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有什麼特點,中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時間 2021-08-11 17:29:59

1樓:匿名使用者

從一般的價值導向看,中國文化體現了一種單向度和等級的特徵,是一種強勢文化,實質是為強勢服務。具體主要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有等級,無平等。無論是在家族層面,還是在社會和國家層面,中國文化都表現出強烈的等級性。家族的等級性立足於血緣。

而社會和國家的等級性是家族等級性的進一步推演。等級性的實質是不同等級的人具有不同的資源配置權,尤其是具有不同的剩餘分配權。一般而言,等級越高,其所具有的分配權就越大,其享受的待遇就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平等,只能是同一等級內部的平等,並沒有全社會的平等。所以,有等級就必然無平等。因為平等應當是乙個整體範疇,而不是乙個區域性範疇。

二、有強勢,無弱勢。中國文化本質是為強勢服務的。這也是文化等級性的乙個必然結果。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雖然都具有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但相互間權利與義務是不對稱的。對強者而言,是權利大於義務;對弱者而言,是義務大於權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反過來是絕對不行的。

有的同志認為中國文化具有人本的特點,其實這是乙個不太準確的說法。民本與人本是本質完全不同的兩個範疇。人本是乙個具有整體性的範疇,而中國文化所體現的只是民本範疇。

民本的目的為了強者,是最終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人本的最終目的是所有人。所以,民本只是乙個區域性範疇。當然,中國文化所具有的現實主義精神是非常明顯的,但這種現實主義導致的是一種以人為中心,而非人本;因為這種以人為中心只是以少數人為中心,只是以強者為中心,而非以所有人為中心。

三、有傳統,無創新。祖宗之法不可變,是中國文化的乙個頑固特點。由於缺乏創新,所以中國文化實質是一種靜止的文化,或是一種迴圈的文化。

雖然有區域性的變革,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枝葉的修剪或是對整體的一種修飾。其修飾的結果往往表現為對原有本質的進一步深化,而不是實質的變化。這裡中國文化沒有創新根本原因不在自身。

任何文化本身都是極具創新力的。中國文化缺乏創新,根本原因是外在力量的壓抑,尤其是強勢利益集團的壓抑。創新意味著改變,意味著對傳統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所以,創新總會遭到原有利益集團的抵制和摧殘。

在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不均衡的社會結構造成的格局是:強勢太強,弱勢太弱。所以,在中國封建社會,創新除非對強勢有利,否則,創新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

四、有人治,無法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本質是人治社會。人治社會反映在文化上,必然是一種人治文化。

反過來,人治文化又促生和鞏固了人治社會。德治是人治的必然要求。要實現人治的有效性,道德自律就是乙個關鍵的環節。

周公在總結商殷滅亡的教訓時說:「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儒家認為: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裡修身是起點,中經齊家,終於治國、平天下。

另外,統治者也是歷來喜歡人治,而不喜歡法治的。因為人治為統治者提供了極大地掠奪空間,而法治則不能,因為法治對統治者也是一種約束。所以,**制度與人治文化是相伴而生的。

人治文化是**制度的寄生物,**制度是人治文化的進一步推演。

五、有禮節,無理性。中國文化在「禮」方面的表現是相當豐富的。中國人的一切社會活動,無不納入「禮」的範疇。

有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等。在中國古代,各朝都設有專門管理禮制的官職。在周代,禮制的管理屬於宗伯,後世逐漸演變,就成了禮部。

「禮」的實質是「利」。「禮」是形式和手段,「利」是內容和目的。在中國,「禮」體現的本質是不平等,是封建等級制度。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禮」成了統治階級維護特權利益的提防。所以,中國的「禮」是一種不合「理」的「禮」。

這種「禮」只會加劇中國社會發展的不均衡,不斷造成社會的動盪,其結果是既失去了「禮」,也失去了「理」。所以,「禮」必須建立在「理」的基礎上;否則,只會產生區域性均衡,不會產生整體均衡,只會產生短期效益,不會產生長期效益。所以,禮儀之邦不等同於理性之邦。

從長遠來看,理性是乙個國家強盛的基礎條件。乙個國家要實現持久發展,不僅需要「禮」,更需要「理」。

2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是乙個歷史概念。文化的歷史傳播,上層文化是以文字典籍為**的,而底層文化主要靠口頭傳承。以文化的特質變化為前提,用有關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為界限,文化流變的歷史階段劃分是可以操作的。

我們說文化是乙個歷史的概念,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認識: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存在、變異、發展,從而具有某一時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歷時傳承的過程中積澱並確立了自身的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指的是以中華文化為源頭、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澱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化是從不同角度來指稱的。中國古代文化是針對現代文化而言,它是對文化的時代劃分;傳統文化是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全部文化遺產,它不侷限於古代,而是迄今為止中華民族經過篩選、淘汰,不斷豐富又不斷增長的人文精神的總和。有人把傳統文化等同於古代文化,從而認為講究傳統即是復古,甚至認為傳統與現代化是不能並存的,或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反傳統。

這種認識恰恰忽略了現代化程序仍然是傳統文化發展的乙個部分,一旦否定了傳統,現代化與民族特點也就是中國特色就要脫節,與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認為發揚傳統就要拒絕引進和借鑑,或認為中國傳統與西方文化是截然對立的。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種民族傳統,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要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響,引進和吸收其它文化一旦成為現實,也就是說,這些被吸收的外來文化一旦與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為傳統文化的乙個部分。

沒有一種文化是純而又純的,吸收外來文化是豐富和發展本體文化的正常途徑之一。 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決定歷史發展的諸因素。文化發展本當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於文化發展與中國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所以要研究文化的發展脈絡,可以依循歷史的發展進行。

關於中國文化的特徵,一般可以歸為三條:第一,天人合一,順天應物;第二,家族倫理本位;第三,貴和尚中。西方分別是:

第一,天人相分與征服自然;第二,個人本位;第三,理性精神。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

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係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裡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乙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因此我認為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

其次,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絡相互滲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采的內涵。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4樓:

1、中國文化具有獨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也是文化最顯著的標誌。每個漢字都有其形成演變的歷史。獨特的楹聯通過獨特的書法表現出來,鈐印上獨特的名章與閒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裝飾。

其他諸如中華繪畫、建築,以至飲食、服飾等,都有其極強的個性。

2、中國文化具有主體性

即獨自開創並形成完備的文化體系。梁漱溟說:「中華文化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自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系統者,

實以其差異特大而自成體系之故。」

3、中國文化具有持續性

即既成體系和獨特傳統得以傳承綿延,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未中斷。

4、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後來才合成乙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大多數的時間裡,在中國儒、道、釋三種文化是同時並存的。

5、中國文化具有變通性

留下了許多選擇的空間,對同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中國人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民間就變成了乙個詞兒叫變通,什麼都可以變,什麼都可以通。在中國,法律上允許的和法律上禁止的都可能禁止,也可能允許,很靈活。

中國的特色文化是哪些?

5樓:從頭再來好風彩

一、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1]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

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23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中醫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南韓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三、中華武術

中華武術,泛指中華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結合社會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氣功等多種傳統文化思想和文化觀念,注重內外兼修,諸如整體觀、陰陽變化觀、形神論、氣論、動靜說、剛柔說等等,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

四、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鍾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中國書法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裡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漢字為依託,是中國書法區別於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誌。

五、中國詩詞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   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中國詩起源於先秦,鼎盛於唐代。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一種草根文學。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仍然深受普通大眾青睞。

中國文化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

我想,長城應該是最具有代表性了 長城 the great wall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因長度逾萬里,故又稱作 萬里長城 自秦朝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1 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

南韓剽竊中國文化,南韓剽竊中國文化的案例有哪些?請盡量詳細的列舉。

帙 這是中國憤青假造的資訊,不能因此被糊塗。首先孔子 四大發明等等是自從南韓有了歷史課本以來 從未改動過他們的起源於中國,因此我就不多說了。實在太廢話了。第二,我能保證99 的南韓人連李時珍 西施是誰都不知道。那還能說他們是南韓人嗎?第三,南韓將江陵端午祭申請為世界遺產時,明確了名字由來為中國。而中...

佛教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溫柔歷史故事 佛教影響了中國文化?從唐代幾位詩人,留下的詩文中就可以看出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胡楊小豹子 在以下三個方面都產生了影響。一 思想 中國哲學思想,萌芽於周,而盛於戰國。戰國時代,諸子爭鳴,各倡其說,使中國哲學思想,極盛一時。漢朝,則唯有孔老,後因武帝斥百家而定儒為一尊,故道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