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鑑賞,登幽州台歌 鑑賞 300字

時間 2021-09-08 14:00:18

1樓:櫻花盛開之地

前面的都好長哦!!>_<!!!

前不見古人, 朝前看,看不見卓越的明君。

後不見來者。 向後看,也看不見新出的賢士。

念天地之悠悠, 想到天地如此的遼闊久遠,獨愴然而涕下。 使我獨自悲傷,熱淚長流不止。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古人」、「來者」都是指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和豪傑。詩人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對燕太子丹禮遇田丹等重視人才的行為,深表敬意。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指詩人看到別人受到重用,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懷才不遇的處境。在登高遠望之際,只見茫茫一片,天廣人稀,孤單寂寞,悲從中生,於是蒼然淚下。

中心:詩人登幽州台所見,感嘆自己懷才不遇。

登幽州台歌的賞析及寫作背景

2樓:縱橫豎屏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賞析:1.  這首詩從語言上說,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加上在內容的表達上,融入了自己對時間和空間的思索,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涼情緒貫穿整首詩歌,所以,讀起來酣暢淋漓,有餘音不減。

2.這首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歷來被人傳誦。

3.很多人都很喜歡這首詩,但是部分人讀這首詩只是因為朗朗上口,有時間的滄桑感,並不知道這首詩為什麼會是一首表達懷才不遇的詩,由此可見,對於詩歌的鑑賞,還是存在一定技巧缺陷和盲點。

登幽州台歌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乙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巨集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陳子昂是一位具有政治才能的人,他敢於直言勸諫,對武則天執政時期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尖銳的批評意見,曾一度下獄。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

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攸宜不允,隨後,陳子昂又向武攸宜進言,武攸宜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這讓陳子昂飽受打擊,感覺報國無門,因此憤慨的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幽州是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大興。幽州臺是燕國時期燕昭王所建的**臺。修建**臺的目的是用於招納賢才,燕昭王曾經將**置於**台上,其師郭隗取**,成為當時燕昭王用**臺招納而來的第一位賢才。

詩人在幽州臺的時候寫下了這首詩歌,是為了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也在感慨,自己碰不到像燕昭王一樣的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人,加上自己目前的處境淒涼,所以悲從中來。

拓展資料:

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24歲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女皇武則天重視,授麟臺正字。後公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后而株連下獄。在26歲、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頗有些遠見。

38歲(聖曆元年698)時,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陳子昂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冤死獄中。

其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陳子昂與司馬承禎、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3樓:宿命本無能為力

賞析:《登幽州台歌》這首短詩,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裡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台歌》是同時之作,其內容可資參證。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蹟,表示無限欽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台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因此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

這裡免不了有對時世的感傷,但也有詩人對詩壇汙濁的憎惡。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傑,未來英傑同樣看不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這首詩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

這首詩沒有對幽州台作一字描寫,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卻成為千古名篇。詩篇風格明朗剛健,是具有「漢魏風骨」的唐代詩歌的先驅之作,對掃除齊梁浮豔纖弱的形式主義詩風具有拓疆開路之功。在藝術上,其意境雄渾,視野開闊,使得詩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鮮亮感人。

全詩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境界雄渾,浩瀚空曠的藝術畫面。詩的前三句粗筆勾勒,以浩茫寬廣的宇宙天地和滄桑易變的古今人事作為深邃、壯美的背景加以襯托。第四句飽蘸感情,凌空一筆,使抒情主人公——詩人慷慨悲壯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畫面的主位上,畫面頓時神韻飛動,光彩照人。

從結構脈絡上說,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

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乙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

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

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隨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

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巨集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原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陳子昂。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乙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

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

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

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隨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巨集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登幽州台歌賞析

5樓:獨愛華爾茲

1、《登幽州台歌》這首短詩,深刻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

富有感染力,成為傳誦的名篇。

2、「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裡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像燕

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台遠

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3、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傑,未來英傑同看不

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這首詩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

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

此獲得廣泛的共鳴。

4、前兩句音節比較急促,表達了詩人生不逢時、抑鬱不平之氣;後兩句各增加了乙個虛字

(「之」和「而」),多了乙個停頓,音節就比較舒徐流暢,表現了詩人無可奈何、曼聲長嘆

的情景。

5、全詩如下: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擴充套件資料

1、《登幽州台歌》用辭造語方面,此詩深受《楚辭》特別是其中《遠遊》篇的影響。在句式

方面,採取了長短參錯的楚辭體句法。上兩句每句五字,三個停頓,其句式為:前──不見──

古人,後──不見──來者;後兩句每句六字,四個停頓,其句式為: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2、《登幽州台歌》的創作背景: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是乙個具

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巨集願成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

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6樓:為江山放棄了愛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你回頭向從前看,你看不到古代的那些豪傑聖賢;你向以後的歷史看,你也看不到未來的聖賢豪傑,因為在歷史長流之中,你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陳子昂的這首詩可以說是道出了千古才人共同的悲哀,所以它的感髮力量非常強大。

後邊兩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前面兩句的延展。

茫茫天地,悠悠宇宙,你,乙個生不過百年的渺小生命,儘管你有多麼美好的理想與才智,但你究竟完成了什麼?你一旦消失了,你美好的生命也就白白地落空了,以前沒有你,以後也不會有你,你就在這個長久的時間與廣遠的空間中永遠地消失了。

千百年以前的屈原早已作古,而後來的人,像杜甫、韓愈等人儘管他們都是那樣推崇、讚美陳子昂,可在當時,他居然冤屈地死在監獄之中!「前不見古人」,想當年,燕昭王築**臺禮聘天下賢人,最終使燕國復興,打敗了齊國;今天,如果有燕昭王那樣的君主,他會欣賞我陳子昂嗎?我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唐王朝還有這樣的轉機嗎?面對茫茫天地,個人的生命顯得如此微渺,我悲愴欲絕,流下淚來。

這裡你要注意,同樣是寫悲哀,你可以說悲悽、悲慘,而陳子昂說的是悲愴。文學作品的感發生命的傳達是非常細緻的,「悽」字顯得很纖細,李清照是乙個女子,她寫自己晚年的孤苦,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聲聲慢》)。

比較起來,李清照的悲哀就顯得狹小了。而且,「愴」字的聲音很響亮,給人一種廣闊蒼涼的感覺,所以是「獨愴然而涕下」。

擴充套件資料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少任俠。

舉光宅進士,以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讚賞,拜麟臺正字,右拾遺。後世因稱陳拾遺。敢於陳述時弊。

曾隨武攸宜徵契丹。後解職回鄉,為縣令段簡所誣,入獄,憂憤而死。於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

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有《陳伯玉集》傳世。

登幽州台歌譯文,登幽州台歌翻譯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登幽州台歌 唐代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幽州 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幽州臺 即 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前 過去。古人 古...

登幽州台歌改寫散文,把登幽州台歌改寫成散文300字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直譯 我往前看,看不到古人 往後看,看不到來者 繼承事業的 可憐這空曠的天地間,念 哀憐,可憐。悠悠 遙遠 只剩我 獨自傷感地涕淚流灑。說明 古人的一些詩詞,不像現代詩那樣直白,其蘊含著深厚的意境和內涵,如果單單從字面上 直譯 寡淡無味。陳...

登幽州台歌的全文意思是什麼,古詩《登幽州台歌》的原文及意思

普通平凡的我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釋義 向前看不見古之賢君,向後望不見當今明主。一想到天地無窮無盡,我倍感淒涼獨自落淚。幽州 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幽州臺 即 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是 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前 過去。古人 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