱慶餘便很得此道,他與張水部都是文人,像這種事情不好直接向張水部來挑明,於是便採取了這種比較巧妙的方式,作了一首詩送給張水部。這樣的做法,既風雅又得體,而且雙方也都能心領神會。

而語言的理解與表達都不可能離開具體的語境,也正是由於有了語境來襯托,我們平常說話才能夠「言不盡意」,留有餘地供聽者和讀者想象與補充。「言內意外」是語句的字面義在一種特定語境條件下「引申」的結果。

2樓:學不進則退

古典詩詞中的「隱」和「顯」,指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學風格和表現手法。「隱」,指的詩詞採用借代、暗示或印象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內容主旨含蓄隱曲, "顯",指的是率直淺切的文學風格和表現手法。中國的古典文論稱譽含蓄手法者多,但也有許多作家刻意追求直白顯豁的風格,形成獨特的風格流派。

一、 隱:言已盡而意無窮

言不傳意、意在言外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詠歌隱居之樂,表達詩人對喧鬧的世俗官場的鄙棄。詩人生活在世俗之中卻無車馬的喧鬧,因為他心底澹然,遠離塵俗。但詩中沒有明白告訴我們對"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感受和思考:

山中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優美,連飛鳥日暮時分都會歸來,人為什麼要留戀世俗官場,不知道隱逸之中的身心之樂呢?這是他此時的感悟,也想告訴世人但又不願明白說出,所以結尾處欲吐半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人並非"忘言",只是不肯明言,這也就是"言在意外"的藝術手法。

抒情敘事,寓意深沉

李商隱《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峨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詩無論是寫孤獨的環境及氛圍,還是寫"悔偷靈藥",表面上是寫嫦娥,實則有弦外之音。與其說寫的是嫦娥的處境、心情,並對其體貼、同情,不如說是詩人孤清淒冷情懷和不堪忍受寂寞痛苦的心靈獨白。此詩妙在有韻外之致,取得了語近而情遙、含吐而不露的藝術效果。

欲露還藏,以藏寫露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首詩是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篇。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作者寫到"落花時節又逢君"時,卻黯然收筆,點到即止,不去說破,可謂"猶抱琵琶半遮面",全詩語言平易,而含意極深,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表達了出時世凋零喪亂與人生淒涼飄零之感。

3樓:雨嵐談金融

意內言外、言不盡意和言內意外

這三個詞在說明語言或語言現象的時候常被用到,它們都從某一方面闡釋語言的形式和意義之間的關係.

意內言外

先來看看「詞」和「意內言外」.

《說文解字》中,「詞」字分屬「司」部之下,並且是該部所收的惟一乙個字.並且這個字還是乙個一直沿用至今而未逝,字形也基本不變的字.而許慎對「詞」字的釋義正是:

「意內言外者也.從司從言.」而「司」字釋為:

「臣司事於外者,從反後.凡司之屬皆從司.」

王力的《古代漢語》中曾說到,不把顯然與「言」、與說話相關的「詞」字收歸「言」部,卻要放入儼然如同專設的「司」部,可見《說文》不盡科學之處.我倒以為,此舉固然可能是其不夠科學的表現,卻也反映出許氏對「詞」相當的重視.「詞」作為「司」部之下的唯一乙個字,正是強調了「詞」這個字與其他「言」部之字所不同的「司」意.

依《說文》,「詞」當是乙個會意字,「司」為「臣司事於外者」,「詞」其實就是「以『言』為『司事於外』之臣的事物」.「詞」當然不僅僅指現代意義常用的「詞語」的「詞」,應當作「言詞」解,大致可以等於我們現在所說的「語言」.而「意內言外」,恰恰向我們闡釋了語言的基本特徵,那就是以語音為外在表現形式,內裡包含相應的意義.

「外」指外在,表面所有,表面可得;「內」則指內在,非一望或一聽可知的.語言符號的語音形式是客觀的,可為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但它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所以可以說「言外」;而意義卻是在約定俗成、得以與形式結合之後,人們經過後天的習得,才可以理解,故說「意內」.

所以我以為,「意內言外」可算是關於語言的乙個言簡意賅的定義,而《說文》對「司」和「詞」的處理——不論是能力未及不盡科學的無意之作,還是有意為之——是不無道理的.

又,略提一筆:《說文》「司」字釋條中有「從反後」,以篆體來看,「司」字的確是「後」的左右反寫字,可見二者應當是有一定聯絡的.「後,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後也.

凡後之屬皆從後.」「後」,即君主,君主是在廟堂之內治國者,「發號者」,是治國、發令但不做具體事務的.而「司」是「臣司事於外者」,那麼它「從反後」就我看來就很合理了.

言不盡意

語言是聲音形式和意義相結合的符號系統.但客觀事物的無窮和我們對其認知的永遠的有限,決定語言永遠無法準確地表達說話者想要表達

日常用語 和 文學作品中的 言內意外現象 各五句

4樓:匿名使用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秦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5樓:匿名使用者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言內意外與意內言外是什麼意思

6樓:

意內言外、言不盡意和言內意外

這三個詞在說明語言或語言現象的時候常被用到,它們都從某一方面闡釋語言的形式和意義之間的關係.

意內言外

先來看看「詞」和「意內言外」.

《說文解字》中,「詞」字分屬「司」部之下,並且是該部所收的惟一乙個字.並且這個字還是乙個一直沿用至今而未逝,字形也基本不變的字.而許慎對「詞」字的釋義正是:

「意內言外者也.從司從言.」而「司」字釋為:

「臣司事於外者,從反後.凡司之屬皆從司.」

王力的《古代漢語》中曾說到,不把顯然與「言」、與說話相關的「詞」字收歸「言」部,卻要放入儼然如同專設的「司」部,可見《說文》不盡科學之處.我倒以為,此舉固然可能是其不夠科學的表現,卻也反映出許氏對「詞」相當的重視.「詞」作為「司」部之下的唯一乙個字,正是強調了「詞」這個字與其他「言」部之字所不同的「司」意.

依《說文》,「詞」當是乙個會意字,「司」為「臣司事於外者」,「詞」其實就是「以『言』為『司事於外』之臣的事物」.「詞」當然不僅僅指現代意義常用的「詞語」的「詞」,應當作「言詞」解,大致可以等於我們現在所說的「語言」.而「意內言外」,恰恰向我們闡釋了語言的基本特徵,那就是以語音為外在表現形式,內裡包含相應的意義.

「外」指外在,表面所有,表面可得;「內」則指內在,非一望或一聽可知的.語言符號的語音形式是客觀的,可為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但它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所以可以說「言外」;而意義卻是在約定俗成、得以與形式結合之後,人們經過後天的習得,才可以理解,故說「意內」.

所以我以為,「意內言外」可算是關於語言的乙個言簡意賅的定義,而《說文》對「司」和「詞」的處理——不論是能力未及不盡科學的無意之作,還是有意為之——是不無道理的.

又,略提一筆:《說文》「司」字釋條中有「從反後」,以篆體來看,「司」字的確是「後」的左右反寫字,可見二者應當是有一定聯絡的.「後,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後也.

凡後之屬皆從後.」「後」,即君主,君主是在廟堂之內治國者,「發號者」,是治國、發令但不做具體事務的.而「司」是「臣司事於外者」,那麼它「從反後」就我看來就很合理了.

言不盡意

語言是聲音形式和意義相結合的符號系統.但客觀事物的無窮和我們對其認知的永遠的有限,決定語言永遠無法準確地表達說話者想要表達的意義.這就可說是「言不盡意」了.

這個意義上的「言不盡意」指出了語言的某種特徵.

此外,我們也常常有意或無意地不去努力地精確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反而用上一些諸如體態、動作的其他表達方式,甚至再配合一定的情境,共同進行表達,反而可能達到更佳的表達效果,這也是「言不盡意」.

「言不盡意」是說:意思寄於「言」,而在「言」的基礎上又可能、或可以離開「言」,使不盡之意含於「言外」.

這種「言不盡意」,「言不盡意」造成的聽話人理解話語時所必須的補充,也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一了.

言內意外

當「言不盡意」成為有意為之的語言運用手法時,便是「言內意外」了.

尤其進行文學創作時,「言內意外」是種極常見且重要的方式.

「言內意外」與「意內言外」並不矛盾.後者指出「詞」或者說語言的特徵,「內」指內容;「外」指形式.而「言內意外」指語言之中、表面的言辭之內,具有對意義的啟發性和暗示性,有耐人琢磨和品味、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從字面看所不具有的意義.

「言內」是字面範圍之內,「意外」是深意或真意在言外.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舉個例子:「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這是一首寫七夕的詩,貌似簡單摹寫情境,看不出詩人的什麼別意.推敲之下,方可從中讀出孤獨生活和淒涼心境.「銀燭秋光冷畫屏」、「天階」,可見所寫為宮院生活.

「輕羅小扇撲流螢」,流螢所出處,皆荒涼少人煙處,皇宮院落中如此荒涼,再加「撲流螢」所隱現的無聊之感,可見生活之孤獨、景況之淒清.因此,到了「坐看牽牛織女星」,也就自然地讓人讀出了乙份淒涼幽怨的心情.這首詩是「詩中不著一意,言外含情無限」(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轉引自《千家詩評注》).

再看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把其當作遊春詩來看待,固然也是可觀之作,但若以其為朱熹本意就不當了.「泗水」在此當是喻孔門,因為宋室南渡,泗水已經不在其統治區,而在金人統治區內,朱熹足跡是不可能到達的.因此不應認為是遊春踏青之作.

此詩當是講治學心得的,「泗水」喻孔門(因孔子葬於魯城北之泗上,後世便常以「泗上」為儒學的代稱),「尋芳」喻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謂已進入佳境.全詩以景語言理,生動流麗.「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兩句,也算得是情景理交融的佳句了.

「言」與「意」的關係,是歷代文學理論所關注的重要問題,這是後話,改日再作相關札記.

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

小說中常用的古詩詞,古言小說常用的詩句詩詞,名句有哪些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古言 常用的詩句詩詞,名句有哪些 記憶e偶爾雨 1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2 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3 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4 終是誰使絃斷,花落肩頭,恍惚迷離...

古詩詞裡的物候現象,古詩的物候現象

伊海氳 晏殊 浣溪沙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 ch ng 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古詩的物候現象 古詩詞反映的物候現象?...

古詩詞當中那些文體常用“兮”字,古詩詞的魅力作文3000字

兮 他只是一個語氣助詞,不代表意思,也沒有實際意思。你想的話隨便說一句話也可以帶個兮字。比如 來兮,去兮。我們一起去兮,等等 古詩文文體 古詩詞的魅力作文3000字 中國的古詩詞歷史悠久,魅力廣泛,它的包含的內容特別多,是我們具有深深的意。現代詩歌文體知識 小蘋果 現代詩 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