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的啟示,讀了誡子書有什麼啟發

時間 2021-08-11 17:05:33

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

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2樓:匿名使用者

《誡子書》一文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信。全文共八十六個字,短小精闢,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從文中的話裡行間,我們不僅讀出了諸葛亮關心兒子的讀書學習,更為關注的是對兒子智慧人生的教育——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在社會實踐中磨礪自己的意志等等。

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感情,表達出了慈父的殷殷情懷和智者的諄諄教誨。

這封信濃縮了諸葛亮畢生的經歷、一生的忠告,不僅他的兒子從中受益匪淺,就是今天的我們也從中深受啟發,特別對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大有可鑑之處。

一是啟迪我們在工作中要有一顆靜思反省的心態。遇事能靜思反省,是一個人內在品質修養的良好表現。對於教師而言,擁有這種良好的品質修養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關係到自身工作質量情況如何,而且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

工作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挫折。對於客觀性的困難或挫折,就需要我們調整心態進行靜思反省,尋找最佳教育策略和方法。然後,因地制宜地做出正確的處理方式。

例如同學之間吵架,如果我們不分青紅皁白劈頭蓋臉就去訓斥他們,呵責他們,不但達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極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還不利於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這時,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冷靜地去說教,我想,不用多長時間,犯錯的學生就會發自內心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教育效果。不能一味地把責任推到學生身上,而應該查詢自己的原因,不斷反省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行為,明辨是非,明事知理,提高自身修養,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達到出奇不意的效

果。但凡那些優秀的教師,他們哪一個不善於靜思反省自己思想上的缺點,哪一個不善於靜思反省自己行為上的錯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用睿智的頭腦,高尚的情懷,不斷續寫教育美麗的新童話。

二是啟迪我們在工作中要有一種勤儉樸素的作風。勤儉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教師,教育的傳承者,保持一種勤儉樸素的工作作風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內在修養。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至高無上的,他們經常視老師為榜樣、為楷模,善於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今天,老師換了新發型,一些女同學也回家梳個類似的髮型,說:“要變得和老師一樣漂亮。”老師親臨躬身撿地面上的紙屑,孩子們也不由自主地伸出小手跟隨著撿地面上的紙屑。

這些現象無不說明老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無盡的。所以面對眾多的受教育者,作為教師,應該時刻衣著得體,勤儉樸素,穩重大方。用自己勤儉樸素的工作作風,潛移默化地去影響並教育著學生健康成長。

看似這些舉止無所謂,實則是對學生心靈的一種無形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比苦口婆心的說教效果要強幾百倍,甚至幾千倍幾萬倍。看似這些舉措很平常,實則是老師心靈陽光的一個折射,也是一種期待,這期待,因為智慧,而顯得明媚。也是一種希冀,這種希冀,因為滿懷嚮往,而充滿溫馨和幸福。

三是啟迪我們在工作中要有一種清心寡慾的心境。人活在世上,不免有一些功利性的東西縈繞在我們身旁,無論誰都渴望成功,也渴望有所成就,但不是所有美好的事物或東西都與我們有緣,所以當我們沒有

取得理想成績的時候,沒有獲得光豔榮譽的時候,應該學會用平淡的心態去看待,用冷靜的頭腦思辨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抱怨,不苦惱,而是認真地去思考,思考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把教學理想與人生感悟交融在一起。想想孩子們的可愛之處,想想課堂上的精彩紛呈……從細節處發掘人生樂趣。俗話說: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凡事都有一個標準,一個尺度,學會用樂觀的態度待之,用寬容的心態處之,滿眼都是紅花、綠葉,晴天豔日。所以能擁有清心寡慾心境的人,是幸福的,是富有的。

遠離名利,遠離浮躁,遠離喧囂,就有了劉禹錫“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高雅情趣;有了陶淵明“閒靜少言,不慕榮利”的高潔情操。尋找一塊潔淨的宿營地,放置我們的靈魂;尋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讓我們的夢毫無顧忌地盡情飛翔。雖然來時路坎坷崎嶇,但心坦然,心境廣闊,我們就會幸福無比,快樂無限。

現實生活告訴我們,靜心能做很多事,修身在靜心中獲得。所以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對待我們的工作,只要靜思、勤儉、清心,我們的靈魂就能得到昇華。

3樓:下午的糖

要想成才,就必須努力學習,要想學有所得,就必須確立大志。【意思是目標】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而“修身、養德”是成才的關鍵。

讀了誡子書有什麼啟發

4樓:禾木由

在《誡子書》中所受的啟發是: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寧靜的力量

「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為人做人才能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不能夠靜下來,則不可以有效的計劃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有寧靜的環境,做到不受利誘,不受物惑。

現代人大多數終日忙碌,你是否應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

第二、節儉的力量

「儉以養德」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著怡然的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第三、明志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忠告孩子要計劃人生,不要事事講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將來。

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你對理想信念動搖過嗎?你有歷史使命感嗎?

第四、學習的力量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你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毅力的力量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忠告孩子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會半途而廢。先要立志,不願意刻苦學習,不能做到持之以恆,就不能夠增加自己的才幹。

你有否想過,一鼓作氣人多,堅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速度的力量

「怠慢則不能勵精」

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夠快速的掌握要點。

計算機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講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合。

快人一步,率先一步,你就有更多時間去修正及改善,理想的彼岸就能早日達到。

第七、性格的力量

「險躁則不能治性」

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夠陶冶性情。

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種種平衡,要「勵精」,也要「治性」。要不斷自我調節、自我約束以達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質嗎?

第八、時間的力量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

請你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第九、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也於事無補。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夠臨危不亂。想象力比知識更有力量。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陶醉於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沒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沒有任何理由滿足現狀而不思進取。

你有沒有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腳踏實地,規劃是人生呢?

第十、精簡的力量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簡地傳遞了豐富而具體的訊息。

我相信精簡的表達源於清晰的思想,長篇大論的內容,容易令人生厭,精簡溝通更有效果。

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簡溝通嗎?

出自《誡子書》的成語,出自誡子書 成語

春天梨的熊 1 靜以修身 讀音 j ng y xi sh n。釋義 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2 儉以養德 讀音 ji n y y ng d 釋義 節儉有助於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3...

誰比較了解關羽《誡子書》,相傳關羽《誡子書》是什麼意思

天雲 諧音 諸葛亮的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

誡子書譯文的翻譯,《誡子書》詳細翻譯,及單字解釋。

生活達人小黃老師 這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 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型理性 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