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到底是鞭楚王墓300還是鞭楚王屍

時間 2022-01-22 17:15:15

1樓:**中心校安全

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鞭楚平王屍體三百,而後棄之於野。

伍子胥在父兄被戮後,智過昭關,投奔吳國,導吳破郢,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終洩心中積恨,是一段載諸史籍,傳頌千古的歷史佳話。歷來據此寫成的演義式**與戲曲傳奇不勝列舉。人們飽蘸濃墨,將伍子胥塑造成乙個忠肝義膽、忍恥雪恨、鞭撻昏君的大俠,通過這個鮮明的典型形象和故事宣洩出對統治者的強烈的反抗精神。

至於歷史上是否確有「掘墓鞭屍」這一幕,迄今為止卻並沒有任何人明確提出過疑義。當代學者張君認為,只要對諸史細加考辨即可發現,這件事原係子虛烏有。他的論據如下:

一、按《春秋》筆法與義例,凡有亂臣賊子以下凌上之事發生,莫不口誅而筆伐。孟子曾曰,「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滕文公下》)。按此,則楚平王雖聽讒信誣,殺戮忠良,是乙個典型的昏君暴主,但倘若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屍,仍會被《春秋》視為非分之道,大書特書,貶其為犯上作亂的叛臣賊子。

可是《春秋》定公四年對吳兵入郢這件事的記載卻極其簡賅,僅僅只有五個字:「庚辰,吳入郢。」如此淡淡一筆便透露出定公四年並沒有發生「掘墓鞭屍」這件僭冒至極的「暴行」。

二、《左傳》記楚事尤為詳備,宋代鄭樵甚至因此斷言:「左氏之書序楚事最詳,則左氏為楚人。」但《左傳》定公四年記吳兵入郢後的文字只寥寥數筆:

「庚辰,吳入郢,以班處宮。子山處令尹之宮,夫概王欲攻之,懼而去之,夫概王入之。」據此可見,吳兵入郢後,吳國的第二號人物夫概王(闔廬弟)與第三號人物(闔廬子)之間便因爭佔楚國宮室,把偌大的乙個郢城鬧得烏煙瘴氣。

當時,派出去追殲逃亡在途的楚國君臣的只是少許部隊,遇到乙個執意庇護昭王的小小隨國,便奈何不得,掃興而歸。在這種情況下,吳兵又有何暇費工曠日去為子胥、伯盉二人鑽穴錐埋、掘墓鞭屍呢?何況,如真有此事發生,那麼按《左傳》慣例,通常也會在傳文後照應或補著一筆的。

三、不論是《國語》之《楚語》、《吳語》,還是先秦諸子,均沒有一字一句提及掘墓鞭屍。《國語》作為國別史,較多地保持了列國史書記載的原貌和素材,沒有給予過多的加工、熔鑄。先秦諸子有的生活在吳楚大戰當時,有的雖生活於戰國中後期,但因相去不遠而對這場大戰記憶猶新。

但他們中誰也不曾提起或言及這件事。如果不是就根本沒有這回事,那麼上述諸書保持緘默有意不載豈非咄咄怪事!而且,伍子胥如果真的曾經引狼入室、掘墓鞭屍、淫亂宮闈的話,那麼,不論是當代楚人,抑或是後世楚人,無疑都會筆伐之、口誅之、同仇共愾聲討之。

但是遍尋史籍卻沒有一句這樣的記載。另值得注意的是,如子胥果真掘平王之基,這一舉動本身就辱及先人,何以據文獻記載楚人還繼續紀念並稱頌伍氏先人在楚國的功績和事蹟呢?又,屈賦所涉楚史上的懸疑怪異之事甚多,可是也未有只言片語說到「掘墓鞭屍」事,而尤令人詫異不已的是,屈原在《九章》中反而極其稱頌並自擬於伍子胥。

《涉江》雲:「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惜往日》雲:

「吳信讒而弗昧兮,子胥死而後憂。」《悲回風》雲:「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

」楚人對伍子胥的傾心頌揚,雄辯地證明了伍子胥沒有「掘墓鞭屍」!

傳世經籍中最早記載這件事的是較諸子為晚的《呂氏春秋》。其《首時篇》曰:伍子胥「親射入宮,鞭荊平之墳三百。

」不過,這裡說的還只是「鞭墳」,而不是「鞭屍」。文獻中與此記載大致相同的是《春秋穀梁傳》。但《穀梁傳》與《呂氏春秋》成書的年代均晚於諸子和《左傳》。

桓譚《新論》認為《左傳》較《公羊》、《穀梁》「為近得實」,《左傳》傳世後百有餘年,《公羊》、《穀梁》方作。《公羊》定公四年也未言及伍子胥親自參加入郢之戰和「掘墓鞭屍」一事。此外,《公羊》載伍子胥曰:

「諸侯不為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復父之仇,臣不為也。」又曰:

「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推刃之道也。」伍子胥慨然在吳王面前表白了心跡,且這些心跡又確實合乎「春秋」通義,他怎麼會話音未落便背信食言,乘入郢之機去鞭平王之墓呢?

顯然,在這一點上,把《公羊》闡發春秋道義與《呂氏春秋》所載「鞭墓」說糅合在一處的《穀梁》,難以自圓其說。

史籍中最早而又最明確地記載伍子胥「掘墓鞭屍」事的是《史記》。《伍子胥列傳》雲:「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

」在本傳後,司馬遷還高度讚揚伍子胥道:「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

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不難看出,司馬遷是極力渲染和塑造伍子胥隱恥雪恨的烈丈夫氣概和大俠形象的始作俑者。

司馬遷為伍子胥單列一傳,刻意描述了其壯烈的事蹟,及至東漢,伍子胥進而成為我國最早的演義式小說——趙曄《吳越春秋》中重點塑造的藝術典型,而「掘墓鞭屍」的情節也被加工、誇張得更活靈活現了。如《吳越春秋》卷上《闔廬內傳》載:「吳王入郢上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左足踐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

『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即令闔廬妻昭王夫人,伍胥、孫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馬戌之妻,以辱楚之君臣也。」

與趙曄同為越籍人的袁康、吳君高所撰《越絕書》與《吳越春秋》在風格、體例上頗相類似,其書卷一雲:「子胥救蔡而伐荊。十五戰,十五勝,荊平王已死,子胥將卒六千,操鞭捶笞平王之墓而數之,曰『昔者吾先人無罪而子殺之,今此報子也』。

」雖然頗為渲染,但卻只寫到「鞭墓」為止。這反映出「掘墓鞭屍」說在兩漢時期雖風靡遐邇,但並未被多數學者所接受,即或像袁康、吳君高這一類學者也採取的是將信將疑、審慎折衷的態度。

張君認為,「掘墓鞭屍」之所以造說於戰國末際與兩漢,與當時的時代氛圍有很大的關係。戰國、兩漢是復仇之風熾盛的時代,凡讀過《史記·遊俠列傳》及東漢馬援《誡二侄書》,即可概見俠士的社會地位及影響是何等隆重而廣大了,被塑造成大俠的「伍子胥」就正好投合了這種時尚。而後世學人又大多篤信「太史公書」,這便是「掘墓鞭屍」說傳流至今的原因所在。

2樓:匿名使用者

伍子胥順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屍體挖了出來,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止住,此即「鞭屍三百」典故。

3樓:匿名使用者

是鞭屍,據說是挖墳鞭屍!以前在書上看的!忘了是什麼書了

伍子胥為何要掘楚王墓,鞭屍三百?

4樓:匿名使用者

伍子胥因為楚王殺其父兄,迫其逃往,所以要掘楚王墓,鞭屍三百。

伍子胥之父兄為 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報仇,逃到 吳國,幫助吳王闔閭攻破楚國的郢都。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

5樓:知道也是罪

因為楚平王聽信讒言,計殺了伍子胥的父親和兄長,伍子胥攜楚太子建之子勝逃奔他國,被楚兵一路追殺。

6樓:矯曦

因為楚王聽信讒言害的伍子胥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不得不離開楚國為他國效力。待伍子胥事成之日,為表其衷心和憤恨,遂掘楚王墓而鞭笞之

7樓:發古之幽情

楚王殺了伍子胥的全家。

8樓:

為報父兄之仇。即便他已經死了,再將他鞭屍也不解恨。

9樓:匿名使用者

報父兄之仇,其父兄均為楚王所殺。

10樓:左oio右

關於伍子胥鞭屍這一說法目前都已經推翻,穀梁春秋一書之中,有關吳楚戰爭的記錄,只有寥寥數條,而追根溯源至《春秋》原本,更是只有一句話:定公四年,庚辰,吳入郢。

公羊春秋有錄,伍子胥對夫差曰:諸侯不為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復父之仇,臣不為也……又曰:

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推刃之道也……裡面也沒有關於伍子胥鞭屍的描寫

《國語》《孟子》《商君書》《韓非子》《戰國策》及諸史冊等當時或伍子胥之後的書也沒有描寫

「國語,左丘明之作,凡二十一卷,起自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終自智伯被滅,凡五百年歷史,分二十一卷,述周、魯、齊、晉、鄭、楚、吳、越之史,其中,無一字吳軍入郢,伍子胥鞭屍楚平王之記載

伍子胥敢鞭屍楚平王?

不說楚國上下必定團結一致,從封君貴族到庶民奴隸紛紛起來反抗。

列國更是只要聽說,馬上就放下一切紛爭,聯軍立刻就組成了。

吳王夫差更別幻想什麼北上爭霸了,將面臨天下的敵視。

唯一找到的有關先秦記載,只在《呂氏春秋》之中……

其《首時篇》中有:伍子胥入郢,親射入宮,鞭荊平墳三百而已……

然而……屈原,作為楚之大夫,天下敬仰的忠臣,也曾作詩讚美、自比伍子胥,《涉江》曰: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其《惜往日》曰:

吳信讒而弗昧兮,子胥死而後憂。《悲回風》雲: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

如果伍子胥真的鞭屍平王,甚至哪怕只是射鞭平墳……

屈原會這樣寫?

如果伍子胥真的鞭屍楚平王,屈原絕對不會寫詩讚美,而是唾罵吧!

就像後世我們現在,絕對不會自比什麼東條英機、伊藤博文吧

那是國仇,是死敵,是要被唾棄和詛咒的

還有楚國被吳國攻破國都後,申包胥哭秦,借兵復楚,也沒有說伍子胥鞭屍的事,可見,這純粹是捏造。

那為什麼後來大部分人認為有這個事呢?其實是因為司馬遷留下來的《史記·伍子胥列傳》中描寫了伍子胥鞭屍的事,並且加以讚揚,所以後來的大部分人就都認為伍子胥真的幹過這事了,不過也有很多人也表示對伍子胥鞭屍其事的懷疑並多有指證。

綜合先秦歷史著作,以及當時諸子百家的書籍,還有屈原詩篇的描寫,足以證明伍子胥在掘墳鞭屍這件事情上是被冤枉的。

11樓:顧淼是我

因為全家都給楚王搞死了,自己也毀容了(頭髮白了)

伍子胥與楚王的典故 5

12樓:舊城南憶往

典故:伍子胥周代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名員,字子胥,楚國人之子胥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

西元前506年,伍子胥帶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遂成為諸侯一霸。西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太宰喜乘機進讒,說伍子胥陰謀倚託齊國反吳。夫差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

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9年,吳國果然為越所滅。

出處:出自東漢子貢的《越絕記》

《越絕書》是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雜史,又名《越絕記》,全書一共十五卷。該書以春秋末年至戰國初期吳越爭霸的歷史事實為主幹,上溯夏禹,下迄兩漢,旁及諸侯列國,對這一歷史時期吳越地區的民族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曆法、語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譽為「地方志鼻祖」。

其中有些記述,不見於現存其他典籍文獻,而為此書所獨詳;有些記述,則可與其他典籍文獻互為發明,彼此印證。

在現代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中,曾有不少人,從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越絕書》,來考察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學史、漢語語言學史、中國民族史、中國歷史地理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並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端午節與伍子胥有什麼關係,端午節源於伍子胥,為何後人紀念屈原,而不紀念伍子胥?

酸菜的王先生 端午節用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市端午節的傳統民間習俗,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紀念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紀念伍子胥的端午節是蘇州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民間節日,具有一整套與當地自然氣候條件 日常生產生活習慣 經濟文化特徵相適應的民俗活動。有包粽子 賽龍舟,掛菖蒲 戴香囊 掛鐘馗像驅鬼等傳統專...

吃年糕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嗎?

做年糕以紀念伍子胥的一片愛國之情,後來逐漸成為流行於南方尤其江浙一帶的一種風俗。你吃是為了誰就是為了誰貝,吃年糕的習俗,吃年糕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哪一位名人 為了紀念伍子胥。相傳春秋末期伍子胥自刎後,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姑蘇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他臨死...

吳王夫差和伍子胥情同父子為何走向決裂?

伍子胥臨死前說了什麼?與吳王夫差有關嗎?伍子胥臨死前說 我死後,請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東門上,我要親眼看著吳國滅亡!吳王夫差有關,畢竟是吳王夫差下令賜伍子胥自盡的。有關 他說我死後,請你們一定在我墳上種上梓樹,使它長大後可以做棺材,把我的眼珠摳出來,懸在吳國的東城門上,我要親眼看著越軍怎樣進城消滅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