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丟荊州,究竟誰的錯,三國演義裡大意失荊州是誰的主錯?

時間 2022-08-11 06:20:04

1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進軍西蜀,把關羽留在荊州鎮守,沒過幾年,關羽就把荊州丟了。這個號稱時代英雄和後來的武聖大帝的將軍,最後的下場是很悲慘的。但歷史沒有為關羽的千古遺恨尋找恰如其分的理由。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都把“荊州之失”歸因於關羽個人的性格和秉性,大家一致認為,“因為關羽‘恃才傲物,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致使手下人糜芳、士仁等將領投降叛敵,招致慘敗。”但實際上,關羽的個人性格上的缺點被無限擴大了,劉備和劉備集團作為領導人和組織對關羽的失敗幾乎不用負任何責任,哪怕是名義上,這有點不公平。

在三國鼎足的過程中,劉備的個人才學和文韜武略與曹操、孫權相比,確實不能稱之為上等,特別是在劉備集團組建過程中,終其一生而沒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組織機構。曹操打著“唯才是舉”的旗號,建立了完備的人才庫,“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著北方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以正統的地位網路了大量的精英人才;東吳歷經三代,家族式管理以親緣地域為紐帶也招徠了一些能夠稱之為當世英才的人物。這些劉備都是所沒有的,他好像除了一個“劉皇叔”的虛名和滿腔的熱情外,一手建立的劉備集團幾乎就像狂風中的一葉舟,大部分的時光是在奔波流離和惶惶不可終日中度過的。

由於他的集團是如此之弱小,所以當一下子吃下荊州這個龐然大物,幾乎是難以消化的,人才使用上也就更加捉襟見肘了。此時,西蜀的劉璋是當時有名的“草包太守”,卻佔據著富庶的天府之國,在沒有完全消化荊州的時候,劉備集團卻迫不及待地上馬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第二步,直取西蜀。西蜀當然要取,問題是:

荊州怎麼守?

從當時的戰略地位看,即使劉備集團的主要幹部都留在荊州,守住它也絕非易事。北有曹操集團的虎視眈眈,南有孫權集團的隱隱窺視。從兵法上講,荊州(今天的湖北、湖南地區)是“爭地”,易攻不易守。

換句話講,荊州無論歸曹操還是孫權,都能夠守住,因為雙方都有後方的支撐。惟獨劉備集團要守住荊州簡直太難了。而這樣一個遭受兩線作戰的“爭地”卻歷史性地交給了關羽。

無論關羽多麼勇猛和無敵,這時候的情形簡直“如在火上烤”,關羽手中並沒有多少王牌可打。劉備給關羽留下的是剛從赤壁之戰中走過的滿目創痍的荊州,經濟急待恢復。劉氏集團從公元200年逃難至此,一直在荊州西北一個叫新野的窮鄉僻壤呆著,一呆就是7年。

荊州的老百姓根本沒有對劉氏集團有什麼特別的感情,這裡的人心也並不牢固,所以後來孫權一旦偷襲荊州得手、把關羽的一些將士的家屬抓起來後,士卒們很快就作鳥獸散,忠義的很少。最為關鍵的是,諸葛亮應劉備之命趕赴西蜀時,留給關羽的人馬清一色的是關羽周圍的步從,周倉、關平、廖化等人在劉備集團內勉強可以算是可用之才,但放到整個天下這樣的人才能行嗎?劉備把千斤重擔交給了關羽但是卻沒有給予他應有的組織上的支援,帶走了自己內部的幾乎所有的人才,使本來僅精通“打仗”專業的關羽卻身兼“太守”和“將軍”兩個職責,被迫成為全能的職業經理人。

不能說劉備沒有考慮到對荊州進行必要的援助和支援,比如在入川之初,把諸葛亮留在荊州,努力搞好基礎建設;還堅決要求劉封、孟達要及時策援荊州,與荊州形成戰略上互援之勢等。但是劉備集團實在是在組織構建上缺乏科學化、規範化,劉備集團基本上是建立在以哥們弟兄和親親我我的“義氣”管理模式的,組織鬆散,內部缺乏制度上牢固的聯絡,因而,除了難以網路大量的當世之才外,大家在一起很難形成強有力的集體合力,團隊力量被極度弱化,最致命的是內部中層領導之間的合作幾乎不存在,充滿矛盾。比如:

關羽聽說馬超投降過來,馬上投書諸葛亮,說“超人才可比誰類”,隱含的意思是,“馬超是厲害還是我厲害”?諸葛亮說“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指關羽)絕倫逸群也”。“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劉備集團內部瀰漫著爭風吃醋的風氣;劉封、孟達留守上庸(荊州西北部),算作是劉備對關羽留守工作的支援,但是這二人見死不救,眼睜睜地看著關羽被殺、荊州淪陷。本來高度組織化的集團應該是一個十個指頭攥緊、勁往一處使的,但是在劉備集團根本不存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劉備東征孫權,諸葛亮、趙雲等一批有見識的將領,都以比較消極的態度預設了劉備的一意孤行,東征失敗給了本來就先天不良、體質虛弱的劉備集團予以致命的一擊。

劉備寄予關羽極大的信任,把責任和權力交給了他,但是留給他的是充滿危機四伏的凶地,等到了危難來,卻讓他一個人去扛。所以說,丟掉荊州的最大責任不在關羽,即使他不驕傲無人,即使他不大意,荊州還是要丟的。

在美國西點軍校,一個士兵遇到軍官問話,只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藉口”。“沒有任何藉口”現在成為一本書的名字,並且正在熱賣中,被許多組織看成經典口號,加以傳播。

實際上,要求屬下沒有藉口,首先必須要做到組織沒有藉口。因此,一個成功的集團應該使自己團隊裡每一個人都能各司其責(職),團隊能夠給予每一個人予以及時而周到的支援和幫助,形成一種團隊無處不在的氛圍,團隊給予了每個人發揮才幹的平臺,團隊也會在使每個人發揮聰明才智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等到失誤來臨,看著自己的人才凋零而束手無策。只有團隊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支援力,這時要求每個成員沒有藉口的完成本職工作,才能理直氣壯、擲地有聲。

因此,當荊州易主時,劉備真應該問問自己,究竟是自己的錯還是孫權的禍,導致了荊州戰役的慘敗。可惜劉備沒有認真反思。

2樓:教育小工匠老師

大意失荊州,關羽和諸葛亮都有錯。

1、大意失荊州,未必都是關羽的錯。他的上一級的領導劉備包括諸葛亮也應承擔一定責任。當然,千年後的今天,說是誰是責任顯得沒有任何意義。

2、關羽鎮荊州時,年齡大致在48歲左右,失荊州時,已經白髮蒼蒼年紀60了。《演義》說其英雄不減當年明顯帶有藝術誇張。關羽對兒子說的"矢石交攻之際,千槍萬刃之中,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

3、豈憂江東群鼠乎!"恐怕也是含有回味當年的意味。實際上,關羽已經從年富力強逐漸變為力不從心。不難理解,古人的整體壽命相比今天要短一些。

4、更重要的是,劉備和諸葛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沒有選派恰當的**來協助或者說等候接替關羽。相反,長期和關羽對峙的東吳,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整整經歷了幾代人!

5、"剛而自矜"是關羽性格的重大缺陷。晚年的關羽"攻撥襄陽郡"、"決戰龐令明"、"放水淹七軍",似乎當年"千里走單騎"的感覺。

6、關羽撤消了與馬超比武的念頭。至此可以說,關公必敗無疑。

三國演義裡大意失荊州是誰的主錯?

3樓:縱橫悠行

三國演義裡大意失荊州是關羽的主錯。

關羽因為疏忽大意而失去荊州,所以這是他的過錯。

具體情節如下:

諸葛亮進川的時候,把守衛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並囑咐他一定要聯孫抗曹。可關羽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硬是把孫權推到曹操那邊去了。

呂蒙把戰士化裝成商人的模樣,騙過了關羽的江邊守軍,順利渡江,趁關羽毫無防備,沒傷一兵一卒就佔領了荊州。

呂蒙看關羽不投降,就派兵加緊攻打。關羽知道麥城馬上要被攻破,就留下王甫、周倉守麥城,自己率領關平、趙累和200名士兵從北門衝了出去。

關羽在狹窄的山間小路上遇上兩次伏擊,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關羽一心想快點跑回成都,別的什麼都顧不上了。突然一聲炮響,關羽的馬被絆馬索絆倒,他從馬上摔了下來,伏兵立刻把他捆得結結實實。

孫權要勸降關羽,關羽大罵孫權。主薄左憲對孫權說:“曹操當年對關羽那麼好,可關羽還是殺了他的人,去投奔劉備,你現在能留住關羽嗎!”孫權就把關羽殺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1]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1]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1]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5樓:縱橫公子

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責任在他

關羽大意失荊州誰的錯?

6樓:匿名使用者

歸根到底還是關羽的錯,對曹方面,劉備和諸葛亮的本意並沒有要關羽去攻打曹洪,可關羽好大務功,導致後方空虛,對孫權方面,孫權本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做妻子,一旦親事結成,就繼續和劉備和好,孫劉還是聯合在一起,派諸葛謹去求親,哪知關羽卻說“虎女焉能嫁犬子”,並說“不是看在諸葛亮的份上,還要斬了諸葛謹”這簡直就是對人的侮辱,難道這就是關羽處理外交關係的方式?

7樓:匿名使用者

一,關羽自己性格的錯,太剛強,身邊有王浦他不聽,和東吳連親他不幹二,劉備識人的錯,如果我是他,我會安排趙雲為武將,蔣琬為參謀及政客三,諸葛戰略上的失誤,忘了首尾夾擊的厲害,只注重曹操的厲害關係了全是關雲長的錯,誰叫他是關雲長。

孫權惡之,曹操懼之,諸葛忌之,劉備縱之。荊州一役,天意誅之。厲害。叼。

cool

關羽丟失荊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大意嗎?

8樓:那時到永遠

並非大意,一方面是關羽的性格使然,他剛愎自用、自傲、目空一切根本就不聽他人的建議,這樣終究會落敗的;另一方面這也是大勢所趨,當時東吳對荊州虎視眈眈,稍不注意,他們便會引兵西進奪取荊州,所以也並非全錯在關羽。

關羽在鎮守荊州之後,志得意滿,自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武將,任何人都不是自己的對手,特別是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龐德之後,關羽之名威震華夏,他自己更加飄飄然了,後來為了北伐,竟然將荊州的兵力全部抽調北上,給了呂蒙機會。

當時孫權向關羽求親,希望關羽能把他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關羽不願意就算了嘛,反而說虎女焉能嫁犬子,這下就把孫權給得罪死了,可以說這一切都是關羽自傲的結果,不然荊州不可能會掉的這麼快。

關羽對大漢非常的忠心,一生都在為了大漢的復興而努力,但是他最終和劉備分道揚鑣了,劉備雖然打著大漢皇叔的旗子,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討伐曹操,但是他內心深處卻仍然是為了自己,從他自封漢中王和以後的稱帝可以看出。

而關羽他忠於的只有漢室,從他自稱漢壽亭侯可以看出。關羽一生為劉備鞍前馬後,南征北戰,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打著剿滅反賊曹操的旗號,他心裡面對於劉備稱王是很不滿的,但是二人直接又有結拜之誼所以他也不好過多言語。

三國演義關羽死因,三國演義裡面關羽怎麼死的?

關羽是在敗走麥城的時候,中了吳軍的埋伏,失手被擒,因為拒絕投降,最終被孫權殺了。但要說真正害死關羽的,其實還是他自己的性格導致的。因為他太過於剛愎自用,目空一切,所以才會落到這樣的下場。因為關羽一直以來都看不起孫權,也從未把孫權放在眼裡過。他一直將曹操視為自己最大的敵人,所以在劉備收漢中的時候,關羽...

三國演義裡有關關羽的故事有什麼,三國演義的關羽有哪些故事

關羽,字雲長,原字長生,公元161年生,河東解良人,在三國演義裡提到他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關羽殺之後逃難江湖,於184年黃巾起義時逃至涿郡 河北涿縣 遇到劉備在召集人馬,便跟張飛一起追隨劉備,當時他只有23歲。三國演義裡描寫的關羽是身長九尺 漢尺一尺是現在的23.4公分 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

三國演義裡趙雲厲不厲害,三國演義中關羽厲害還是趙雲厲害!!

先說說趙雲是何許人也,趙雲在三國演義裡面蜀國五虎上將排名第三,其官位一直都不高,相當現在 領導人的保鏢隊隊長,古代的錦衣衛頭頭,能坐到這個職位的人,一定要具備兩點要求 一是武藝超群,這個很重要,能保護皇帝的,絕對不能比那些武將大臣的武力相差很多,甚至是高於他們,因為他們是皇帝最親近的人,萬一造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