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徵出自什麼

時間 2021-05-04 08:42:59

1樓:小山村情懷

《十五從軍徵》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

作品原文:

十五從軍徵

白話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遇乙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台。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就灑落在征衣上。

創作背景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當時繁複的兵役使得那個時代充滿了小人物的心酸和無奈。沒有馬革裹屍,卻也垂垂而暮。

作品鑑賞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乙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開篇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

他「十五從軍徵」,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軍徵」,系出於戰事,一去就是數十年。

「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徵」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徵」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八十歲是虛寫,寫出從軍時間之長,兵役的繁重。

樂府簡介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編。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

它蒐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樂府原是古代掌管**的官署。樂府蒐集演唱的詩給被稱為樂府詩。

2樓:季風吟

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3樓:匿名使用者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

改寫《十五從軍徵》,的,誰有的寫給我

秋天已經接近尾聲了,連樹上的最後一片葉子也已凋落。天色已近黃昏,在淒清的羊腸小道上,走著乙個孤零零的老兵。他兩鬢斑白,一身破舊的布衣,那老樹皮似的手拄著一根拐杖,蹣跚地朝著他記憶中的家鄉走去。65年了!整整65年啊!或許,家鄉未曾發生過多大的變化,但這位60個春秋未曾踏上過故土的老人,卻找不到自己的...

《十五從軍徵》改寫有題記,有題目,數目不超過,不少

蔫然冪語 十五歲那年,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親人,走向那無情的戰場.每當月圓時,月色如戶,那股濃濃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淚眼朦朧中,我似乎又看到了家鄉,看到了親人多少次夢裡回到了家鄉,看到了靜靜的院落,白髮的雙親,是那麼的親切。但卻總是夢而已!冰冷的戰場訴說了逝去的時光,一位位戰友倒下了。將軍們說戰爭就要...

從軍行 其四 中哪些字用得好說出理由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 其四 通過描寫在陰雲密布 滿眼黃沙的瀚海 孤城 中擔任戍守任務的將士的寬廣胸襟,表現了他們立誓破敵 決戰決勝的頑強鬥志和愛國主義的豪邁氣概。這首詩的基調是悲壯蒼涼的,這與詩中色彩的巧妙運用大有關係。青海長雲暗雪山 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 皚皚的雪山,如銀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