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原是遼,947年繼位的耶律德光改國名為遼。
契丹與遼的關係
2樓:承吉凌
遼朝是中國歷史上乙個重要的王朝。與此前其他北方少數民族的割據政權不同的是,遼朝的漢化程度很高,實現了高度的文明,進而與南方的北宋王朝分庭抗禮,並立於中華大地上。當年有一位遼朝皇帝宣稱,我遼朝修習中原文化典章,以至於彬彬有禮,不異於中華。
故而遼朝歷史也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關於遼朝有乙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遼朝的國號究竟是什麼。根據宋代的文獻記載,遼朝的國號曾經先後又多次變化。西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國號為大契丹。
遼太宗大同元年(西元947年),改國號為大遼;遼聖宗統和元年(983年),又改稱大契丹;遼道宗鹹雍二年(1066年),復號大遼。那麼遼朝的國號為什麼要在「契丹」和「遼」之間變來變去兆和呢?
以往的歷史學家往往以為,「大遼」和「大契丹」兩個國號是一種替代關係。但是半個多世紀以前,就有歷史學家提出了質疑。現代歷史學家的看法是,遼朝初建國時還是乙個以契丹人為主的遊牧國家,故而稱為「大契丹」。
西元983年,燕雲十信漏六州被割讓給北方的契丹國,於是遼太宗就在這個以漢人為主的地方建立了新國號——遼。
西元947年,遼軍南下,滅石晉政權,遼太宗宣佈將晉國改稱為大遼,實際上意味著大遼的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了中原。但太宗北歸後,中原很快易主,遼又縮回了燕雲十六週的範圍,而遼朝本土仍然稱為大契丹。
遼聖宗統和元年(西元982年),取消了「大遼」國號,統一改為「大契丹」。此後又在西元1066年,改回「大遼」。有歷史學家指出,遼朝是乙個漢化程度很深的民族政權,兼有契丹和南方的漢族文化兩種文族坦盯化,在國號上也就體現出來了這樣的特色。
由於對漢地統治的需要,遼朝多次更換過漢文國號,或是「大遼」,或是「大契丹」。在契丹語中,契丹人一直稱他們的國家為「偉大的**哈喇契丹」,可簡稱為「大契丹」或「契丹」,這也能看出遼朝受華夏文化影響之深,其將「中國」翻譯為「偉大的**哈喇契丹」,目的正是宣示自己作為「中國」的正統性,由此而言,遼朝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契丹是現在的遼寧人嗎??
3樓:教育小主
遼寧枝譁人不是契丹人,但他們有一定的關係。
契丹人可以說和現在的遼寧人有一定的關係,現在的一部分遼寧人是有契丹人血統的,但是籠統的說契丹人是遼寧人就不對,只能說現在的遼寧人有一部分契丹人的後裔。
契丹族原為鮮卑族的一支,居住在遼河上游,以遊牧為主,最早見於《魏書》,一千多年前的契丹人與今天的遼寧人都是喝「遼河水」長大的。契丹早期分為八部,分別是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磨御部、羽陵部、日連部、匹潔部、黎部、吐六於部等。
契丹人的後代。
契丹人的後代其實挺多的,關於契瞎搭巖丹人後裔,國內大概有兩處: 其一是生活在大興安嶺、嫩江和呼倫貝爾草原交匯處的達斡爾人;其二是雲南的本人。本人,生活在雲南省保山地區,有10餘萬人,為阿、莽、蔣姓,現在分屬10多個民族。
南宋以後“遼”是契丹人建立的,那契丹人和女真人有什麼區別
幻影瑤光 契丹中古出現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至唐末強大,五代時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契丹與奚並出自東胡,西漢時東胡為匈奴所破,退保鮮卑山,北魏時,始見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 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 之南,黃龍 今遼寧朝陽 之北。常以名馬文皮貢獻北魏,並進行 628年 唐貞觀二年 契丹首領摩會率其...
宋人所撰契丹遼史書是怎樣的?
契丹雀漏蔽遼史書是反映了契丹族的一部歷史書籍,而且在這部書籍中記錄了很多契丹之前發生的一搜吵些頃州事情以及經歷,還記載了很多的歷史故事。宋朝時期是和契丹遼金的少數民族並存的乙個時期,而在宋朝人的筆下,描繪了帆餘很多契丹遼的歷史。漏陸史書記載也比較詳細態搜滾。契丹行跡悔遼史檔正書是反映契丹的乙個文化州...
北宋與遼的關係問題,北宋與遼,西夏的關係是?
展湘 北宋與遼的關係 楊業抗遼,澶淵之盟 前期抵抗,後來和解。北宋與遼的關係,從北宋初年兩次對遼用兵,試圖統一北方,到宋真宗時遼大舉攻宋,最後達成澶淵之盟,遼宋議和。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出,遼宋雙方實力相對均衡,誰也滅不掉對方,澶淵之盟是雙方相互妥協的產物。另外還要注意到,澶淵之盟對遼來說,不僅使遼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