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是哪個朝代的人

時間 2022-03-29 07:55:10

1樓:

孔融是東漢末年人。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元城(今河北大名縣)縣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

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的是:在孔融四歲的那一年,有一天,爸爸買來了許多梨,媽媽端來了一盆洗乾淨的梨。哥哥們讓孔融先挑。

孔融看了看,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爸爸看了覺得很奇怪,就問孔融:“這麼多的梨,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而是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最小的,大的應該給爸爸媽媽、哥哥吃。”爸爸又問:

“你還有一個小弟弟哩,最小的可以給小弟弟吃啊?”孔融說:“我比小弟弟大,我是哥哥嘛,大的應該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了高興得直點頭:“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尊老愛幼的良好習慣。

擴充套件資料

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

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

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千古,是每個中國人孩提時期的學習榜樣,然而有著這樣一個禮儀標籤的人最後卻被冠以無禮之罪而遭殺害《後漢書》也有記載孔融十三歲喪父時哀悴過毀,要別人扶著才能起來,父老鄉親們都認為他孝順得很。因此,不忠不孝只是曹操除掉孔融的一個藉口罷了,曹操非殺孔融不可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兩人政治目標的對立。

2樓:繁華有一夢

孔融是東漢末年人

孔融讓梨的故事:

有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名字叫《孔融讓梨》,一直講到現在。 古時候,有個男孩,名叫孔融,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在孔融四歲的那一年,有一天,爸爸買來了許多梨,媽媽端來了一盆洗乾淨的梨。

哥哥們讓孔融先挑。孔融看了看,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爸爸看了覺得很奇怪,就問孔融:

“這麼多的梨,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而是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最小的,大的應該給爸爸媽媽、哥哥吃。

”爸爸又問:“你還有一個小弟弟哩,最小的可以給小弟弟吃啊?”孔融說:

“我比小弟弟大,我是哥哥嘛,大的應該留給小弟弟吃。”爸爸聽了高興得直點頭:“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大的留給爸爸媽媽、哥哥弟弟,最小的留給自己。 從故事中我們認識到:我們從小就要向孔融學習,養成尊老愛幼,尊長的習慣

孔融讓梨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朝代孔融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3樓:

【時間】發生在中國古代東漢末年。

【孔融結局】孔融,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故事原文】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

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譯文】

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個兒子。孔融四歲的時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香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

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己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麼呢?

‘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神童。4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並且還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

“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

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4樓:在八字溝打坐的澤鹿

孔融讓梨的故事發生在漢朝,東漢,但並不是東漢末年。東漢末年指的是184年-魏國建立漢朝亡,孔融讓梨應該發生在157-160年之間,並不是東漢末年之間。孔融的結局被曹操幹掉。

5樓:騎著你追我

孔融讓梨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

孔融的結局是觸怒曹操而被曹操殺了。

“孔融讓梨”中的孔融是哪個朝代的人?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6樓:花鳳舞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記載於《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原文如下: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

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翻譯過來就是: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然後按照長幼順序把梨分給兄弟。孔融說:

“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7樓:落魄的水手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從小就要向孔融學習,養成尊老愛幼的習慣,也告訴人們,要互相忍讓,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孔融讓梨故事古文]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四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

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

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

父大喜。

[孔融讓梨故事現代文]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

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有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

“盤子裡這麼多的梨,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給小弟弟吃。”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歲,能讓梨。”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8樓:520韓丫頭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答案如下:

凡事應該

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

9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經典故事之一.他告訴人們要學會孝親敬老,懂得尊重.不要自私自利.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美德故事.很多家長都用此故事來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要懂得謙讓

10樓:匿名使用者

要向孔融學習,學會謙讓。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學會謙讓,這是一種崇高的境界。

12樓:木木美文

經濟問題解決了邋遢金立手機圖特殊時期啦啦啦啦啦啦乖乖女

孔融讓梨的故事給了你什麼啟發?

13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經典故事之一。

他告訴人們要學會孝親敬老,懂得尊重.不要自私自利。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美德故事

很多家長都用此故事來教育自己年幼的孩子要懂得謙讓。

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個道德教育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即出於此。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三國志12的孔融。

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

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孔融讓梨的典故是什麼,孔融讓梨的故事及寓意

瑞瑞丸 就是 孔融把大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 自己吃了小的 手機使用者 原文原文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月 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 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

孔融讓梨讀後感,孔融讓梨的故事的感悟是什麼?

天我和媽媽讀了一篇故事,名字叫 孔融讓梨 故事裡面講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歲一天,鄰居家送來一筐梨,孔融挑了乙個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們。大家都好奇的問他,你為什麼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哥哥們比我大,應該吃大梨,我是小弟弟,應該吃小的啦。大人們聽了都稱讚孔融是個懂事謙讓...

孔融讓梨相似的故事有哪些,跟孔融讓梨相似的成語故事

其實還有一個王泰讓棗的故事 南文 王泰傳 後漢書 孔融傳 王泰是南朝時人,他從小就非常懂事,很懂禮貌。有一次,王泰和伯伯叔叔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大家年齡都差不多,天天都在一塊兒做遊戲,玩得非常開心。他們的奶奶非常疼愛這些可愛的孫子們,每當她看到孫子們在一起玩得高興,她就會快樂得咧開設牙的嘴巴呵呵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