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建誠簡介

時間 2021-09-20 07:08:15

1樓:積學博士

賴建誠(1952-)。2023年,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2023年3月,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台灣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專項:

經濟史、經濟思想史。著作有《西洋經濟史的趣味》、《經濟史的趣味》等。

2樓:匿名使用者

賴建成 生於南投縣竹山,自小深得襄理長輩疼愛進而初次接觸的是茶的文化藝術。於1988逃逸工程畢業後移居臺中,但仍尋求有別於都市鋼筋叢林的塵囂喧嘩,覓得靜謐、祥和、安逸的生活空間,沉浸於陶藝藝術的創作世界,近幾年為教育奉獻,專教授兒童學習藉由泥陶以啟發孩童心智。 為選擇自然的方式創作,捨棄原來的電窯、瓦斯窯現代化快速的燒窯裝置,改選古老的窯燒燒造方式,燃料以苗栗縣三義的相思木為主要素材,並選以古式的「直焰式」與「倒焰式」相互交替燒的柴窯來創作,冀望在自然燒製中便灰落於胚體上,如水墨上彩在絹布上,表現出自然樸拙的美感。

作品均以生活實用器皿為主,從傳統歷史中追尋個人獨特的風格,不喜華力亮眼,而是追求在都市中被遺忘的自然,所以努力專研尋找各種材料,依特性與燒成的質感,運用不同的燒成方式燒製,並從原礦中實驗,不斷的挫敗成長,已得到最適合的配比,在時間的堆砌中累積出獨特的燒製技術,創作作品中更以陶壺有別於一般作品,無論在設計、實用、簡單中均表達出自然的美妙,落灰美得返璞歸真,作品實真無華,自然即是美的延續與新意。 作品出以拉胚的手法,將陶土置於拉胚機中心,當拉胚機轉動時透過離心力塑捏出造形。近年在創作上喜於「小口瓶」,緣由小口平所展現的愛是有著飽滿、福氣、圓潤的感覺,無掩飾自然的表現,已無垠的心量,無畏懼、無固執、無偏倚的心在無框架的形式上為創作主軸。

「陶」是經練土、成形、窯燒、上釉才能成為完整作品,小口瓶的作品較為繁複的部份為修胚的過程,是要以極度的耐心,不容有差異的心思去修飾完成,在底座燒製過程中能表現均勢後,立於所要置放的點,並以簡單不脫俗單一色澤上釉,釉料用有光的黑釉在窯中溫度需達1230度始產生純粹色彩,勻稱自然綺雅的整體美。 在創作無極時,為表達雖然在飽滿、服器中安貧樂道的生活,但還是時時不可預期的有著不斷的挫折、打擊、混亂、迷茫的思維產生,永遠用努力的心去克服與接受考驗,過了逆境即為順境的開使,所以作品的凹槽處,用大家近乎已忘了最原始的工具—「手」,來與整個胚體結合,用雙手在柔性的狀態中擠壓,自然撞擊的方式,不使用一般工具來製造出如圓球狀的凹槽,沒有「完美無暇」匠氣的感覺,放棄不自然造作的方式,頃心在自然生活中,不需要假以圓滑的感覺,如同人以正面的思考去面對所有一切事物,在無掩飾的表達中,以無垠的心量,無畏懼、無固執、無偏倚的中庸之道,調整自己,用由衷廣福心量,不去改變要求他人,所存之道是去感動他人,來作為創作無極的依歸。

賴冠霖為街邊抽菸吐痰行為道歉,這個道歉有誠意嗎

還是有誠意的,但不過希望他能夠記住這個教訓,而且作為公眾藝人,他更應該注重他的一言一行,給廣大們帶來的影響。道歉還是有誠意的,賴冠霖是通過手寫信的方式來道歉的,還是能看出改正的誠心。我覺得算有誠意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不是大錯,都可以給一次機會改正,相信他也會引以為戒,作為公眾人物高要求自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