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王安石的資料 王安石人物介紹
1樓:剛陽文化
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中國北並晌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2、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謹型、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公升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鬱然病逝於鐘山,享年六十六歲。
累贈為太傅、舒王,諡號「文」,世稱王文公。
3、王安絕卜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乙個新的高度。
4、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有《臨川集》等著作存世。
王安石的人物標籤
2樓:桃出娛樂圈
王安石的標籤是「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他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乙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和指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伍脊純樸。有《臨川集》等著作存世。
主要成就
王安石變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增強對外防禦,對內彈壓的能力,以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從新法次第實施,到新法為守舊派所廢罷,其間將近十五年。在這十五年中,每項新法在推行後,雖然都不免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國強兵」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通過一系列理財新法的實行,國家增加了「青苗錢」、「免役寬剩錢」、「市易息錢」等新的財政收入項腔棚滲目,在發展生產、均平賦稅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國庫充裕,宋神宗年間國庫積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財政支出。
王安石的人物傳記300字
3樓:你也敢配姓趙
王安石(bai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du介甫,號半山zhi,漢族,臨川(今dao江西專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屬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
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的詳細作者簡介
4樓:青妍知識屋
1、人物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2、仕途成就。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3、文學成就。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貢獻。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
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但不失大家風範。
4、哲學方面成就。
在哲學思想方面,他的認識論路線屬於唯物主義,他還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一些思想,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得到了發展。《洪範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經散佚,僅在彭耜《老子道德真經集註》等書中還儲存了若干條目。他的文章以論說見長,列於唐宋八大家。
在詩歌方面,早年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同情民眾疾苦;晚年的詩側重於講究技巧,雅麗精絕,為世所稱。有集本傳世,一是《臨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兩本都摻有他人的著作。此外還有《字說》,繫有關文字學方面的著作,僅在他人著作中殘存了若干條;《熙寧奏對日錄》系王安石任宰執時有關個人政治生活的親筆記錄,主要儲存在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中,亦無傳本。
王安石曾封於舒、荊,死後又諡為文,故也稱為王荊公和王文公。
5樓:day狼王天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宋代詩人,漢族,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遠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 (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紀念館,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遊褒禪山記》。慶曆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籤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逝於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
6樓:夠戀愛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臨川(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
仁宗慶曆進士。嘉佑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 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
並支援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法遭到阻礙。熙寧七年辭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還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舒國公, 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 在文學中具有突出。
成就。他一生寫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會問題的作品。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有的風格遒勁有力,精闢精絕,有的風格雄健峭拔,修辭凝練,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對後來宋詩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乙個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
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
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詳細生平事蹟
7樓:僕知慧
1021~1086在江西撫州市出生,字介甫,號半山。
8樓:空城舊夢__獨留
樓上的不懂別亂說,烏臺詩案根本就不是王安石主導的,王安石還給蘇軾求情了呢。
9樓:池康順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併勢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戶的高利貸,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盤剝;方田均稅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紳大地主的隱田漏稅行為;市易法使大商人獨佔的商業利潤中的一部分收歸國家,打擊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操縱和壟斷;免役法的推行使農戶所受的賦稅剝削有所減輕,大力興建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魯迅人物傳記文言文,關於記述魯迅的人物傳記有那些?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扭擺的青春 文言文人物傳記特點 一 定義 傳記以寫人為中心,作者通過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二 分類 自傳 評傳 回憶錄 三 人物傳記閱讀材料的特點 1.所選材料以人物傳記為主,輔之以與官職 法律有關的內容。2.所選文章的內容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一般肯定讚揚所記...
人物傳記的讀書筆記,人物傳記的讀書筆記怎麼寫?最好給個范文 有分!!
拿破崙的一生,都在書寫著 磅礴 恢弘 和 大氣 他的成就,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是極其輝煌的。在軍事上,拿破崙被人們稱為 一代軍事偉人 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餘次,其中有許多戰役在戰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崙的軍事言論和戰爭戰例仍被作為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為...
茨威格的人物傳記,茨威格的傳記
史蒂芬 茨威格 奧地利著名文學家 人物傳記作家,以文字華麗 思想性見長,其作品在我國擁有較多的讀者。作家本人因不滿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法西斯勢力橫行,於1942年自殺。茨威格除了在文學上的成就,其人物傳記也獨樹一幟,具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頌揚人類偉大的精神魅力,文字優美流暢,思想性與欣賞性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