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惟”和“唯”有什麼區別, 惟 和 唯 有什麼區別 特別是在古文中的解釋

時間 2021-05-17 12:25:59

1樓:乜欣笑

“唯”和“惟”在文獻中基本都沒有區別。不過從本意上說,“惟”字本義應該是思念、希望、認為這一系列的意思。當然,文獻中表達這一組意思也常用“唯”。

這兩個字簡直可以當異體字處理了。“餘”和“予”表示第一人稱代詞時明顯是記錄同一個詞的兩個字,沒有區別。“州”本是象形字,表示水中的陸地,後來為表此意加三點水,而“州”則基本被專用於表示行政編制。

也個別有時有人故意仿古用“州”代“洲”表水中陸地,但“洲”絕不能用來指行政編制的意思。“做”和“作”,慚愧慚愧,我也分不清……但“作”,《廣韻》則個切,又則落切;“做”,《字彙》子賀切,又臧祚切,前一個音完全相同,有一個音非常相像,我覺得就是同一個詞用不同的字表達而已。如果我主持簡化漢字活動,我大概會把“做”簡化掉省得造成混亂的。

如果硬要分的話,“作”多表製作、創作這類意思,“做”多表做事吧。當然我承認,反例非常多。

希望採納

"惟"和"唯"有什麼區別??..特別是在古文中的解釋..?

2樓:虞慶富為

與“唯”“惟”相關的異形詞語唯,讀

wéi,是形聲字。《說文·口部》“唯,諾也。從口,隹聲。”本義為恭敬的應答聲,表示應允,如“唯唯諾諾”。惟,

讀wéi,也是形聲字。《說文》:“惟,凡思也。從心,佳聲。”本義為“思考”,如“思維”本寫作“思惟”。唯、惟,假借為副詞、助詞,都與各自的本義無關。

唯,假借為範圍副詞,

讀wéi,

用來限定事物或動作的範圍,相當於“只”“只有”。如“唯獨”“唯恐”“唯利是圖”“唯命是從”“唯命是聽”“唯我獨尊”

“唯一”“唯有”等。此義也可用“惟”,以上詞語中的“唯”均可用“惟”。例如:“這篇一發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廢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聽其湮沒……”(《魯迅全集》第

4卷,第

504頁)“我們的勞苦大眾歷來只被最劇烈的壓迫和榨取,連識字教育的佈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著宰割和滅亡。”(《魯迅全集》第

4卷,第

221頁)

但是,在此義上,與“唯物”“唯心”相關的詞語只能用“唯”,如“唯物論”“唯心主義”“唯心史觀”“唯物辯證法”等。這是因為它們作為表示哲學概念並曾高度政治化的強勢詞語,長期高頻度使用,其詞形、語形早已在社會語用中定型。

唯、惟,又假借為語氣助詞,表示肯定、強調,也可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寫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寫作“維妙維肖”。

“維妙維肖”的“維”,是語氣助詞,用法與“唯其”的“唯”近同。例如,清代馮鎮巒《讀《聊齋》雜說》:“《聊齋》中間用字法,不過一二字,偶露句中,遂已絕妙,形容維妙維肖,彷彿《水經注》造語。

”維妙維肖,後來也寫作“惟妙惟肖”“唯妙唯肖”,這是因為“維”“惟”“唯”在語氣助詞這一用法上往往可通用。

古文中唯和惟的區別?為什麼有的用的不一樣?

3樓:都印枝在冬

唯:《象》形聲。本義:急聲回答聲

《副》只有,只是

以,因為

《連》雖然,縱使

《助》表示肯定

用於句首,無實義

惟:《動》形聲。本義: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相當於“又”

相當於“猶”、“還”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連》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與”、“和”

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則”

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雖然”

《介》由於,以

惟獨:就單單的意思

唯獨: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點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沒有別的人或別的東西的

唯獨他到達了

單單;只有

古漢語虛詞詞典中:

唯,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時已有用例,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現代漢語書面語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已普遍使用,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

《說文》中對兩個字的本意解釋:(可以看最前面的詞霸上找的內容.)

“唯,諾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別的“唯”表一種應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諾諾”就不能用“惟”。而且作為副詞時“惟”沒有表示“應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並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代漢語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況並不多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503/ca665518.htm

古文中的“唯”和“惟”的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唯:《象》形聲。本義:急聲回答聲

《副》只有,只是

以,因為

《連》雖然,縱使

《助》表示肯定

用於句首,無實義

惟:《動》形聲。本義: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相當於“又”

相當於“猶”、“還”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連》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與”、“和”

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則”

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雖然”

《介》由於,以

惟獨:就單單的意思

唯獨: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點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沒有別的人或別的東西的

唯獨他到達了

單單;只有

古漢語虛詞詞典中:

唯,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時已有用例,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現代漢語書面語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已普遍使用,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

《說文》中對兩個字的本意解釋:(可以看最前面的詞霸上找的內容.)

“唯,諾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別的“唯”表一種應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諾諾”就不能用“惟”。而且作為副詞時“惟”沒有表示“應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並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代漢語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況並不多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503/ca665518.htm

5樓:娃娃_可可

唯更強調只有……條件的意思

惟更強調唯一一個某人或某物的意思

古文中的“唯”和“惟”的區別雖然意思

6樓:蕢濯譚笛

唯:《象》形聲。本義:急聲回答聲

《副》只有,只是

以,因為

《連》雖然,縱使

《助》表示肯定

用於句首,無實義

惟:《動》形聲。本義: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相當於“又”

相當於“猶”、“還”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連》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與”、“和”

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則”

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雖然”

《介》由於,以

惟獨:就單單的意思

唯獨: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點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沒有別的人或別的東西的

唯獨他到達了

單單;只有

古漢語虛詞詞典中:

唯,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時已有用例,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現代漢語書面語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已普遍使用,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

《說文》中對兩個字的本意解釋:(可以看最前面的詞霸上找的內容.)

“唯,諾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別的“唯”表一種應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諾諾”就不能用“惟”。而且作為副詞時“惟”沒有表示“應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並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代漢語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況並不多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503/ca665518.htm

7樓:諾音竹豫

唯:義同“惟”:唯物論。唯心論。唯物史觀。唯心史觀。唯理論。唯名論。

答應的聲音:唯唯(a.謙卑的應答聲;b.魚相隨而行的樣子,如“其魚唯唯”)。唯唯諾諾。唯唯否否。

惟:1.

單,只:惟獨。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從。惟我獨尊。

2.但是:雨雖止,惟路仍甚泥濘。

3.文言助詞,常用於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雖然:固然。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戰國策·魏策》

縱然、即使。

“惟”與“唯”有何區別?

8樓:家谷秋魯曠

唯:《象》形聲。本義:急聲回答聲

《副》只有,只是

以,因為

《連》雖然,縱使

《助》表示肯定

用於句首,無實義

惟:《動》形聲。本義: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相當於“又”

相當於“猶”、“還”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連》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與”、“和”

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則”

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即使”、“雖然”

《介》由於,以

惟獨:就單單的意思

唯獨: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點的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沒有別的人或別的東西的唯獨他到達了

單單;只有

古漢語虛詞詞典中:

唯,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時已有用例,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現代漢語書面語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已普遍使用,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

《說文》中對兩個字的本意解釋:(可以看最前面的詞霸上找的內容.)“唯,諾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別的“唯”表一種應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諾諾”就不能用“惟”。而且作為副詞時“惟”沒有表示“應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並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代漢語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況並不多

9樓:

關於“唯”、“惟”

每每寫到“唯”、“惟”這兩個字相關的詞語,總會猶豫,因此想比較一下,看有何區別。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對於“唯”、“惟”的使用是這樣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時已有用例,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

現代漢語書面語也使用。”“惟,可用作副詞、連詞、助詞。先秦已普遍使用,後一直沿用於文言中。

”那麼是否意味著,在現代漢語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義上沒有任何差別了呢?

首先,我們來看《說文》對於二者地解釋。

“唯,諾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別的“唯”表一種應答,“惟”表示思考。

然後,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對於二者是這樣解釋的:

“唯”(wéì)⑴獨;僅;只有⑵以;因為⑶表示希望、祈請⑷聽憑;任隨⑸思;考慮⑹雖然;即使⑺語首助詞。亦寫作“唯”“維”

(wěì)⑴應答聲⑵招呼聲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為;是⑷聽從;隨從⑸願;希望⑹副詞,相當於“只有”⑺連詞,也作“唯”“維”⑻介詞,也作“唯”“維”,相當於“以;由於”⑼助詞,也作“唯”“維”⑽水名。通“濰”⑾通“帷”⑿姓

(wěì)⑴專一⑵獨一無二

僅看兩字的第一項釋義,讀wéì時,“唯:獨、僅”,“惟:思考”;讀wěì時,“唯:應答聲”,“惟:專一”。與《說文》差別不大。

再看《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對二者用法的列舉。

詞性“唯”

“惟”副詞

1、 表示對事物或動作的範圍加以限定。可譯為“只”、“僅僅”等。

2、 用於對話中,表示聽到或同意對方的談話,也可疊用作“唯唯”。可譯為“是”、“對”、“嗯”等。

1、用於謂語前,表示對事物或動作的範圍加以限定,可譯作“只”、“僅僅”等。

連詞1、 連線分句,表示假設和讓步,相當於“雖”。可譯為“即使”、“縱使”等。

2、 連線分句,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理由。可譯為“由於”、“正因為”等。

1、 用於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之間,表示並列關係。可以譯為“和”、“與”等。

2、 連線分句,表示假設和讓步,相當於“雖”。可譯為“縱使”、“即使”等。

3、 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理由。可譯為“由於”、“正因為”等,或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

助詞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話題,為立言行文開端。可不必譯出。

1、 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話題,為立言行文開端。可不必譯出。

2、 用在句首,引出時間、處所。可不必譯出。

由**中的對照我們可以看出:

作為副詞時“惟”沒有表示“應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副詞,獨、僅)

《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副詞,只有)

而在《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這個層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為連詞時“唯”可連線分句,“惟”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連線名詞。例如:

《荀子?性惡》:“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連詞,雖然、即使)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再拜賀曰:‘惟信亦以為大王弗如也。’”(連詞,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連詞,由於)

《左傳?哀公元年》:“闔廬惟能用其民,以敗我於柏舉。”(連詞,由於)

而在《尚書?禹貢》:“齒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與”。這裡,就不能用“唯”來替代。

作為助詞時“惟”的用法比“唯”稍細緻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說,“唯”並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現代漢語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況並不多。

[附] 列出“唯”、“惟”的一些詞語,以供參考。其中,有些“惟”的詞語為古用法,因此不列入考慮。

唯一、唯心、唯心史觀、唯心主義、唯心論、唯我(吾)獨尊、唯我論、唯利是求(視/圖)、唯阿、唯妙唯肖、唯其、唯物史觀、唯物主義、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唯所欲為、惟命是從(聽)、唯美主義、唯理論、唯喏(諾)、唯唯、唯唯否否、唯唯諾諾、唯復、唯然、唯獨、唯謹、唯識

惟一、惟力是視、惟大梁、惟口起羞、惟日不足、惟日為歲、惟兮、惟正之供、惟有、惟那木、惟肖、惟我獨尊、惟利是求(圖/命/視/趨)、惟谷、惟良、惟妙惟肖、惟其、惟所欲為、惟命、惟命是從(聽)、惟念、惟垣、惟城、惟思、惟度、惟屏、惟恐、惟真、惟桑、惟惟、惟新、惟塵、惟精惟

一、惟寧、惟翰、惟獨、惟舊、惟藩、惟謹

另:http://www.pep.com.cn/200503/ca665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