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公方雅
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啊!
比如說,北漢楊家將的先主—楊業。
在比如,兒皇帝—石敬瑭。
還有我們成都知道為什麼叫蓉城嗎?是因為蜀王孟昶喜歡芙蓉花,就慎塵缺叫人們都種下,於是寬辯待到來年花開時節,成兄納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錦繡,從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譽。
這些都是五代十國的故事啊!
絕對原創!呵呵~~~
五代十國的歷史讓我們得出了什麼結論?
2樓:發貨快公升級快
五代十國並非指乙個朝代,而是指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十國指五代之外相繼出現的十個割據政權:
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統稱十國。關於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說為:北宋滅亡北漢時是西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國的歷史時期為西元907年到979年。
另一說為,五代十國存在於西元907年-西元960年期間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故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在五個朝代中,後梁維持的時間最長,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後唐十四年,後晉十一年,後周九年,而後漢僅僅四年,都不足十年。其實,即使在一朝之內,其權位之爭亦超乎尋常。
如後梁太祖朱溫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矽所殺。而朱友矽上臺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貞所殺。再如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兒子秦王李從答枝脊榮,亦曾以兵奪權,未能成功,反丟了性命。
明宗去世之後,其弟五子李從厚繼位,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養子李從珂所奪。頻頻的兵戎相見,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痛苦和災難 五代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乙個重要時期。從出版史角度看,後唐長興三年(932)至後周廣順三年(953)刻成的九經,是中國第一部監本九經,宋人稱其為「舊監本」或「古京本」,是中國後世一切監本九經的祖本。
這部九經,歷時近二十年,中經後唐、後漢、後周三搭鬧朝更替,終於得以完成。這實在是個奇蹟,它反映了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僅刊刻了《昭明文選》、《初學記》、《白氏六帖》諸書,而且還於廣政十四年(951),經營了「廣政石經」的刊刻。
這個石經和以前的石經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連同註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邁評價其「猶有正(貞)觀遺風」。此外,後晉的劉昫等,還撰成了《唐書》二百卷,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
吳越的羅隱,是這一時期較有名的文學家,著有《羅隱甲乙集》,收其詩作,今已不傳。今可見者,有《四庫全書》所收《羅昭諫集》八卷。西蜀的韋莊、歐陽炯,南唐的馮延巳、中主李景、後主李煜,都擅長寫詞,均有不少名作清滲傳世,開宋詞鼎盛之先河。
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是留傳至今的繪畫珍品,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五代十國的歷史明明很精彩,現在為何很少被人提及?
3樓:蟲眼看百態
很多人對於那段歷史,感覺爛橋鋒頭緒紛繁,不容易理清是怎麼回飢晌事,相比之下,唐朝和宋朝的歷史,更容易為大家所熟知消埋。
4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五代十國太過於混亂,而且也沒有出現任何有能力的人才,沒有形成鼎立的局面。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這段歷史太過混亂,不是對歷史特別愛好的人根本分不清,因此很少被人提及。
五代十國的吳國真奇怪,五代十國的吳國的歷史是怎樣的 起止年代是多久
嗯,樓主都知道了。史書是這麼寫的。南吳,這是歷史承認的。歷史不承認的還有滿洲國,皇帝雖然是溥儀,但是卻是蘿蔔頭們控制的。補充下,這種型別的國家還有西魏 東魏。西魏的開國君主名義上是元寶炬,但是其實是宇文泰控制的。東魏的開國君主名義上是元善見,但是其實是高歡控制的。五代十國的吳國的歷史是怎樣的?起止年...
五代十國帶來的後果,五代十國的原因及影響?
是由於唐代藩鎮割據造成的,由於唐代後期地方勢力的強大,導致地方不只有乙個勢力,影響便是有利於歷史發展趨勢,有分有離 就是唐朝末年,唐王朝的控制能力減弱,造成潘鎮割據,進而形成五代十國的局面,五代十國的歷史影響是什麼?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 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形成五代,其...
五代十國的名人
石敬塘 張承業 安重榮 李守貞 景延廣等 1 石敬塘 後晉高祖石敬瑭 892年4月20日 942年9月11日 太原人,粟特族,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年輕時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喜讀兵書,重視李牧 周亞夫行事,隸屬於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參與後梁朱溫與李克用 李存勖 樑晉爭霸 衝鋒陷陣,戰功卓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