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火燒連營不現實,陸遜如何火燒連營?

時間 2023-04-24 15:12:03

1樓:鐵帥滄浪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

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

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猇亭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火燒七百里應該是三國演義誇張了的。

2樓:匿名使用者

火不易自燃,但擋不住它燃,火簇溫度達到400度很容易(點根火柴到溫度表t型熱電偶頭上都能達到),對於燃點240度的木材的很容易點燃,當一棵樹燃燒時,溫度往往達到500度以上(越是起燃點高的木材燃燒後的溫度越高)。

當有風箱時,木材可以熔化銅(1083度)和鐵(1535度),不難想象風助火勢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如果您經過森林火災,對迅速擴散的風火一定體會深刻。

正是您的這種不可能的思想,造成了劉備的忽略,幾十萬人都想不到火攻,難道連劉備都是傻瓜?

燒多少裡會有偏差,但劉備兵敗於火是不爭的事實。

3樓:齊東人也

陸遜火燒連營是載入史籍的(史稱「夷陵之戰」),但《三國演義》把劉備的兵力誇大得沒邊了,當時劉備的兵力只有5萬左右,剩下的70萬是羅老先生生造出來的,蜀國滅亡時的人口數量僅92萬人,即使全盛時也不過100來萬人口,何況劉備還要有相當的兵力防守北方的魏國(當時的名將馬超、魏延就在北邊),他去哪兒再找75萬大軍?而當時陸遜的兵力也在5萬左右,雙方的兵力旗鼓相當,而且陸遜是主動收縮,佔據了有利地形,劉備久攻不克,只得在林木茂密處安營紮寨,以待天氣涼爽後再舉攻勢,因其師老兵疲,又懈於防範,被陸遜以火攻殺得大敗。

4樓:雲暮歌

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裡,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

備是猾虜,更嚐事多,其軍始集, 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 日。」乃先攻一營,不利。

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

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三國志·陸遜傳》

這裡基本上記錄了陸遜破劉備大軍的始末。「令入五六百裡」這表明的確是結了很長的陣,而且人家火攻肯定會帶助燃的材料。至於什麼虎將如雲……打仗不僅僅靠虎將。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三國志裡面的記載,是這段歷史最可信的史料。如要推翻,除非發現新的史料。否則在沒有別的史料支援的情況下,懷疑現有的史料並沒有依據。

劉備連營為什麼會被陸遜燒了?

5樓:f但是

我認為是劉備太過於急於求成,深入東吳,拉長了隊伍的戰線,使得士兵的銳氣消減,也造成了人員分流,而且劉備在選擇營地的時候,選擇在茂密的樹林中,給了對方的機會。

6樓:甜更越

因為劉備特別的衝動,在諸葛亮還不在他身邊的時候,想為關羽和張飛報仇,但是他卻沒有足夠的智慧型來謀劃,還不聽別人的勸阻,一心想要復仇。

7樓:風雨無阻哦

戰線拉的比較長,戰士已經疲憊不堪,蜀軍遠征,士氣比較低落。陸遜軍隊士氣高,以逸待勞,把握住先機。

陸遜如何火燒連營?

8樓:私念

在戰爭中,地形的選擇極其重要。孫子所說的「地利」就是如此。

劉備為報關羽被害、荊州失守之仇,親率七十萬大軍順長江東下,進攻東吳。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授予符節,統率朱然、潘璋、宋謙、徐盛、鮮于丹、孫醒等各部人馬五萬,前往迎敵。劉備從巫峽、建平至夷陵界一線,屯營幾十處,連成一片,並以金銀布錦及各種封號為誘餌,動員了各少數民族部落武裝參戰。

以將軍馮習為大都督,張南為前部先鋒,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等為別督。劉備先遣吳班率領數千兵馬在平地安營紮寨,對吳軍挑戰,連勝十餘陣,勢在吞吳。

劉備大兵壓來,陸遜與韓當並馬而望,韓當要出擊,陸遜不許,並且說道:「劉備兵剛來,又連勝十八陣,銳氣正盛,他們現在馳騁於平野曠野之間,正得志,我們只要堅守不出,對方求戰不得,必移屯於山林樹木之間。到那時我會以奇計戰勝他」。

過了許久,陸遜看到蜀軍將營寨轉移到樹林之中,而且士氣下降,意志懈怠,不復堤防,認為機會來了,立即昇帳聚集大小將士發布命令。

首先讓士兵們各拿一把茅草扎,以火攻之。蜀軍營寨**,諸部吳軍齊攻蜀軍,蜀軍全線崩潰。吳軍斬殺了蜀軍將領張南、馮習以及胡王沙摩柯等人,一舉攻破蜀軍四十餘座營寨。

蜀將杜路、劉寧等被追的無處可逃,只好乖乖投降。劉備帶殘兵搶占馬鞍山憑險據守。陸遜督各部兵馬四面圍攻。

蜀軍土崩瓦解,死者萬餘人。

劉備於夜晚趁黑衝出重圍,靠沿途驛站焚燒將士丟棄的軍樂、鎧甲等來阻斷追兵,這才逃回白帝城。所有船隻、軍械等軍用物資,喪失殆盡,蜀軍屍骸飄滿江面,順江而下。劉備不僅愧恨長嘆:

我竟被陸遜所折辱,豈不是天意!」

附: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

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後捲入立嗣之爭。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

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侯。

陸遜火燒連營三百里簡介

9樓:匿名使用者

虛假成份太多:第一他們可沒借東風更沒說當時的風向啊!你放火燒誰?

第二就算風吹向劉備這邊的,三百里長的地方要同時放火還不被劉備發現?第三劉備是營寨你就是澆氣油也得燒一會才能把牆燒倒吧?人不會跑啊!

再說了劉備怕火燒孫權就不怕嗎?三百里火牆你飛過來啊!

陸遜到底葬在哪裡 陸遜去世後葬在哪裡?

陸遜死後葬於富春江南岸的環山鄉的陸墓村的陸遜墓地。陸墓村因陸遜墓而得名。程普死後葬於程墳村。程墳村因程普墳而得名。用二人姓氏和墓來作村名是自然的結果,並不是人為地命名該地應叫什麼名。是先有墓,後有村。可以肯定,在埋葬程晉,陸遜二人時,這二處地方是沒有人居住的。如果某地有人定居下來,該地的名稱也就產生...

對陸遜的評價

陸遜是東吳繼周瑜 魯肅 呂蒙之後的又乙個聲望頗高 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陸遜的軍事才能主要表現在他足智多謀 善於用兵。在討伐山越 時,他巧設疑兵,多建部隊番號,乘夜進入山谷,到處鳴起軍號鼓角之聲,造成千軍萬馬的聲勢,從心理上...

陸遜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陸遜是怎麼死的?

1 據 三國志 記載,陸遜是被孫權反覆的責備氣死的。2 人物簡介。陸遜 183年 245年3月19日 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 今江蘇蘇州 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 上大將軍 丞相。世代為江東大族。章武二年 222年 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