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的三公是指,三公九卿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7-03 06:14:51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的制度中,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名詞:「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其中「三省六部」許多人都答得上來,但「三公九卿」估計很多人都不一定答得上來。

尤其是「三公」——別看只有三個官職,但究竟是哪三個。歷來都有不同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公」指的到底是哪三個**。

「三公」流傳最廣的兩個說法。

一種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個**。

一種是指「司徒」、「司空」、「太尉」三個**。

尤其是後者,由於「三國」這段歷史深入人心,所以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對「三公」的理解就是「司徒」、「司空」、「太尉」。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乙個是準確的?它們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絡呢?

「三公」的前身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西漢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故有人稱其為「三公」。這就是關於「三公」最早的解釋。

丞相,有時稱「相國」,乃漢朝承秦而置。秩萬石,「金印紫綬」,地位最高,為漢初第一**。「掌承天子,助理萬機」,幾乎無所不統,權力也最大。

根據《後漢書·百官志》的記載,丞相府中有「百官朝會殿」,皇帝與其議論國家大事,還要親臨其殿。除此之外,丞相還執掌全國的行政事務以及官吏的考核任免大權。

這種局面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才有所變化:武帝初年,外戚田蚡為丞相,他憑藉皇帝舅舅的身份不斷擴大丞相的用人之權,引起漢武帝的不滿。此後,為奪取丞相的權力,武帝以大司馬、大將軍參議機密大事,以分割丞相手中的權力。

所以自武帝之後,丞相雖然名義上仍是百官之首,但實際權力已大大削弱。到了漢哀帝時,丞相更名為「大司徒」,地位在大司馬之下,為第二位**。

太尉亦承秦制,俸祿與丞相相同,「秩萬石,金印紫綬」。但地位次於後者,為第二位的**。職權為專管武(軍)事,從制度上說,權力也很重。

但由於當時丞相無所不統,武事亦在其職權範圍內,因此在丞相權力最大的那段時期,太尉一職並不常設。乙個很好的例證就是在漢武帝之前擔任過太尉一職的,僅有盧綰、周勃、灌嬰、周亞夫、田蚡五人。從漢初設太尉之職,到武帝建元二年廢除,共六十七年,其中這五個人擔任太尉的時間一共才二十二年,約為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太尉一職在當時並未成為常態。到漢成帝時,因外戚王莽以大司馬之職不斷擴充權力,以至代太尉掌管武事,並被授予銀收官署,自此成為實職。後到哀帝一朝,王莽的權力達到頂峰,其所擔任的大司馬一職也位居大司徒(原丞相)之上,成為第一位的**。

御史大夫同樣是承秦而來,「秩中兩千石,銀印青綬」,地位稍低,為漢初第三位**。職權為監察百官,可以說是「副丞相」,權力也較重。但從所享的俸祿及印綬來看,與丞相、太尉並不屬於同一等級。

在古代,通常把**分為公、卿、大夫、士四個等級,其中丞相、太尉屬於「公」級,御史大夫僅屬「上卿」級。

但是,由於太尉並不常設,御史大夫做為丞相副手,在百官序列中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權力也不可謂小。到漢成帝時,御史大夫改名為「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其地位才公升級為「公」級。但仍位居大司馬及大司徒之下,為第三位**。

「三公」的演變

那麼,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究竟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公呢?

我們知道,所謂「三公」,是指地位完全相等的三個官職。但是,上述三個官職從來沒有完全地相等過,因此,這三個**不能稱為「三公」,整個西漢也不存在所謂的三公制。

但是,這並不是說當時就沒有「三公」這種說法。只是依據某種習慣,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為「三公」。因為畢竟朝中這三個職位的品秩最高,雖然御史大夫比前二者的品秩要低,但他在百官之中排在第三位,且由於太尉這個職位常常無人擔任。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除了丞相,就屬御史大夫名位最高、權力最大了,可以說他實際上是第二位**。

其實,西漢雖無正式的「三公」制,但並不是說從來沒有過這方面的動議。比如,漢成帝時,擔任九卿的何武就向皇帝建議建立「三公」的官制,他認為天下政事繁多,僅以丞相一人總領,必定力有未逮,所以應當設立「三公」官職,「分職授政,以考功效」。於是,在成帝綏和元年(西元前8年),天子授予大司馬印綬官屬,改御史大夫之職為大司空,封列侯,並增加其俸祿與丞相同等。

這一切都是在為實行「三公」製做準備。

但是,僅僅過了三年,即漢哀帝建平二年(西元前5年),事情又有了變化。時任大司空的朱博上書反對建立「三公」制;而漢哀帝又聽從了他的意見,並把「大司空」一職又改回了御史大夫,「哀帝從之,更拜博為御史大夫」,同時免除了大司馬的印綬官屬。至此,「三公」制徹底瓦解。

這裡,朱博的上書之所以能被採納,有乙個重要的歷史背景,就是王莽的去職。做為著名的「復古」派,王莽的政治傾向一直是儒家的那一套,即推崇古制;而古代是有「三公」之說的。因此,王莽十分想要恢復「三公」的制度。

於是,到了元壽元年(西元前2年),王莽從封國回到長安,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大司馬又被創新授予印綬官屬,丞相又改為大司徒,御史大夫也變回了大司空。哀帝臨死前,以董賢擔任大司馬,孔光為大司徒,彭宣為大司空。

哀帝死後不久,董賢被外戚王氏(太皇太后)逼迫自殺,而王莽做為王氏一族的代表擔任大司馬一職。

到這裡,似乎「三公」制已經建立起來。但是,這三個官職的地位並不平等: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大司馬排第一,大司徒第二,大司空第三;而且由於王莽專權,使得後兩者似乎也成了大司馬的下屬,「大司馬莽秉政,百官總己以聽於莽」。

因此,這時的「三公」只是名義上的,而不是實質上的「三公」。

「三公」的正式形成

「三公」制的正式形成,是在東漢時期。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並把大司徒、大司空裡的「大」省去,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的新名號。同時,對三者的職責分工也做了明確說明:

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課」,司徒「掌人民事」,司空「掌水土事」。三者各司其職,地位相等,無輕重之分。更重要的是,對於國家祭祀、皇帝喪事以及重大工程等國家大事,三者都有參與的權力,或分工處理,或聯合論爭,不允許任何一方具有特殊的權力。

這就在制度上確保了「三公」地位相等、權力平衡,而這也是「三公」制的重要內涵。

三公九卿是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公指的是司馬司空太尉,九卿好像也是九個職位的高光,例如大理寺卿

3樓:安靜的天

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

4樓:匿名使用者

白話講一下三公。三公指「司馬、司空、司徒」沒錯,這是現在百家姓中的三個複姓。以前司馬司空司徒是個職位。

那他們的職位職責是什麼呢?說起這個有點玄乎,他們分別執掌天、地、人,這個有點籠統,細緻一點的說:司馬掌管祈福、傳繼位、祭祀等一系列與「天」有關的事情;司空掌管著地理、賑災、山川河流等相關;而司徒司徒掌管的人是什麼?

現在的婚慶都歸他管,不是有個職業叫「司儀」,他還管理著公升遷、免職、刑罰、褒賞。甚至道德法律有歸他管,其他兩公輔助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晏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己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

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附會成古代九卿。

6樓:匿名使用者

三公:是中國古代權位三個官職的合稱,西漢時認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也有人認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西漢初,繼承秦朝的制度,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栩,御史大夫,太尉,也稱為三公。

從漢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九卿: 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的意思。

先秦的文獻中記載有三公九卿的說法,但秦朝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沒有九卿名稱。武帝以後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就以每年俸祿二千石一類的**為古代九卿。

7樓:匿名使用者

三個士大夫等等等等等等

8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0月份開始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哪三公?

9樓:無厭

在不同時期,三公不一樣。

比如在周朝,三公是指太師、太傅、太保;

秦朝指的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漢朝指的是司徒、司空、司馬,有時候大將軍或者是丞相也位列三公。總之在漢朝時期,三公所指經常變化,不唯一。

10樓:

指的是太傅、太師和太保,在後來的發展中三公成為沒實權的虛銜。

11樓:子衿悅史

古代的三公在不同的時間稱呼不同,如在周朝是太傅、太公、太保,在秦朝則是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

12樓:牛奶咖啡

一般來說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輔佐君王,御史大夫掌管監察,太尉負責軍事。

13樓:仙女本仙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任何反駁

最早秦漢時期三公九卿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到了西漢,三公指的是司徒、司空、司馬。

14樓:一起吃麵嗎

對於三公的說法,歷朝歷代都不一樣,秦朝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15樓:來自天池無邪的大霧

管行政的丞相,軍事的太尉,還有負責監察記事的御史大夫。

16樓:豬豬豬豬露

一般是太師,太傅,太保,秦朝略有不同。

17樓:樂觀的柏迎秋

也許你聽我讀英語你的心會七上八下。

中海東北岸也有不少名勝和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又看到了笨拙的大笨熊可

18樓:匿名使用者

在秦朝,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西漢,三公指司徒、司空、司馬。

三公九卿是什麼朝代的, 三公九卿 是那個朝代的?

三公九卿制其實是秦朝的,但是漢朝延續了秦朝的很多制度,所以漢朝也是三公九卿制。秦朝。三公九卿是指中國古代 的高階官職。三公是最尊顯的三個官職合稱,周代便已存在,各朝代的三公名稱有所不同。三公九卿之說出自於先秦文獻之中,秦朝時期的 行政機關便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是秦朝所創立的,是 的制度 三公指...

三公九卿制度是誰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度,最早建立於。

夏朝時即設三公九卿 禮記 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 九卿 二十七大夫 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 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週以太師 太傅 太保為三公 通典 職官一 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 司空 司徒 韓詩外傳 曰 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 司空 司徒也。司馬主天,...

三公九卿到底是什麼啊?三公九卿是什麼意思?

九卿即奉常 廷尉 治粟內史 典客 郎中令 少府 衛尉 太僕 宗正。三公九卿是為君主集權但行政上具有一定自主性,而三省六部制是行政分權 相互制衡 實質上也體現了君主集權。秦漢以後三公九卿有了具體的職務,可以算是機構了。那時三公為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九卿為奉常 郎中令 衛尉 太僕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