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節日,哈尼族有什麼節日,哈尼族的節日

時間 2021-05-13 04:07:49

1樓:匿名使用者

哈尼族:「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曆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那婼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雖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麼隆重,但它特別重要,當地哈尼族認為,不過此節,新的一年尚未真正來到,十月歲首也只是個序幕。

「好收色」是「染黃飯」的意思,當地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當地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公尺天神的使者布穀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穀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乙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矻扎扎」節,每年夏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帶哈尼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歷時3—5天,其慶典活動極為隆重;「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乙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乙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裡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哈尼族的節日

2樓:匿名使用者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有祭母節、祭竜節、黃飯節、祭祀日、螞蚱節、里瑪主、長街宴、六月年、十月年

祭母節阿瑪施節又叫祭母節,時間是中國農曆二月龍日舉行。哈尼族民間祭祀節日。「阿瑪施」是哈尼語音譯,「瑪」意譯為「女性」、「母親」、「雌性」及「大」。

「阿瑪」,有的地方叫「伏瑪」、「普瑪」,意譯為「神樹」或「神樹林」,所以有人把該節譯作「祭母節」或「祭神樹」。流行於雲南省廣大哈尼族地區。哈尼族雖信仰多神,但最崇敬神樹,認為神樹是哈尼人的保護神。

因此,在安村立寨的同時,要在村子上方選定一「神樹林」,並把其中一棵最壯實的長青樹當作「神樹」。平時嚴防牲畜進入這神聖的林地。傳說,遠古時代,人鬼乃兄弟,後因不合而分家過,鬼常作崇擾人,人告於天神,天神讓其女兒變作神樹,為人護寨,並教人每年於此日到鬼的住地敲鑼打鼓,燒灰壓草,以鎮鬼邪。

歷代相沿,因此成節。

祭竜節祭竜節是哈尼族主要的祭祀節日,一年有兩次。正月竜是祭祀寨神,祈求滅災降福,人畜興旺。三月竜是農業祭祀,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竜神的象徵通常是萬年古樹,稱為竜樹,過去每形成乙個村寨,不論十家八家,還是一戶人家,也要首先在寨頭選定地點栽培一棵樹。這棵樹就是竜樹。兩次祭竜活動都要在這棵樹下舉行,據說竜樹能起到保護寨子的作用。

黃飯節雲南元江哈尼族的「黃飯節」,是和生產節令相關的具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節日。每年的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百花爭艷時,按照哈尼族的傳統習慣,家家戶戶都要蒸好噴香的黃色糯公尺飯,煮好紅鴨蛋,向報春的布穀鳥虔誠的敬獻。祭祀完畢,人們開始唱起動聽的「春耕歌」,做農耕準備。

村子里德高望眾的老者還要觀測天象,推測吉日,拔幾叢秧苗栽進自家田裡,意為「開秧門」。哈尼族山寨一年一度的春耕活動就此開始。傳說這樣做可使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眾生吉祥。

祭祀日「昂瑪突」是哈尼族每年春耕開始前(一般在一月中旬)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活動已成為哈尼族最盛大的節日。

「昂瑪突」一般舉行3—5天,活動中,熱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哈尼人不分男女老少圍成圓圈兒盡情地跳舞,歌唱美好的生活。沿街舉行的宴會多達300多桌。長達幾百公尺,因此也稱作長龍宴。

宴會上。寨中德高望眾的年長男子坐在龍首,女子坐龍尾,其餘人坐中間。全村人一起喝著自釀的公尺酒,品嚐著各家主婦精心烹飪的食品。

其情其景,既是一次烹飪技術比賽,又充滿了生活的溫馨,更展示了哈尼人民團結一致的精神。如果此時您來到這裡,好客的哈尼人就熱情邀請您一起坐下,和他們共同分享這美好的生活。

螞蚱節「捉螞蚱節」。捉螞蚱節」,哈尼語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陰曆六月二十四日)後的一第個屬雞或屬猴日舉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區,種植一季水稻。

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為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採取過「捉螞蚱節」的方式來驅除和避免蟲災。

里瑪主居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崇奉布穀鳥,把布穀鳥尊稱為「合波阿瑪」(布穀鳥媽媽)。每到山茶盛開的陽春三月,不論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聽到布穀鳥的鳴啼,人人都會報以一聲「我聽見了」的回答,表示對春天的歡呼。據說,這一聲回答,可使勤勞善良的哈尼族農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終年和平康泰。

長街宴長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種傳統習俗,每到「昂瑪突」節來臨,哈尼人會在山寨裡擺上酒席,一起歡度節日。在擺酒慶祝時,百來張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條長龍,「長街宴」也因此而得名。

六月年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日,紅河地區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後,節期三至六天。節日裡,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祭「秋房」,牛肉各戶分回祭祖,青年們聚集在一起「盪鞦韆」、摔角、狩獵、唱山歌,盡情歡樂。

十月年「十月年」是在農曆十月的第乙個屬龍日過,歷時五至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屆時家家都要殺乙隻紅公雞,就地煮食,不得拿入室內,全家每乙個成員都得吃上一塊雞肉,準備出嫁的姑娘則不能吃。隨後要做三個飯糰和一些熟肉獻給同氏族中輩分最高的老人。

寨子裡要舉行盛大的街心宴,即每天有近百張桌子連在一起,各家各戶都爭相獻上自己的拿手好菜,以展示自己的烹調手藝。

3樓:

哈尼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很多,下面介紹下哈尼族的傳統節日。

1、六月年(苦扎扎):是哈尼族乙個傳統的農業生產的節日,節日期間殺牛(黃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牛肉平均分配,集體安排生活。

五月、六月村里容易發生疾病,田間容易遭受蟲害,因而清掃水井,夜晚點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內,驅趕**,火把插到田間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節日期間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2、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乙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乙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裡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3、好收色: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公尺天神的使者布穀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穀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乙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

4、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曆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前後歷時六天。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共殺一口豬。豬無論大小,肉按戶平均分配。

5、十月年: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為歲首,過十月年,就是過新年。節期

五、六天,多至半月。有條件的人家要殺豬、舂糯公尺粑粑。親友互相拜訪,有說親的就趁這個節日請媒說親,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探望。

6、嘎湯帕節:是雲南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主要節日,「嘎湯帕」是哈尼語,意為萬物復甦或永珍更新。過節的時間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節日期間有展示哈尼族風情的文娛節目如長竹桿舞及盪鞦韆、射弩等比賽。

7、新公尺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卡多人的「新公尺節」。這天,卡多人要把收穫的新谷舂成新公尺做成飯「嘗新」,這被認為可以增強體質,同時,也表示慶祝「五穀」、「六豆」豐收。

8、母親節:每逢農曆二月第乙個屬牛日,是雲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親節」。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

兒子長大後反而打罵母親,致使母親羞憤投河自殺。後來這個年輕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親去世這天定為紀念母親的「母親節」,一直沿襲至今,成為一種傳統性的節日。

9、老人節:為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在老人節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著傳統服飾,用獨特的舞蹈和豐盛的酒宴為村寨中的老人慶祝節日。

哈尼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4樓:原來是exo啊

六月年哈尼族的民族節叫「庫扎扎」,時間為夏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日,紅河地區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後,節期三至六天。節日裡,以村寨為單位殺牛祭「秋房」,牛肉各戶分回祭祖,青年們聚集在一起「盪鞦韆」、摔角、狩獵、唱山歌,盡情歡樂。

吃新谷紅河一帶哈尼族,農曆七月的第乙個龍日,有「吃新谷」的習俗。吃新谷這一天,每戶人家按照老規矩,應在東方剛露魚肚白時,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連根帶穗的稻子。拔稻時要選擇株數逢單的稻穴,揹回時無論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則以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揹回來的稻穗搓下穀粒,連殼放在鍋裡烘焙直至出公尺花。大家吃公尺花前,應先給狗吃一點。因為自古傳說,哈尼族在一場大洪水後重新得到的穀種是狗叼來的,所以要感謝它。

吃過公尺花,也要把當年栽種的瓜豆菜蔬統統拿出來嘗新,同時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筍,象徵來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樣節節高;還要殺吃閹過的大肥雞,希冀來年的生活豐足美滿。

十月年哈尼族的最大節日是過「十月年」,前後歷時六天,具體日期各寨可先可後。在農曆十月間過,哈尼人稱它為「扎樂特」。按照他們古老的曆法,每年農曆十月第乙個辰龍日為新年之始(相當於漢族的大年初一)。

節日裡每個村寨都要舉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農曆十月,稻穀剛進倉,家家戶戶舂糯公尺粑粑,烤製香甜的「悶鍋酒」,準備選屬龍日過年。過年的頭天,人們把家裡屋外、寨子的每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洗澡換衣。

姑娘節雲南省元陽縣碧播山一帶的哈尼族,每年農曆二月初四要歡度別開生面的姑娘節。這天,雞還未叫,男人們就要首先挑回一擔水,天麻麻亮時,再砍回一捆柴,接著,就生火燒水,把洗臉水恭恭敬敬地端給慢騰騰起床的婦女。

然後,男人們煮飯、洗菜、剁豬食、洗碗筷、帶小孩,婦女們則悠閒地坐在一旁,或做點針線活,或指揮男人做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們,則連針線活也不做。

裡瑪主節

居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崇奉布穀鳥,把布穀鳥尊稱為「合波阿瑪」(布穀鳥媽媽)。每到山茶盛開的陽春三月,不論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聽到布穀鳥的鳴啼,人人都會報以一聲「我聽見了」的回答,表示對春天的歡呼。據說,這一聲回答,可使勤勞善良的哈尼族農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終年和平康泰。

捉螞蚱節

「捉螞蚱節」,哈尼語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陰曆六月二十四日)後的一第個屬雞或屬猴日舉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區,種植一季水稻。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為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採取過「捉螞蚱節」的方式來驅除和避免蟲災。

吃新公尺節

哈尼族居住地區,農曆七月左右,穀物逐漸成熟各戶要選擇自己的好日子進行「卡都匹」(吃新公尺)活動。過節時家長揹著籮筐到地里拿些穀穗回來掛在門上,並且要拿稻俗杆製成「窩保波」,在「宗格」(倉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糧了,祈求神靈保佑糧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興旺發展。

要殺乙隻產蛋母雞獻飯,過年時殺的豬肥腸,豬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這時獻神。吃新公尺時要把老公尺和新公尺混合在一起煮,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公尺吃到新谷公尺上市,祈求年年有餘。

哈尼族的由來,哈尼族一年一度的節日叫什麼節?

雲南的十八怪,哈尼族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253952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 墨江 綠春 金平 江城等縣,思茅 西雙版納 瀾滄等市 州 縣也有分布。主要從事農業,善開梯田。哈尼族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 和夷 蠻 和泥 窩泥 阿泥 哈泥 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 哈尼 ...

傣族和哈尼族為什麼不能通婚,哈尼族和傣族不能結婚嗎

某鄉有甲乙兩個村民小組,甲村在坡地上,自然環境較差,比較貧困,乙村在壩子上,自然環境較好,經濟條件較好,甲村搞扶貧,主要內容卻是給乙村村民做思想工作,為什麼呢?因為甲乙兩村是世仇,號稱上百年的那種,甲村之所以住在坡地上,是在當初甲乙兩村爭奪壩子水源地的械鬥中敗下陣來,不得已才逃到坡地上住的,而坡地上...

哈尼族的由來,漢族名稱的由來?

雲南的十八怪,哈尼族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253952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 墨江 綠春 金平 江城等縣,思茅 西雙版納 瀾滄等市 州 縣也有分佈。主要從事農業,善開梯田。哈尼族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 和夷 蠻 和泥 窩泥 阿泥 哈泥 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 哈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