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舉制度的程式 古代科舉的程式

時間 2022-12-26 00:45:07

1樓:清絲行客

你好: 科舉考試起源於隋,完善於唐,發展於宋,鼎盛於明(改為八股文),廢除於清(清光緒年間廢除).

參加科舉順序如下:

1童子試。只有通過了童子試,才有資格參加正試。童子試又按照縣試,府試,院試的步驟進行。童子試每年都有(好像是).

2.正試。正試按照鄉試,會試,殿試的順序。正試每三年一次(好像是).

另附上關於科舉考試的分類(清朝時期的):

科舉考試:1.童子試:

① 縣試(需要5人保舉,其中4百姓,1秀才)(由縣令出題主考)

② 府試(需要6人保舉,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題主考)

③ 院試(由**派來的學政出題主考)

(全部通過獲得「生員」稱號,俗稱「秀才」)

2.正試:① 鄉試(鄉試第一獲得「解元」稱號,其餘獲得「舉人」稱號)

② 會試(會試第一獲得「會元」稱號,其餘獲得「貢士」稱號(俗稱「貢生」))

③ 殿試(殿試第一獲得「狀元」稱號,第二獲得「榜眼」稱號,第三獲得「探花」稱號。此三名合稱「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稱「二甲」)

(只有獲得「秀才」稱號後才有資格參加正試)

3.戲子、罪犯、丁憂(父母死亡三年之內的人)不得參加考試。

父為主考官的也不得參加考試。

4.同時拿到「解元」、「會元」、「狀元」叫「連中三元」,中國歷史上「連中三元」的人不超過5個。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樓:鳳毛麟角

先鄉試,在州試,最後再殿試。

3樓:光伏妹

童子參加 童生試是秀才 這是科舉序幕。

然後 鄉試 貢試 殿試。

4樓:湖北中公教育網

科舉考試起始於隋代,盛行於明清,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廢止。科舉考試的程式如下:

1.院試又叫「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秀才分為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為「稟生」,國家會按月發給他糧食,一生旱澇保收、寢食無憂。

2.鄉試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如果考上了舉人,國家按月發放銀子,可免稅賦,遇縣官不必下跪。

鄉試在8月份舉行,因此叫「秋闈」,中國神話傳說中月宮有乙隻三條腿的蟾蜍,而後人也把蟾宮指月宮。所以人們將科舉應試得中者稱為「月中折桂」或「蟾宮折桂」,以此比喻科場得意。

3.會試又叫「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貢士可參加殿試。

4.殿試國家級考試,由皇帝主考,考上為「進士」,在古代都可以稱為是「天子門生」,極為榮耀。進士的第一名稱為「狀元」。

殿試過後進士發榜時,狀元站在宮殿門前台階上的鰲魚浮雕前迎榜,正好是巨鰲浮雕的頭部。因此科舉時代考試中了狀元被稱為「獨占鰲頭」。

殿試錄取分三甲,也就是三等的意思:一甲設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三者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一 、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為甲榜,因為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所以又叫做黃甲,也稱金榜,考中進士則被稱為「金榜題名」。

古代科舉的程式

明清科舉制度 5

明清科舉制度

簡介明清時的科舉制度

5樓:問答疑網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族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

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族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6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科舉制度的主要特點表現為:科舉制度與教育 制度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學校教育成為應對科舉考試的重要工具;考試內容與規則格式化 ,並與宋明理學相結合,嚴格限定出題、答題範圍和格式,從而形成「八股文」;考試科目 也趨向於單一化,主要有進士一科;考試程式更加嚴密,實行四級制考試體制,即童試、鄉 試、會試和殿試;科舉考試與明清時代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完全融為一體,其 影響力不僅侷限於中國,還播及海外。隨著封建社會晚期的到來,科舉制度漸漸趨於僵化, 各種弊端日益突出,最終成為歷史進步的障礙,到2023年8月晚清**廢止了這一制度。

7樓:匿名使用者

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實行八股取士,從四書、五經中命題: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不許發揮個見解,答卷文體有嚴格限制(八股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它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

簡介明清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的流程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考試? 夢幻的麼。

每月的第二個週日,活動當天12:00至17:00舉行,共5個小時。鄉試、會試的時間為12:00至16:00;殿試在16:30舉行。

人物等級≥10級可以參加鄉試,人物等級≥30級且通過鄉試。

到建鄴或傲來國四部**任一考官處答題,12:00正式開始,只有獲得鄉試資格才能繼續參加科舉考試。(每個玩家只有1次機會參加鄉試,鄉試與會試同時進行。

會試共有20關,通過「鄉試」的玩家才獲得「會試」資格,玩家可以在建鄴城衙門前找任意一位1號考官(144,81)或(69,104)和(171,27)答題,此後可以根據提示依次找到後面的考官(也可在工作列檢視)。

比賽過程中可以使用虛擬法寶(沒有實物,在考官對話中選擇使用):

天王令——得到正確答案。

地王令——系統自動作答,正確率50%

鬼王令——通過戰鬥闖關。

法寶的使用次數有限,每位考生最初擁有1個天王令、2個地王令和3個鬼王令,如果連續答對3題(使用法寶過關不計算在內)將獲得乙個鬼王令。使用鬼王令的戰鬥中失敗不計算死亡,但算作一次答題錯誤。

會試中最短時間內闖過所有關的20名玩家將獲得當天的殿試資格。如果闖關成功的玩家不足,按比賽結束時答對題目最多、用時最少的順序排名。

殿試在長安皇宮的金鑾殿舉行,由皇帝主考,考試時間為16:30—17:00。

殿試比賽成績按開始答題後累計答對10題所用的時間計算,不受具體開始和結束時間的影響,每答錯一題,用時將增加10秒,累計答錯5題將被淘汰。

答題過程中可以使用天王令、地王令,但每種只有一次使用機會。

9樓:零點記錄官

看古代科舉考試的具體步驟,才知道,古代入仕簡直太難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大唐豪俠的科舉是每星期的星期日下午舉辦1次!!!分為解試(14:00-15:

30)到洛陽或長安參加,有5位考官 每位考官出6道題 累計錯12道就取消考試資格!!!每位考官還會出1道附加題正確與否不計入考試成績,但會影響是否進入殿試!!省試結束後進行排名,前20名參加殿試。

殿試(16:40-17:40)共20道題,累計錯8道被取消考試資格!!!

結束後進行排名,前3名可以去長安長孫無忌處領取獎勵!披紅戴彩(後來更新時改為所有通過殿試的玩家都可以去長孫無忌處領獎並且除前3名可以獲得彩帶外,其他通過殿試的玩家中也有3個可以隨機獲得彩帶!!!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科舉制度的由來,科舉制度的由來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建立於隋朝,自隋唐科舉制度確立以來,平民通過讀書考試獲取入仕機會,基本就是靠科舉。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據記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應為開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 刺...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利弊與流失,古代科舉制度的弊端是什麼?

科舉,就是讓那些聰明的人去找點事來做,免得他們會胡思亂想,甚至造反 所以說,唐太宗說 天下英雄,盡入吾之彀中 古代科舉制度的弊端是什麼? 馬纓杜鵑 利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

唐朝的科舉制度,詳細的唐朝科舉制度

較為先進! 秋聖嵐 唐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時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