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隋唐時期的名人故事 要很多

時間 2025-05-08 04:30:11

1樓:你若離去

秦瓊賣馬的故事。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隱殲中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驃馬到西門外的二改告賢莊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莊南大槐樹下,二賢莊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灶山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

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後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莊精心養病八個月。

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隨後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唐朝興起後,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

儘管單、秦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

2樓:猛牛奔月

十三棍僧救唐王,《大隋唐》

隋唐時期的歷史故事

3樓:漢匠文化

1、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

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2、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李淵攻取長安之戰,是隋朝末年地主階級內部進行的一場爭權奪利戰爭。

是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攻佔隋都長安(今西安)的作戰。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戰後,李淵率軍進至龍門(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

十月初四,李淵引兵至長安與諸軍會合,兵力達20餘萬。

二十七日命諸軍攻城,十一月初九佔領長安。

此戰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礎。

3、唐滅西秦之戰。

唐滅西秦之戰是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間,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秦王李世民率軍擊滅隴西(今六盤山、隴山以西和黃河以東一帶)割據勢力西秦薛舉、薛仁杲父子的作戰。

4、淺水原之戰。

淺水原之戰,發生於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淺水原(今陝西長武東北)對隴西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戰,此役一舉擊敗薛仁杲,奪取隴西,除去關中西面的一大威脅勢力。

此役李世民採用後發制人,疲敵制勝,堅壁不出,窮追猛打的策略,反敗為勝。

5、唐滅東突厥之戰。

唐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與突厥的戰爭中,唐王朝為消除北方威脅而攻滅東突厥頡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戰。

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慾逃過磧口,遭李績軍堵截,其大酋長皆率眾投降。

頡利逃往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西北的沙缽羅部落,欲投奔吐谷渾,被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俘獲送往長安。

隋唐時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

不重複de使用者名稱 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日本奈良人,日本遣唐留學生。他在中國的學習成績優異,通過科舉考試,成為賓貢進士,被委任為客卿,先後擔任光祿大夫 御史丞 祕書監等職。阿倍仲麻呂和唐朝詩人李白 王維等交情深厚,常作詩唱和。他一生在中國長達54年之久,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傑出貢獻。鑑真,複姓淳于...

有關勤奮的名人故事,有關勤奮的名人故事50字

瀛洲煙雨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上中學時,考試不及格,老師要讓他留級,同學們也笑話他,但他卻不悲觀失望,而是發奮學習,最後取得了優異成績。出國留學時他又刻苦鑽研,為中國人爭了氣,成了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天都要求自己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裡洗毛筆,就這...

有關名人與對聯的故事,有關名人與對聯的故事故事,一定要是故事

馬寧寧 陸游書巢裡的一幅對聯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越州山陰 今浙江紹興 人。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愛國詩人,也是0淹貫古今的著名學者。陸游一生酷愛讀書,經常讀得廢寢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 讀書有味身忘老 還象年輕時那樣發憤讀書。他把自己的住房取名為 書巢 還寫了一幅對聯 萬卷古今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