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發現了大熊貓嗎

時間 2021-05-14 13:18:01

1樓:匿名使用者

發現了史前年代的大熊貓分布很廣,數量也很多。古人在狩獵動物時發現,大熊貓不但體型龐大,而且肉質肥美,獵取一頭大熊貓比逮著乙隻野兔要划算得多,所以人們開始大量獵殺大熊貓,為的就是作為美食,填飽肚皮,這與現在廣東興起的吃貓熱,似乎沒有什麼區別。湖北官莊坪遺址、長陽沙嘴遺址等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大熊貓骨骼,這證明當時大熊貓可能與其他野生動物一樣,是人類狩獵的物件。

用現在的眼光看,古人用大熊貓來作戰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戰場上趕著一群大熊貓來迎敵,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樣的滑稽場面,但書籍上對此確有記載。《尚書》和《詩經》中把大熊貓稱作「貔貅」。《尚書》記載,黃帝的時代有幾種猛獸,其中有貔貅、虎、豹,他們用這些動物來作戰。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也記述了古代部落首領黃帝下令馴養虎、豹、熊及貔貅等猛獸助戰阪泉的史實。當時的人們認為貔是一種像虎豹一樣威武的猛獸,他們希望勇士像貔貅一樣勇敢,連軍隊打仗時都打著「貔」和「貅」的旗號,以震軍威。西晉開始,人們對大熊貓的認識發生了巨變。

西晉人把大熊貓叫「騶虞」,認為騶虞只吃竹子,不會傷害其他動物,所以把它當成象徵睦鄰友好的益獸。西晉人在兩軍交戰的中途,如果一方高舉寫著「騶虞」字樣的大旗,就是代表求和、停戰。這和後來投降時使用的白旗有些相似。

《詩經》中提到「貔貅」是一種珍貴的毛皮獸。古人在狩獵時發現,大熊貓不得肉很好吃,毛皮也光滑無比,十分珍貴。因此,就把大熊貓的皮當作貢品,獻給上司,「貔皮獻其」就是指它被當作貢品。

大熊貓被中國人視為「友好大使」由來已久,中國古代就有向國外贈送大熊貓外交活動。傳說唐太宗時曾賜兩頭活熊貓和熊貓皮給日本以表親善。公元685年,武則天就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大熊貓。

根據考古發掘,在三峽地區秭歸縣官莊坪遺址發現的77號墓,經證實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唯一一處以大熊貓作為殉葬品的墓葬。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就開始以豬、狗等家畜作為殉葬品。77號墓的年代約在距今2023年前,處於新石器時代末期,當時人類用大熊貓殉葬。

止到西漢文帝時,他的母親的陵墓中還用熊貓的頭骨作為陪葬的,這說明大熊貓與人類之間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大熊貓的藥用價值與其它動物相比並不是太多,但聰明的古人還是從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用貘皮做睡墊、膏藥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專門寫過一首詩《貘屏贊》。

白居易有一段時間曾經得了一種怪病叫「頭風病」,吹不得風,一吹風頭就疼,所以他就用乙個屏風來擋風。在屏風上他請畫師畫了乙個「貘」並寫了乙個序和一首詩。這說明古代人們的確有大熊貓可以治病的認識。

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更可笑,說大熊貓的尿能溶解誤吞的鐵針,可以想像古代的人們誤吞鐵針後,以什麼樣的急切心情跟在大熊後的屁股後等著揭尿。

還有很多人覺得大熊貓樣子可愛好玩,便把它當作寵物來飼養。漢武帝時,宮人就把貘關在上林苑裡放養,供皇帝打獵,把成功地獵殺到貘當成是勇敢的表現。

由此看,古代人們對大熊貓不但食其肉、貢其皮、殉其骨,而且還當作作戰的**、治病的藥引、玩耍的寵物,大熊貓的命運很不幸。這也許是大熊貓在人類發展中加速減少的主要原因吧。

2樓:暗號9527秋香

發現了 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就記載了熊貓的各種稱謂,《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pi),《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

為什麼古代中國發展不出現代科學,古代中國為什麼沒能發展出現代科學?

這個首先時代的束縛 封建社會是不會產生高度發達的現代科學技術,因為與現代科學技術相應而生的是制度的民主與自由以及文化的現代意識 再者是 古代不可能有足夠發達的生產力去支撐現代科學發展的需要 還有就是 人們的消費需求沒有現代的如此豐富以及落後的生產模式不足以拉動人們去產生新的消費 最後就是 封建王朝自...

中國發現了多少種恐龍化石,世界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國家是哪國

美國國家地理終極恐龍百科中數出來是150種。 手機使用者 hififhfkhglj 仍安宜 恐龍研究專家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尤海魯近日對記者表示,隨著大量恐龍化石的發現 研究,中國已成為世界恐龍研究重要一極。尤其是 帶毛恐龍 的研究,中國更是獨一無二的。恐龍研究權威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

如何評價中國發現可燃冰,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燃冰是什麼有哪些特點

我早就在電視看到有可燃冰了 只是沒開採而已 怎麼看待中國成為第乙個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乙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使用前景廣闊,但同時也存在風險。據估算,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總量大約是地球大氣中甲烷總量的3000倍,如果開採不慎導致甲烷氣體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