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憶揚州》的全文拼音標註及賞析精講是什麼

時間 2021-05-04 11:27:53

1樓:pipi無敵鐵金剛

【原文】:

憶揚州唐代:徐凝

xiāo niáng liǎn báo nán shèng lèi ,táo yè méi jiān yì dé chóu 。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得愁。

tiān xià sān fèn míng yuè yè ,èr fèn wú lài shì yáng zhōu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賞析】:

《憶揚州》是一首懷人的作品,但標題卻不明題懷人,而偏說懷地。詩人並不著力描寫這座「綠揚城郭」的宜人風物,而是以離恨千端的綿綿情懷,追憶當日的別情。不寫自己的殷切懷念,而寫遠人的別時音容,以往日遠人的情重,襯出詩人自己情懷的不堪,這是深一層的寫法。

前兩句「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極寫當日的別離景象。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蕭娘」、「桃葉」均代指所思;「愁眉」、「淚眼」似是重複,而用乙個「難」字和乙個「易」字表達出來,不但不顯得累贅,反而有反覆留連、無限縈懷之感。當日的愁眉,當日的淚眼,以及當日的慘痛心情,都作成別離後無窮的思念。

後兩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在這思念殷切的時候,詩人唯覺一片惆悵,沒有可以訴說的人,於是,抬頭而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別之月,更加助愁添恨。雖然時光沖淡了當日的淒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但它曾照過離人的淚眼,好比對人有情,而離別後偏偏照著愁人,又好像無動於衷,這便顯得「可憎」。

詩人在深夜抬頭望月的時候,原本欲解脫這一段愁思,卻想不到月光又來纏人,所以說「明月無賴」。「無賴」二字,原本有褒和貶的兩重意義,這裡因明月惱人,有抱怨的意思。但後世因為驚賞這種揚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離開了詩人原意,把它截下來只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這時的「無賴」二字又成為愛極的暱稱了。

這也是形象有時會大於作者構思的一例。

古人律體絕句的結尾處,有時用一種叫做「一筆盪開」的方法,往往會產生一種「寄意無窮」的效果。這首詩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時即已「盪開」。說愁眉,說淚眼,雖然作者餘情未盡,而其他的事情已不必增添,於是忽然攬入一輪明月,以寫無可奈何的情態,體現了構思的險譎。

這兩句看似將全詩截為兩段,實際上則是欲斷不斷,題中用「憶」字,將全詩連貫起來,依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別是一般滋味」。本來月光普照,遍及人寰,並不偏寵揚州。而揚州的魅力,也不是僅在月色。

詩為傳神,有時似乎違反常理,卻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無賴」的奇幻設想,也有它的淵源與影響。《論語》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不過這是讚頌周文王的句子,沒有半點詩意。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而徐凝這首詩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詩意的,而且是新奇的。這些數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論,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致使後世之人對揚州的嚮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此後宋人蘇軾的《水龍吟·和章質夫楊花》中「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也不遜色。

至於「月色無賴」,後世如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中的「春色惱人」,即運用了同一手筆。

詩人把揚州明月寫到了入神的地步,並用「無賴」之「明月」,把揚州裝點出無限的風姿,與《憶揚州》的標題吻合無間,使人嚮往揚州的美好。這也許是詩人有意的安排,這種大膽的藝術構思所產生的效果,令人為之驚嘆。

2樓:小板板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蕭娘:南朝以來,詞中的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臉薄:容易害羞,這裡形容女子嬌美。

勝:能承受。

桃葉:晉代王獻之有妾名桃葉,篤愛之,故作《桃葉歌》(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載)。後常用作詠歌妓的典故。這裡代指所少女的代稱或指思念的佳人。

覺:察覺。

天下三分:《論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無賴: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句,本意是可愛,反說它無賴,無賴正是愛惜的反話。陸游詩:「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也有可愛、可喜意。

原詩《憶揚州》 唐·徐凝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譯文揚州的少女們無憂無慮,笑臉迎人,嬌美的臉上怎能藏住眼淚,她們可愛的眉梢上所掛的一點憂愁也容易被人察覺。

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可愛的揚州啊,你竟然占去了兩分。

注釋⑴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⑵蕭娘:南朝以來,詞中的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⑶臉薄:容易害羞,這裡形容女子嬌美。

⑷勝:能承受。

⑸桃葉:晉代王獻之有妾名桃葉,篤愛之,故作《桃葉歌》(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載)。後常用作詠歌妓的典故。這裡代指所少女的代稱或指思念的佳人。

⑹覺:察覺。

⑺天下三分:《論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⑻無賴: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句,本意是可愛,反說它無賴,無賴正是愛惜的反話。陸游詩:

「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也有可愛、可喜意。4鑑賞說是憶「揚州」,實際上是一首懷人的作品,所以詩人並不著力描寫這座「綠揚城郭」的宜人風物,而是以離恨千端的綿綿情懷,追憶當日的別情。

不寫自己的殷切懷念,而寫遠人的別時音容,以往日遠人之情重,襯出今日自己情懷之不堪,是深一層寫法。

前兩句,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極寫當日別離景象,蕭娘、桃葉均代指所思;愁眉、淚眼似是重複,而以一「難」一「易」出之,便不覺其煩,反而有反覆留連、無限縈懷之感。當日的愁眉,當日的淚眼,以及當日的慘痛心情,都作成今日無窮的思念。於此思念殷切之際,唯覺一片惆悵,無可訴說之人,於是,抬頭而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別之月,更加助愁添恨。

雖然時光沖淡了當日的淒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奈它曾照離人淚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無動於衷,卻又可憎。於深夜抬頭望月時,本欲解脫此一段愁思,卻想不到月光又來纏人,故曰「明月無賴」。

古人律絕的結尾處,有時用一種叫做「一筆盪開」的方法,往往會產生一種「寄意無窮」的效果。這首詩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時即已「盪開」。曰愁眉,曰淚眼,雖作者餘情未盡,而他事已不必增添,於是忽然攬入一輪明月,以寫無可奈何之態,可謂詩思險譎。

這兩句看似將全詩截為兩段,實則欲斷不斷,題中用「憶」字,將全詩連貫起來,依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別是一般滋味」。

張泌的《寄人詩》:「別夢依稀到謝家,小廊回合曲欄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與《憶揚州》幾乎寫同一內容。而在寫法上,卻是春蘭秋菊,各佔一時之選。張詩的謝家、曲欄,同於徐詩的愁眉、淚眼,意指所思之人。

後兩句,也同樣以夜月寄懷。乙個說春月多情,乙個說明月無賴。雖語言各異而詩意相同。

無賴二字,本有褒貶兩義,這裡因明月惱人,有抱怨意。但後世因驚賞這對揚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離開了作者原意,把它截下來只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這時的無賴二字又成為愛極的暱稱了。這也是形象有時會大於作者構思的一例。

本來月光普照,遍及人寰,並不偏寵揚州。而揚州的魅力,也非僅在月色。詩為傳神,有時似乎違反常理,卻能深入事理骨髓。

三分、無賴的奇幻設想,也有它的淵源與影響。三分明月,使人想起謝靈運的名言。他說: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此後宋人蘇軾的《水龍吟。和章質夫楊花》: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也並不遜色。這些數目字,都是不可以常理論的,而它的藝術效果卻是驚人的。以徐凝此詩而論,後世讀者讀此詩後,對揚州的嚮往如醉如痴,致使「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

至如「月色無賴」,後世如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中的「春色惱人」即與之同一機杼。

《憶揚州》是一首懷人詩,但標題卻不明題懷人,而偏曰懷地。這是因為詩人把揚州明月寫到了入神的地步,並用「無賴」之「明月」,把揚州裝點出無限風姿,與《憶揚州》的標題吻合無間,因而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嚮往揚州的美好。這也許是作者有意的安排,無論如何,這種大膽的藝術構思所產生的效果,是不能不使人為之驚嘆的。

(孫藝秋)

古詩《憶揚州》拼音標註 賞析精講

3樓:若舞飄逸

1原詩編輯

《憶揚州》 唐·徐凝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2譯文編輯

揚州的少女們無憂無慮,笑臉迎人,嬌美的臉上怎能藏住眼淚,她們可愛的眉梢上所掛的一點憂愁也容易被人察覺。

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可愛的揚州啊,你竟然占去了兩分。[2]

3注釋編輯

⑴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⑵蕭娘:南朝以來,詞中的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⑶臉薄:容易害羞,這裡形容女子嬌美。

⑷勝:能承受。

⑸桃葉:晉代王獻之有妾名桃葉,篤愛之,故作《桃葉歌》(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載)。後常用作詠歌妓的典故。這裡代指所少女的代稱或指思念的佳人。

⑹覺:察覺。

⑺天下三分:《論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⑻無賴: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句,本意是可愛,反說它無賴,無賴正是愛惜的反話。陸游詩:「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也有可愛、可喜意。[3]

4鑑賞編輯

說是憶「揚州」,實際上是一首懷人的作品,所以詩人並不著力描寫這座「綠揚城郭」的宜人風物,而是以離恨千端的綿綿情懷,追憶當日的別情。不寫自己的殷切懷念,而寫遠人的別時音容,以往日遠人之情重,襯出今日自己情懷之不堪,是深一層寫法。

前兩句,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極寫當日別離景象,蕭娘、桃葉均代指所思;愁眉、淚眼似是重複,而以一「難」一「易」出之,便不覺其煩,反而有反覆留連、無限縈懷之感。當日的愁眉,當日的淚眼,以及當日的慘痛心情,都作成今日無窮的思念。於此思念殷切之際,唯覺一片惆悵,無可訴說之人,於是,抬頭而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別之月,更加助愁添恨。

雖然時光沖淡了當日的淒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奈它曾照離人淚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無動於衷,卻又可憎。於深夜抬頭望月時,本欲解脫此一段愁思,卻想不到月光又來纏人,故曰「明月無賴」。

古人律絕的結尾處,有時用一種叫做「一筆盪開」的方法,往往會產生一種「寄意無窮」的效果。這首詩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時即已「盪開」。曰愁眉,曰淚眼,雖作者餘情未盡,而他事已不必增添,於是忽然攬入一輪明月,以寫無可奈何之態,可謂詩思險譎。

這兩句看似將全詩截為兩段,實則欲斷不斷,題中用「憶」字,將全詩連貫起來,依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別是一般滋味」。

張泌的《寄人詩》:「別夢依稀到謝家,小廊回合曲欄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與《憶揚州》幾乎寫同一內容。而在寫法上,卻是春蘭秋菊,各佔一時之選。張詩的謝家、曲欄,同於徐詩的愁眉、淚眼,意指所思之人。

後兩句,也同樣以夜月寄懷。乙個說春月多情,乙個說明月無賴。雖語言各異而詩意相同。

無賴二字,本有褒貶兩義,這裡因明月惱人,有抱怨意。但後世因驚賞這對揚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離開了作者原意,把它截下來只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這時的無賴二字又成為愛極的暱稱了。這也是形象有時會大於作者構思的一例。

本來月光普照,遍及人寰,並不偏寵揚州。而揚州的魅力,也非僅在月色。詩為傳神,有時似乎違反常理,卻能深入事理骨髓。

三分、無賴的奇幻設想,也有它的淵源與影響。三分明月,使人想起謝靈運的名言。他說: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此後宋人蘇軾的《水龍吟。和章質夫楊花》: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也並不遜色。這些數目字,都是不可以常理論的,而它的藝術效果卻是驚人的。以徐凝此詩而論,後世讀者讀此詩後,對揚州的嚮往如醉如痴,致使「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

至如「月色無賴」,後世如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中的「春色惱人」即與之同一機杼。

《憶揚州》是一首懷人詩,但標題卻不明題懷人,而偏曰懷地。這是因為詩人把揚州明月寫到了入神的地步,並用「無賴」之「明月」,把揚州裝點出無限風姿,與《憶揚州》的標題吻合無間,因而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嚮往揚州的美好。這也許是作者有意的安排,無論如何,這種大膽的藝術構思所產生的效果,是不能不使人為之驚嘆的。

(孫藝秋)

月夜憶舍弟的意思,月夜憶舍弟杜甫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任意m工作室 月夜憶舍弟 譯文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裡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訊息。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

《月夜憶舍弟》的全文,《月夜憶舍弟》這首古詩的原文是什麼?

天使的星辰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1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

帶花的古詩全首有哪些,20首帶花的古詩全首有哪些?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十枝花。20首帶花的古詩全首有哪些?20首帶花的古詩全首 素顏以對時代 1 蝶戀花 春景 宋代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2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