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一年四季離人之間的距離是怎樣變化的請各位幫幫我吧)

時間 2022-09-18 22:20:04

1樓:

現在分析一下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的週期性變化規律。 從春分經夏至到秋分,北半球處於夏半年,南半球處於冬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處於極晝,南極處於極夜;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高度始終大於平均值,南回歸線以南則小於平均值。

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公升起於東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均公升起於正東方,降落於正西方。從秋分經冬至到春分,北半球處於冬半年,南半球處於夏半年。

在此期間,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都同上述情況相反。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公升起於東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

在此期間,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極晝帶逐漸縮小;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極夜帶逐漸縮小。北回歸線以北太陽高度一直在減小,南回歸線以南則在增大。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出公升方向由東北變為東南,降落方向由西北變為西南。

秋分日由正東公升起,正西降落。 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上述情況相反。

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公升起的方向由東南變為東北,降落方向由西南變為西北。 從冬至到春分和從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晝長都向平均值(12小時)接近,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縮小。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

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公升起方向逐漸接近正東,降落方向接近於正西。 從春分到夏至和從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都在向極值變化,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擴大。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也趨向極值。

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公升、落的方向,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北、西南移動.

好,我們現在就知道一年四季中,我們和太陽之間距離的變化了。根據你在不同緯度,變化是不一樣的。

我們偉大中國所在的位置(祖國幅員遼闊,這裡指平均緯度。呵呵)夏天太陽光在北回歸線附近時我們似乎離太陽很近,其實,由於地球的軌道是不規則的,在遠日點時我們處於夏天,所以,夏天我們距離太陽最遠!

冬天我們距離太陽最近!

春秋天我們距離太陽差不多!

回答完畢!

2樓:

在北半球 夏天最遠 冬季最近 而春秋季則介於兩者之間

3樓:匿名使用者

近日點時最近,遠日點時最遠。近日點在北半球冬天中的某一天,遠日點在北半球夏天的某一天

一年四季是怎麼來的?

4樓:齋恬

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個季節3個月。春天,氣溫回暖、萬物復甦;夏天,天氣炎熱,水果成熟;秋天,氣溫轉涼,農作物成熟;冬天,天氣寒冷,有時會下雪。

為什麼會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簡單通俗的解釋。謝謝

5樓:15蟲蟲樂

因為地球

的自轉,與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造成太陽在地球赤道兩側偏轉。

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從南緯23°26′(南回歸線)到北緯23°26′(北回歸線)。太陽直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高,氣溫高,為夏季;反之,太陽斜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低,為冬季。

當太陽直射到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反之,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太陽直射到南、北回歸線時,分別為冬至(12月22日前後)和夏至(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到赤道時,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1日前後)。

6樓:匿名使用者

親,簡單的說就是地球是斜著轉的,如果地球是正正的轉,太陽直射點永遠在赤道,那就沒四季了

7樓:做自己

因為有黃赤交角,使太陽直射點不斷移動,就有一年四季的變化了

四季的劃分

四季的劃分,我國與西方有所不同。我國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季節的天文特徵: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正午太陽最低的季節;春秋兩季,晝夜均勻,正午太陽高度適中,是冬夏之間的過渡季節。

具體地說,它以二十四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為四仲(見四季的劃分)。

春季:立春為起點,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

夏季:立夏為起點,夏至為中點,立秋為終點;

秋季:立秋為起點,秋分為中點,立冬為終點;

冬季:立冬為起點,冬至為中點,立春為終點。

這樣的四季,具有明顯的天文意義,但與實際的氣候情況不符。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開始,而在氣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點,可是在氣候上,它們並非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氣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進行天文、氣象和物候觀測的經驗總結,是我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科學成就。它的劃分兼具天文季節和氣候季節的特點。它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稱八節),表達的是天文季節;而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等氣,則明顯地表示氣候和農事季節。

其中的大暑和大寒,分別表示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季節。大暑是夏至後第二氣,即夏至後乙個月,大體與傳統的「三伏」中的中伏相當;大寒是冬至後第二氣,即冬至後乙個月,同傳統的「三九」相近。故民諺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天文季節和氣候季節,區別明顯,結合緊密。

西方的四季劃分,較多地側重於氣候方面。它把二分二至看作四季的起點。這樣的四季比我國的天文四季各推遲乙個半月。

例如,從立春至春分的乙個半月,在我國屬春季的前半部分,而在西方卻是冬季的後半部分。

無論是我國的四季,還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二分二至劃分的,它們都有確切的天文含義。兩種劃分方法本身都是天文上的,因而都不可能全面地考慮氣候的特點。按天文上的定義,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個季節;同一季節,在不同緯度都有同樣的始終。

而在氣候上,春夏秋冬四季,不一定是長短相等的;同一季節,在不同緯度也會有不同的始終。

要使春夏秋冬四季反映地面上的氣候條件,必須採用氣候本身的標準來劃分四季。氣候學上通常以侯平均濕度(每5日的平均氣溫)作為季節的劃分標準:候溫高於22℃的時期為夏季,低於10℃為冬季,介於二者之間的為春季和秋季。

這樣,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溫度標準。但是,同一地點,四季必然長短不一;不同地點,同一季節並非同時始終。而且,並非到處都有四季。

8樓:酸葡萄不酸甜

因為地球圍繞地軸做自轉運動,而地軸與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平面不垂直。

9樓:江湖小聖手中醫

地球繞太陽公轉,會產生近日點,遠日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靠近火堆,就是夏天,遠離 是冬天。掏寶店花影間店小二為你作答

11樓:匿名使用者

天天讓你吃白菜 你不膩嗎

12樓:百度使用者

是地球太貪,什麼樣的茲味都要償。哈哈

13樓:陸

一年內,太陽和地面的距離不同,就像你距離火的遠近,會感受到不同的溫度,原理差不多的。

為什麼夏至冬至都是極值

14樓:科幻老怪

因為夏至和冬至分別是地軸傾斜產生的最大角,只是傾斜的方向相反,但角度的絕對值分別是不同方向的極值,所以夏至冬至都是極值。或者說原因是地軸在正負角度之間擺動,致使產生夏至冬至現象,而現象不能作為解釋本身的原因。所以原因應該歸罪於,或者更應該說歸功於地軸傾斜---。

因為沒有地軸傾斜,就根本不會存在極值,更談不上夏至和冬至。

15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這一天夜間最長白天最短,所以過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這就是「冬至至長」,意思是過了冬至,白天就開始變長了。

同樣的道理,夏至這一天夜間最短白天最長,過完夏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短,就是「夏至至短」。

還有一種說法是冬至這天日影最長。所以是「冬至至長」,夏至這天日影最短。所以是「夏至至短」。

16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都是晝夜長短的最高點和最低點

冬暖夏涼四季變化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與太陽的距離發生變化的緣故嗎?

17樓:周玉良

不是距離!是太陽光線與地球水平面的夾角的變化,而出現的春夏秋冬的交替!

一年四季的正確劃分是怎樣的?

18樓:天地黎明腳

你朋友說的這個是符合農曆的,就是說1-3月是春季,4-6月是夏季,7-9月是秋季,10-12月是冬季。為什麼中國八月十五叫中秋節?中秋只是叫叫的嗎?

當然是因為八月十五那天就是秋季的中間那一天啊!八月也叫仲秋。因為農曆才是源於中國的曆法啊,是按古代人們農作的大致習慣來編的,同時也反過來幫助和提醒人們農作因時制宜。

而現在用的公曆是源於西方的,耶穌與我們中國大概是沒什麼關係的,用公曆的月份來劃分中國自己的季節當然是不合拍的。公曆的春節一般在2月5日左右吧,也就是在數字上看要比農曆早乙個多月。現在劃分季節依據兩分兩至來推算,但是古代怕是沒這高科技,用另外一些方法測量,來確定年月分。

由於古代的科技水平低一些,對年的劃分應該不是特別準確,所以現在的農曆和古代的農曆應該也有一些細微的區別,但是大致的時間和節氣都是對的,不會差太多。

比如說有句方諺叫:春打六九頭,也就是六九第一天,是立春。

19樓:興悌濯雪瑤

1,2,3春。4,5,6夏。7,8,9秋。11,12,13冬

20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習慣確實是你說的那樣劃分:3、4、5月為春季,以此類推。

有相關資料的:

21樓:翰軒子

春分是3月21,夏至是6月22,秋分是9月22,冬至是12月21,按照這個劃分

22樓:匿名使用者

以上劃分就北半球而言,基本是正確的

一年四季為什麼會有春夏秋冬的變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23樓:free情到深處腿

因為地球自己會轉圈圈,會圍繞太陽轉圈圈,所以會有春夏秋冬的變化,形成原因如下:

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面(黃道面)之間有乙個夾角(23°26′),因此,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從南緯23°26′(南回歸線)到北緯23°26′(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高,氣溫高,為夏季;反之,太陽斜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低,為冬季。當太陽直射到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反之,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太陽直射到南、北回歸線時,分別為冬至(12月22日前後)和夏至(6月22日前後)。

太陽直射到赤道時,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1日前後)。

擴充套件資料

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正常規律為春溫、夏熱、秋燥、冬寒。自然界一切生物在四季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必然產生相應的變化,這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

人體的生理功能也是與大自然相適應的,一年四季機體的新陳代謝若違反這一規律,四時之氣便會傷及五臟,即所謂「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溼、冬傷於寒」。

24樓:儒雅的濃濃的情

地球繞太陽公轉,同時地球的自轉軸有乙個23度27分的傾角。 太陽輻射是地球表層能量的主要**。太陽輻射在大氣上界的分布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決定的,稱此為天文輻射。

由天文輻射決定的氣候稱為天文氣候。天文氣候反映了全球氣候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的基本輪廓。 太陽輻射隨季節變化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形成了四季.

除太陽本身的變化外,天文輻射能量主要決定於日地距離、太陽高度角和晝長。當北半球接受太陽光的直射而處在盛夏時,南半球則面對太陽光的斜照而正值隆冬。北半球的春天又對應著南半球的秋天,兩半球得到了同樣多的陽光。

這便是四季的由來。

一年四季的四季日期是多少,一年四季怎麼分 ?每個季節各是哪幾個月?

飛鷹 一年四個季節可以這樣劃分 1 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 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 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 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 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1日 秋分 9月...

臺灣一年四季的天氣是怎樣的,成都的一年四季的天氣如何啊?

把酒話 臺灣四季南北有些微差別 只是溫度上的問題 春天 2 4月 北部比較冷 這時仍陰天就多 就算有太陽也是涼風天 南部則是開始有豔陽天 少下雨 夏天 5 7月 南北一樣很熱 不過南部更熱些 這時候臺灣開始準備進入梅雨季與颱風季節 偶爾會下大雨 秋天 8 10月 北部早晚開始有些涼意 中午會出太陽 ...

大連一年四季天氣是怎樣的,大連一年四季的氣候怎麼樣?

穿褲子的猴子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主要特點和大陸性氣候相比,不僅氣溫的年變化和日變化小,而且極值溫度出現的時間也比大陸性氣候地區遲 降水量的季節分配較均勻,降水日數多 強度小 雲霧頻數多,溼度高。在溫度年變化方面,春季冷於秋季,是海洋性氣候的一個明顯標誌。最暖月出現在8月,甚至延至9月 最冷月為2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