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問學閱讀答案詳解1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擔心

時間 2021-09-02 18:11:13

1樓:肥肉忒多

暮:喻指年老,衰老

這句話白話直譯: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恐怕為時已晚。” 師曠回答:“為什麼不點燃蠟燭來學習呢?”

但是如果僅僅看這句話,可能會讓人不知其解,如果要理解其中含義,需要把整段文字看完。全文是: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這裡,師曠做了個比喻,他說“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剛剛出來的太陽;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最後,他問“點上蠟燭和在黑暗中走路哪個好呢”,這個問句是點題,師曠很巧妙地說明,年紀大了的人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的正午陽光,但是點著蠟燭走路,總比摸黑走路強得多。從而成功地說服了晉平公,達到了勸學的目的。

整段大意就是在於說明學習的重要性,活到老學到老啊

2樓:噗噗噗

嘿嘿嘿正在做這道題

我是這麼覺得的

晉平公理解為老了,師曠理解為太陽下山了,黑了他要這樣理解因為學習不分年紀,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3樓:321明月

暮:喻指年老,衰老

恐怕為時已晚

說明學習的重要性,活到老學到老

4樓:已北京東北大大

doubi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師曠問學閱讀答案詳解 1 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擔心?

5樓:0q度

為時已晚!來不及了!這是通用的解釋!

鑑於晉平公的話!應該是說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

師曠問學閱讀答案!!!

6樓:匿名使用者

【問題1】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③如日出之陽④孰與昧行乎

(2)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擔心?

(3)師曠的回答,說明他將"暮"理解成什麼意思?他為什麼要這樣理解?

(4)師曠的勸說效果如何?從文中什麼地方可以看出?

(5)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1、①向②怎麼③明亮④同……一樣

2、暮指時間晚,遲了。他有這樣的擔心是因為他怕來不及學,學了沒用了

3、暮指天黑,夜晚。師曠借題發揮,引出"秉燭"之喻。

4、達到勸說的目的,"善哉!"

5、活到老,學到老。或學無止境,終身學習,受益終生。

【問題2】

1.師曠是怎樣論好學的?這番言論巧妙在何處?

.文中的晉平公年逾七十想要學習,恐怕為時已晚,而師曠卻勸他炳燭而學。接著師曠又打了三個比喻,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

師曠很巧妙地點明老年時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時,但與摸黑走路相比較,還是好得多。

2.師曠論好學的道理對你有何啟示?

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有目標,有恆心,有信心,有決定,年紀、性別、身份都是和成功無關的。

3.有哪些反問句 ?

“何不炳燭乎?”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盲臣安敢戲其君?孰與昧行乎?”

4.“善哉”句中的“善”的字面意義和蘊含的深層意義分別是什麼?

字面意義:讚許。深層意義:平公對師曠的讚許。

“少”、“壯”、“老”分別指什麼?

指:少年、壯年、老年。

《師曠問學》文言文答案

7樓:匿名使用者

選自《說苑·建本》。

原文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熟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譯文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點上蠟燭呢?”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

師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

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初升的太陽一樣;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正午的太陽一樣;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點火燭一樣明亮,點上火燭和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註釋(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君主。

(2)師曠:晉國樂師,字子野。

(3)於:對,向。

(4)恐:恐懼;害怕。

(5)暮:晚了,遲了。

(6)秉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後來的蠟燭。

(7)安:疑問代詞,怎麼,**。

(8)戲:戲弄

(9)其:自己的。

(10)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意為瞎眼的臣子。

(11)聞:聽說。

(12)陽:太陽的光亮。

(13)孰與:固定格式,常用作比較選擇,譯作“......與......相比,哪一個”。

(14)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6.善哉:說得好啊!

17.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早晨的太陽. 之,的。

18.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陽光.

19.好:愛好。

20.選自《說苑》

21.為:作

文章道理

活到老,學到老。或者是學無止境,終身學習,受益終生。

晉平公所說的“暮”:指現在想要讀書已經太遲了

師曠所說的“暮”:指晚上的時間太晚了

8樓:壓力太哈大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

"何不秉燭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

"善哉!"

(選自劉向《說苑》)

註釋:①秉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後來的蠟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古眼盲者多習樂。③昧行:摸黑走路。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①問於師曠 ②安敢戲君乎

③如日出之陽 ④孰與昧行乎

(2)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擔心?

(3)師曠的回答,說明他將"暮"理解成什麼意思?他為什麼要這樣理解?

(4)師曠的勸說效果如何?從文中什麼地方可以看出?

(5)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1、①向②怎麼③明亮④同……一樣

2、暮指時間晚,遲了。他有這樣的擔心是因為他怕來不及學,學了沒用了

3、暮指天黑,夜晚。師曠借題發揮,引出"秉燭"之喻。

4、達到勸說的目的,"善哉!"

5、活到老,學到老。或學無止境,終身學習,受益終生。

9樓:留下一片林

[原文]

晉平公(1)問於師曠(2)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3)矣。”師曠曰:

“何不炳燭(4)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5)其君乎?

” 師曠曰:“盲臣(7)安敢戲其君?臣(6)聞之: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8);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9),炳燭之明,孰與(11)昧行(12)乎?” 平公曰:“善哉"

【註釋】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是一個盲人。

2.師曠:字子野,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習,對**有極高的造詣。

3.暮:本來是“天晚”的意思,這裡作“晚了”講。

4.炳燭:點燃燭。古無蠟燭,稱火炬為燭。炳:點。

5.戲:戲弄。

6.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

7.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8.光:這裡指陽光。

9.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10.善哉:說得好啊!

11.孰與:相當於“……跟(與)……哪個(誰)怎麼樣?”。

12.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譯文]

晉平公對師曠問道:“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把蠟燭點燃呢?”

平公說:怎麼有做臣子的人來戲弄君主的呢?”

師曠說:“瞎眼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聽說:

少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中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晚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把蠟燭點燃一樣明亮,點上蠟燭和在黑暗中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講得好啊!”

道理:告誡人們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時間學習。

如果想立志學習就應該從當下開始,只爭朝夕,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閱讀提示]

文中的晉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學習,恐怕為時已晚,而師曠卻勸他炳燭而學。接著師曠又打了三個比喻,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師曠很巧妙地點明老年時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時,但與摸黑走路相比較,還是好得多。

從而成功地說服了晉平公,達到了勸學的目的。

【道理】

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

“老而好學”雖比不上“少而好學”和“壯而好學,但總比不好學好。要活到老,學到老。”

如果想立志學習就應該從當下開始,只爭朝夕,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問題]

1.師曠是怎樣論好學的?這番言論巧妙在何處?

.文中的晉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學習,恐怕為時已晚,而師曠卻勸他炳燭而學。接著師曠又打了三個比喻,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

師曠很巧妙地點明老年時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時,但與摸黑走路相比較,還是好得多。

2.師曠論好學的道理對你有何啟示?

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有目標,有恆心,有信心,有決定,年紀、性別、身份都是和成功無關的。

3.有哪些反問句 ?

“何不炳燭乎?”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盲臣安敢戲其君?孰與昧行乎?”

4.“善哉”句中的“善”的字面意義和蘊含的深層意義分別是什麼?

字面意義:讚許。深層意義:平公對師曠的讚許。

問學的閱讀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

10樓:一刻永遠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①問於師曠 ②安敢戲君乎

③如日出之陽 ④孰與昧行乎

(2)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擔心?

(3)師曠的回答,說明他將"暮"理解成什麼意思?他為什麼要這樣理解?

(4)師曠的勸說效果如何?從文中什麼地方可以看出?

(5)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答:1、①向②怎麼③明亮④同……一樣

2、暮指時間晚,遲了。他有這樣的擔心是因為他怕來不及學,學了沒用了。

3、暮指天黑,夜晚。師曠借題發揮,引出"秉燭"之喻。

4、達到勸說的目的,"善哉!"

5、活到老,學到老。或學無止境,終身學習,受益終生。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及時選為滿意答案,謝謝~~

師曠論學和孫權勸學有什麼共同點

編輯本段 一 原文 初,權謂 呂蒙曰 卿 今 當塗 掌事,不可不學!蒙 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

作家妙答刁問閱讀答案,《陳元方年十一時》 閱讀題答案

陳元方候袁公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 袁公。袁公問曰 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強者綏 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 孤 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 周公 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 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注...

訓犬師都學什麼,問訓犬師的學校都有哪些

我的新抗 1 瞭解犬隻個性,要訓練好一隻狗就必須儘可能多地瞭解它,跟它溝通,這樣才能制定最適合這隻狗的訓練計劃,否則很難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2 明確訓練的目的,訓犬師需要清楚狗所訓練的目標,有些狗只是需要通過訓練改掉它的一些壞習慣,例如隨地大小便或亂叫,而有些狗則需要培養成為導盲犬 緝毒犬 警犬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