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言貌似是論語中的,出自《論語》的古代名句言必信

時間 2021-05-05 23:30:16

1樓:匿名使用者

《禮記?檀弓上》說:「子夏問於孔子曰:

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曰:請問居從父兄弟之仇,如之何?曰:

仕,弗與共國。銜君命而使,雖遇之不鬥。曰:

請問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為魁,主人能,則執兵而陪其後。」

2樓:老聃布衣

也許春秋戰國亂世時期法律並不完善,私人仇恨流行決鬥,只在二者之間進行,在古代以道德基礎為主流的社會裡,只要不影響社會和其他人,或許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出自《論語》的古代名句言必信

3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子路第十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譯文: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

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普通人也應該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麼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能數得上呢?」

4樓:匿名使用者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找一句古代名言

5樓:等容收縮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公尺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應該是來自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古代勵志名言

我國古代典籍中有很多關於誠信的名言,如出自於什麼中的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典籍中有很多關於誠信的名言,如民無信不立——《論語》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晁氏客語》

8樓:檾茗蔏菏荼

關於誠信的名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線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線的木銷子,它靠什麼行走呢?」

9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誠信的名言:言必信,行必果。這句是孔子的言行所在,告誡人們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面對朋友及其他人,只要我們守信,就一定有所作為

論語的名句賞析

10樓:純苩se百匼

很多的: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裡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型。」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

「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這裡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

「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

」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裡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11樓:百度使用者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裡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型。」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

「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這裡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

「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

」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裡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12樓:匿名使用者

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中國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釋 25

13樓:大野瘦子

1、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明·凌蒙初)

譯: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明·馮夢龍)

譯:兵多了有可能全是笨兵,將不光是打仗打出來的,還要有計謀。

4、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明·文嘉)

譯:總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麼只會空度時光,永遠一事無成。

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古人的名言,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雪孩子村莊 一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當一個人的地位 名譽和財產,遭逢重大損壞時,一定要保住身心的平衡與健康,以求來日東山再起,此即另一良言所謂的 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 二 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 年輕人不可在 老 字上譏笑老人,如笑老人動作遲鈍,如笑老人雞皮鶴髮,因為任何人到了老年,都...

古代的名人名言,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阿沾 1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魏晉 曹植譯文 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看死亡就好像迴歸故里。2 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南宋 陸游譯文 天下的事都是因為在困難之中發奮圖強而成功,也都是因為成功後奢侈 萎靡不求上進而失敗。3 志當存高遠。三國 蜀 諸葛亮 譯文 人應當懷抱高遠的志向。4 亦餘...

古代名人簡介,古代名人有哪些

康熙帝,滿族,全名愛新覺羅 玄燁,廟號清聖祖,康熙 為其年號,明清兩朝習慣以年號稱呼皇帝。康熙系滿清入關後第一皇帝順治帝的第三子,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 1654年5月4日 生於北京紫禁城的景仁宮,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1722年12月20日 卒於暢春園。諡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