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止於至善。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9-01 17:49:54

1樓:愛講真話的阿拉蕾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止於至善:謂處於最完美的境界。

知行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止於至善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鄭玄 注:「止,猶自處也。」 孔穎達 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

朱熹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 魯迅 《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於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2樓:老墨說史

知行合一:就是講理論(知)和實踐(行)要合而為一,不可過分偏重一邊。

「知行合一」的知行觀點在中國哲學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語載王陽明《傳習錄》:「知之真切篤實處。

既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先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並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止於至善:精益求精,達到最完美的地步 。

整句話的意思是: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汙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3樓:奇聞捕手

中國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觀點。

知,知道,行,行動,

知道了就去做。

至善,最好,

做到最好就停下來,

因為最好之後,就是下坡路,所以要停下。

4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

知行和一,就是知道道理要去行動,學佛法如果知道了很多道理,不去行動,不去做,就不是知行合一。行為和知識要合二為一,你所修的行和你所學的佛菩薩的知識,要合二為一,就是要用知識去為行為服 務,在修行中,求知識,一邊在做善事,在勸導人家時,會學到更多佛法的知識的,在一邊做善事的同時,一邊悟道理,增佛理,長知識。你們每乙個人在勸說人家學佛法的過程中,都能增長佛的智慧型,用行為,行動來得到知識。

知識再多而不行動,你有再多的佛法知識講,說出來一套一套的佛理,有了這麼多知識而不去做,不去應用,等於無知,視為無知。記住你們學了之後,要去救 度眾生。

佛德就是具有佛的品德,我們做人要具有佛的品德,要具有佛的道 德和具有佛的性德。佛果就是具有佛的果報和果位。無我果,真正修得好的人連這個果都是空的,無我果就是沒有果,沒有果就是真正有果,而有果就是沒果。

佛的品德,道 德和性德都是最高的境界,是無上正等正覺,修成的是大覺圓 滿,就是完全覺 悟了,智慧型圓融了。要用肉 身之光加上智慧型之光,把兩個光合二為一,就是佛之光。肉 身之光是吃素,腦子乾淨,不動壞腦筋,身 體乾淨等,即肉 身乾淨。

要修成肉 身之光,即把肉 身修出光,然後再開啟智慧型之光,智慧型之光加上肉 身之光,就是佛之光。如果身上骯 髒,腦子裡骯 髒,行為上骯 髒,靈魂上骯 髒,那裡會有佛之光,佛光也無法普照進去。尤如乙個包著的東西,陽光能照進去嗎?

如果是玻璃透 明的,陽光自然就照進去了。

知行和一,就是知道道理要去行動,學佛法如果知道了很多道理,不去行動,不去做,就不是知行合一。行為和知識要合二為一,你所修的行和你所學的佛菩薩的知識,要合二為一,就是要用知識去為行為服 務,在修行中,求知識,一邊在做善事,在勸導人家時,會學到更多佛法的知識的,在一邊做善事的同時,一邊悟道理,增佛理,長知識。你們每乙個人在勸說人家學佛法的過程中,都能增長佛的智慧型,用行為,行動來得到知識。

知識再多而不行動,你有再多的佛法知識講,說出來一套一套的佛理,有了這麼多知識而不去做,不去應用,等於無知,視為無知。記住你們學了之後,要去救 度眾生。

佛說:「凡執著某一見解的人,而藐視其他見解,視為卑劣。」也就是說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執著於自己認為的事情是對的,而認為他人的見解都是錯的,藐視他人,即視為卑劣。

世上有太多的人執著於自己的理論,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執著於自己所學的東西,而藐視其他的東西,智者稱他為纏裹,聰明的人說這些執著於自己的觀點,而不肯接受他人觀點的人是纏裹,就是把自己纏起來,裹起來捆幫起來。佛法不是純理論,佛法是實實在在要去做的,如果學了佛法之後,不實實在在的去做,就不會相應佛菩薩。

要知道不是閒人,閒不得。如果這個人不是閒人,閒不得。是閒人,非等閒人。

從這幾句話悟出乙個道理,做事情要做在功上,要做在德上,如果做任何事情是做在善上,做在乙個事上,你是沒有功德的,你要做在功上,要做在德上,這才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功就是從心裡發出的,超出正常善事範圍的才稱為功。用你的佛心去做善事,用佛德,德就是道 德,佛菩薩的德性。在加上你自身的佛德,所做的事情稱之為功德。

人應當自做皈依,皈依自性三寶,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法、僧,佛在心中,法在行中,僧在戒中,還有誰可以做你的皈依?你本身已經是佛菩薩了,皈依誰呀?學佛不能貪愛,貪愛能令人無 惡

不 作,因為你的貪心,你的愛,可以令你無 惡 不 作。所以聖 人,賢明是克念做聖,有修為的人稱為聖 人,能克制自己的念頭才能成為聖 人,凡夫則以妄念做凡,凡夫就是因為妄念太多,才會成為凡人,最後告戒徒 弟們的是,愚者求師之過,而智者從師之長,就是在社 會上不要去看人家的短處,要看別人的長處。三人之中,必有我師,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今天時間關係,就講到這裡,合 十。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5樓:熱詞課代表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6樓:叄年伍年不變心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7樓:沐星辰曦

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捲:「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舉例: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倆聯合起來,才叫知行合一。」

常用程度:一般

感**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造句:1、做人要內外一如,處事要知行合一;說話要言行一致,行為要表裡如一;做人要前後一致,做事要老少無欺。

2、知行合一是解決這個世界上難題的唯一辦法。

3、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一,其實都是乙個意思:應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於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4、展望未來,網中網軟體將秉承知行合

一、合作共贏的精神,在實現企業由軟體服務向教育服務轉型的同時,通過與大財經領域更多優秀企業的合。

5、但是能夠提出知行合一這種觀點,說明聶心並非腐儒。

6、美好的氛圍取決於每個人的嘉言懿行,重在知行合一。

8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第一層意義: [conscience]∶天賦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

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的道德意識,人人俱有,是道的本體。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說:

「五臟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第二層意義:良知直指良識,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遺訓「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質中的內在修養,專業技術是素質中的質量,惟精惟一是技術學習和做事的質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學。

月牙山人說:「人貴精專,成於勤樂,功於經世致用。」

第三層意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

月牙山人說:「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

引自月牙山人《無知錄》

9樓:匿名使用者

[zhī xíng hé yī]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說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乙個工夫」。

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

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

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乙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乙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乙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

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他宣告:「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提出背景

王陽明在貴陽北部修文縣縣城龍場鎮龍場悟道之後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種苦思後的徹悟。王陽明認為心靈態度決定行為方式、世界觀點,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鄰竊斧」。從此與朱熹學說分道揚鑣,建立了心學體系大成的開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朱學之偏。

王陽明 的知行合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知行合一 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 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王陽明是在梳理知意關係的過程中逐步體知 知的本體 意義的。王陽明說 心既是理,萬物由心而生,應該是乙個唯心主義的人,心學創始人。另 一生俯首拜陽明。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

致良知 和「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咪浠w眯兮 致良知 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 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 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 是 知是知非 的 知 致 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 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 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致...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麼?是誰提出來的

風摧之木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