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的來歷 分布情況,張氏的來歷 分布情況

時間 2021-08-30 11:22:00

1樓:睢寧一指禪

一、張氏的來歷:

1、源於姬姓:

①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這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

②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屬於以字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後代以其字命氏,也稱張氏。

2、源於改姓而來:

①出自聶姓。三國魏將張遼原姓聶,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其子嗣便以張為姓。

②出自賜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

③源於古奚族。張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守將張鎖高收為義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張忠志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

④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古代的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少數民族,有改姓為張姓的。今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黎克特制、扎拉黎克特制、章佳氏、章錦氏、扎庫塔氏、愛義氏等十幾個滿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張。

3、得姓始祖

張姓始祖:張揮,號天祿,青陽之子,是古代重要**弓矢的發明者。因弓箭的誕生對社會影響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

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張于濮陽,封地清河。後逝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因此,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二、張氏分布情況:

張姓氏族最早活動於「尹城青陽」,古地在今河南濮陽和河北清河一帶。直至西周宣王時期,在陝西地區出現了張姓的蹤跡,西周青銅器皿上銘有張伯、張仲,他們是西周的貴族。張仲輔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興。

春秋時晉國是張姓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地區。河東「解邑張城」是張姓重要的聚集地和發祥地(古張城在今山西臨猗西的黃河東岸)。張氏世代事晉,晉滅後事韓。

張老、張侯(即解張)均是晉國的大夫,張老的後代南韓貴族張良成為漢朝開國第一功臣,解張也被一部分張姓後裔奉為先祖。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張姓人群主要活動於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

秦漢是張姓向四周發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時期。張姓在秦初進入了四川,多為三晉貴族的後裔,在反秦戰爭和隨後的楚漢之爭中,政治傾向明顯,戰爭中建功立業,封侯賜爵;再西進甘肅、寧夏等地。張姓人群活動地區迅速發展到整個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區,成為當時北方地區的第一大姓。

同時,西漢留侯張良的後裔從陝西出發,徙河北入江蘇,渡過長江,進入江南地區。西漢末,張姓已經到達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後,由於北方戰亂和少數民族的大批進入中原的原因,張姓人群向南方和東南遷移,同時繼續向西北發展。西晉末,張姓人群涉足東北,渤海灣地區成為張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時期,張姓開始向湖廣和雲貴地區移民。

明朝永樂年間由廣東始入台灣地區。

宋朝時期,張姓大約有4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3%,為宋朝第三大姓。張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省。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兩省,大約佔張姓總人口的27.7%,其次分布於四川、河北、陝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肅、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

全國形成了華北、西北和中原地區張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時期,張姓大約有5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江西三省,大約佔全國張姓人口的36%,江蘇省成為張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南方贛浙蘇、北部晉魯冀豫陝兩大塊張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張姓的人口已達到近8500萬,為全國第三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2023年中張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公升的態勢。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佔張姓總人口的27.5%,其次分布於江蘇、四川、安徽、遼寧、黑龍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

河南居住了張姓總人口的10.1%,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張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張姓區。

2樓:匿名使用者

貌似跟黃帝有關吧,是黃帝的乙個後代的分支。

一、張姓起源:

戰國時期的《世本》曰:「黃帝子揮為弓正,始制弧矢,張網羅,姓張氏」。唐《元和姓纂》曰:

「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北宋歐陽修、宋祁等人修撰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言:「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

當時的韻書《廣韻》也說:「張姓本軒轅黃帝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後世的張姓家乘譜碟多沿用此說。

依據上述文獻記載,我們似可看得出一些結論,張姓是黃帝的後裔,得姓始祖是揮,揮是弓箭和網羅的發明者,他的部族世代掌管弓箭的製造,因而得姓張。

二、張姓的分布和遷移

張姓是乙個極富開拓與進取精神的家族。他們不負其先祖黃帝軒轅氏賜給他們長、弓徽記時的厚望,數千年來,邁著堅毅的步伐,扛著家族那面具有軍武之威的旗幟,勇敢而歡欣地走向神州大地。他們用弓與矢,用血與火,在亞縱橫馳騁亞東部這塊迷人的大地上,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描繪著自己家族神奇的拓荒藍圖,書寫著自己雄壯的遷徙發展史。

兩漢之際,張姓家族遷徒的出發點大體來講是中原大地(包括河東、河內等)和關中地區。中原是由張姓祖居的古冀州輻射而形成的,關中長期以來則是**政權所在地,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較多顯赫的張氏大族。家庭的遷徒受到各種必然與偶然因素尤其是偶然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有時候帶著選擇,有時則是盲動,更有出於無奈被迫的緣故,因此其行動是千變萬化的。

但綜合考察其千餘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張姓遷徒的乙個最大特點是由中心向四周輻射。大而言之,總的趨向是以中原和關中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周拓展,輻射列全國各地。小而言之,具體到某個州縣也是這樣,化足以某個城鎮,或以某個村莊為據點,然後向四鄰城鄉拓展。

另乙個特點是每一次大的遷徒行動都與政治有關,大多數時候是無奈的、被動的。

張姓氏族最早活動於「尹城青陽」,古地在今河南濮陽和河北清河一帶。之後張姓一直默默無聞,氏族的遷徙路線也不明,可能已悄悄遷入了山西。直至西周宣王(西元前827一前782年在位)時期,在陝西地區才又出現了張姓的蹤跡,西周青銅器皿上面有張伯、張仲,他們是西周的貴族。

張仲輔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興。春秋時晉國是張姓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地區,河東「解邑張城」是張姓重要的聚集地和發祥地,古張城在今山西臨猗西的黃河東岸。張氏世代事晉,晉滅後事韓。

張老、張侯(即解張)均是晉國的大夫,張老的後代南韓貴族張良成為漢朝開國第一功臣,解張也被一部分張姓後裔奉為先祖。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張姓人群主要活動於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

秦漢是張姓向四周發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時期,張姓在秦初就進入了「天府之國」四川,張姓族人多為三晉貴族的後裔,在反秦戰爭和隨後的楚漢之爭中,政治傾向鮮明,英勇善戰,足智多謀,在戰爭中紛紛建功立業,封侯賜爵。由此,張姓迅速蔓延到齊魯燕代,由關中闖入四川,西進甘肅縱深,張騫出使西域,貫通絲綢通道,安定寧夏的守邊衛疆。從而,張姓人群活動地區迅速發展到整個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區,其發展之迅猛是其他姓氏所不可比擬的,成為當時北方地區的第一大姓。

同時,西漢留侯張良的後裔從陝西出發,涉河北入江蘇,渡過天塹長江,首次進入江南。西漢末,張姓已經滲透到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後,由於北方的戰亂和少數民族的大批進入中原,張姓隨其他的原華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東南遷移,同時繼續向有雄厚張氏基礎的西北發展。西晉末,張姓族人通過渤海灣首次涉足東北,渤海灣地區成為張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今天。唐宋時張姓開始向湖廣和雲貴地區移民,明朝永樂年間由廣東始入台灣地區。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乙個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時期,經歷東晉、隨唐的北方地區戰亂,中原人群大量南遷之後,中國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轉移到南方。宋朝時期(公元960-2023年),張姓大約有4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3%,排在王、李之後,為宋朝第三大姓。

張姓分布之第一大省是山東省,約佔全國張姓總人口的14.5%,佔山東總人口的10.2%。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四川、河北、陝西五省,這五省張姓大約佔張姓總人口的55%強;其次分布於湖南、湖北、山西、甘肅、江西,這五省的張姓又集中了27%。全國形成了以渤海灣、河南、四川、陝西為中心的四大塊張姓聚集地,而福建、廣東和廣西是當時張姓人口稀少的地區,三省大約僅佔張姓總人口的5%。

明朝時期(公元1368-2023年),張姓大約有5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為明朝第二大姓。宋、元、明近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張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慢些。此600年中張姓人口總增加率僅僅為14%,淨增加了70萬。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13.4%)、浙江(12.7%)、江西(10%)三省,大約佔全國張姓人口的36%;其次分布於山西(9.

5%)、山東(7.7%)、河北(6.8%)、陝西(6.

2%)、河南(5.1%),這五省的張姓又集中了35%。江蘇一躍成為張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張姓人口的13.

4%,佔江蘇總人口的6.8%。南方張姓在這600年中有了長足的發展,廣東、廣西、福建的張姓人口已經超過了宋朝,三省大約佔張姓總人口的近9%。

而宋朝的張姓大省山東、河南和四川在明朝這個比率已經降了一半左右。

從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間600餘年,張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地區遷移,而四川地區張姓人口主要向湖廣地區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晉魯冀豫陝兩大塊張姓人口聚集地區。

三、現在的分布情況

當代張姓的人口已達到8500萬,為全國第三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7.1%。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張姓人口由560萬激增到8484萬,增長了15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

張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l 000年中張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公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大約佔張姓總人口的36%強;其次分布於江蘇、湖北、遼寧、廣東、安徽、黑龍江,這六省又集中了28%。

山東居住了張姓總人口的10.4%,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佔省總人口的9.5%。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張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張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界,東部為高密度的張姓區,西部為低密度的張姓區。張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遼寧半島和山東半島地區。

在近600年期間張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南和東的遷移,特別是向山東和渤海灣地區的回遷。同時,黃河以北的張姓人群也向東北地區移民。

張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張姓在北方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張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7—11%。在陝西、寧夏、甘肅東部和武威地區、青海西寧地區、內蒙古中部、河北、山東北部、遼寧、吉林中部、黑龍江西南地區達到15%以上。

在華北和西北的陝甘寧地區,張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高達9—11%,而陝甘寧三省交接地區是最高的,該比例在11%以上。西北和**人口稀少,僅分布在新疆烏魯木齊地區和喀什地區的移民中,張姓在當地漢族中是主要的同姓群體。而在長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張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5—7%。

在湖南南部、貴州東南部、雲南西部、廣西西北、廣東中東部、江西西南部、台灣等地區,張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5%。海南、廣東西南部、廣西中東部的比率最低,僅1—3%。

在大城市裡,張姓人口的分布也不均勻。所據統計,在北京,張姓人佔總人口的9.1%,居第三位,而在上海,張姓人只佔總人口的6.46%,卻居第一。

據專家研究:張姓人群與血型有一定的關係,但這種分布主要呈現出地域的特色。東北三省、河北、山東、江蘇、安徽以及內蒙古東南部地區是張姓的高密度分布區。

這一地區張姓人口大約3700多萬,約佔張姓總人口的43%弱。其中b型比率為26—35%,約有1200萬人;a型比率為26—30%,約1000萬人;而o型比率為29—34%,大約1100萬人。

河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大部、青海東部是張姓的又一高比率的地區。這一地區張姓人口大約1900萬,約佔張姓總人口的22%。 b型的比率達27—33%,約600萬;a型比率低於27—31%,約550萬人;而o型比率在30—34%,約620萬人。

四川和湖北是張姓的又一主要聚集地區,人口大約在1100萬,約佔全國張姓人口13%強。a型比率在31—35%,大約360萬;o型比率在33—36%之間,大約在380萬;b型比率25—27%,大約這部分張姓人口在290萬。

沿長江南岸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是張姓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這帶張姓人口大約在1000餘萬,約佔總張姓人口12%強。其血型的特點表現為較高的a型和o型,較低的b型的特徵。a型比率在29—33%,以湖南東北部最高,逐漸向東西養活,人口大約310萬;o型比率在35—40%之間,人口大約380萬;b型比率24—28%,從東到西頻率逐步公升高,人口大約260萬。

福建大部和廣東大部是張姓在南方省份中人口相對多的地區,張姓人口520餘萬,約佔總張姓人口6%強。但這一地區的張姓的血型是以o型為主,o型的比率已達到38—42%,大約有210萬;b型表現為低水平,僅23—26%,人口約130萬;a型表現為低水平,僅26—30%,人口約在150萬。

台灣、海南、廣西、廣東西部、福建東南部是張姓人口最少的地區,這一地區的張姓人口僅160萬,約佔總張姓人口不足2%。血型是以o型為主,o型的比率達到39—47%,人口大約70萬左右;a型的比率27—29%,人口約在40萬;b型在台灣最低,不足25%,廣西和廣東西部約在26%,海南公升到28%,人口不足40萬

張姓的來歷

阿芬 1 出自聶姓。三國魏將張遼本來是聶壹 馬邑之謀的發起者 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其子嗣便以張為姓。2 出自賜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3 源於古奚族。張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守將張鎖高收為義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張...

張氏的起源 張姓的歷史起源

出自黃帝之後揮據 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 所載 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 元和姓纂 所載 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 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

詢問諸葛氏的由來,謝謝,想問一下」王」,」張」,兩個姓氏的起源 謝謝

李家思 諸葛氏 諸葛姓起源 相傳,伯夷的後裔葛伯的封國滅亡後,原居於琅邪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后遷來的葛姓為諸葛氏。春秋時齊國有熊氏之後有複姓詹葛,後改為諸葛氏。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時,有大將葛嬰屢立戰功,卻被陳勝聽信讒言殺害。西漢文帝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侯,其後代遂以諸葛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