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後的景色描寫
1樓:帳號已登出
春雨後的景色描寫如下:
1、春雨過後,陽光格外明媚,沐浴後的萬物,向大地綻放笑容,在春風的吹佛下,展示著輕盈的舞姿。空氣清新溫潤怡人,給人一種爽快的心境,我深深的呼吸著,陶醉在這春雨後的美景中。
2、春雨過後,太陽出來了,空氣也更清新了。草地上樹上和大地上呈現出一派耀眼的景色,真是美麗極了。看看,淺綠色的草地,伸綠色的樹葉……這麼誘人的綠色,我看只有畫家才能描繪得出來。
3、剛剛下過一場春雨,淅淅瀝瀝的雨聲似乎還在耳邊澎湃,一夜之間長滿了青草的小路,被這場春雨凌亂了泥濘,路邊草尖上的露珠閃爍著晶瑩,剔透在雨後的晨光裡。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那泥濘中的腳印裡,前行的步履蟄伏生命的律動,可是早行人留給春晨的資訊?
4、淅淅瀝瀝的小雨已經停了,雨後的景物令人心曠神怡,樹上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光彩熠熠,花朵也彷彿流下了快樂的淚水,人們紛紛走出門外,觀賞著大自然的美麗。
5、幾場瀟瀟得春雨,山青了,水綠了,山下那汩汩流動得一條溪水,愈發湍急秀麗起來。綿綿春雨把大地染綠了,軟軟春風把河水熨暖了。
6、雨後的原野空氣格外清新,江南春光分外明媚,油菜花紫雲英花香氣撲鼻;蜜蜂嚶嚶嗡嗡作我的嚮導,彩蝶振翅飛舞,似在歡迎來賓。
7、春天的雨,是生機勃勃的體現。雨後春筍,正是最好的證明。你瞧,春天裡的一場雨後,山中特別清新,就連不愛出門的春筍也探出了腦袋,鑽出了泥土,呼吸著新鮮空氣多麼愜意!
描寫春雨景色的唐詩有哪些?
2樓:承吉凌
描寫風景的`古詩。
1、《山園小梅》
宋·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2、《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3、《山亭夏日》
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4、《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幹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閒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5、《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哪磨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7、《桃花溪》
唐·張旭。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8、《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滿意的話記得一下啊。
1、《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李信鬥復暄。
滿庭田地溼,薺葉生牆根。
官舍悄無事,日西斜掩門。
不開莊老卷,欲與何人言。
2、《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3、《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4、《春水》
唐·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5、《麗春》
唐·杜甫。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
少須好顏色,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
如何貴此重,卻怕有人知坦譽。
描寫春雨的古詩詞,描寫春雨的古詩詞(10首)
描寫春雨的古詩有 春夜喜雨 杜甫 唐代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2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唐代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3 絕句 古木陰中繫短篷 志南 宋代 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
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詞名句,描寫秋天景色的詩句
1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西塍廢園 2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淨沙 秋思 3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觀滄海 4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 5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清平樂 6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7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念奴嬌 8 ...
古詩詞翻譯,古詩詞的翻譯
每當我走過老師 世人作梅詩,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作者 李清照 朝代 南宋 體裁 詞 格律 平聲 仄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