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都城為什麼遷移,夏朝都城在那

時間 2022-03-25 01:30:14

1樓:守慈

夏朝的都城有陽城、陽翟、斟鄩(zhēn xún)、商丘、綸城等。

夏禹始建都於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州,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都斟鄩。據《竹書紀年》記載,從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開始,到夏桀皆以斟鄩為都。

根據眾多史料記載,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考古發現的二里頭遺址就是夏都斟鄩。

2樓:

斟鄩(zhēn xún),為史籍記載中夏朝的都城。據《竹書紀年》記載,從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開始,到夏桀皆以斟鄩為都 。其位置在洛陽盆地故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裡處  。

根據文獻記載夏后氏活動的中心區域,2023年夏,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遺址。

「四方」「華夏」「四方湖」名稱的形成,就是夏朝國都在四方湖畔的最好注釋。對懷遠古城遺址的考證與發掘,關乎到中華文明的源頭在**的問題,關係到中華文明起源歷史地位的確立問題,是需要調動國家的財力、物力、人力加以深入研究的課題。

擴充套件資料

夏朝為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乙個朝代,夏朝的都城曾一度設在鄧地。據《路史·國名記四》記載:「鄧,仲康子國,楚之北境,史雲阻之以鄧林者,今之南陽。故杜佑以為禹都。」

這是唐代杜佑著述的《通典》中稱鄧為「禹都」,是為其一;其二,從現存於西安碑林的我國最早的石刻地圖之一——《華夷圖》上看,以及北宋地理總志《太平環宇記》的記載,也可以認定夏朝的都城在鄧。

3樓:匿名使用者

1、夏朝都城在以下地方變遷:斟鄩、安邑、陽翟、商丘、綸城等。

2、簡介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乙個世襲制朝代。同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夏朝共傳14代,共17帝王(夏朝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4樓:

是西夏嗎?恩,西夏自元建正式立國,共傳10帝。恩,宋天禧四年,李德明自西平遷都懷遠鎮,改名興州,正式建都。希望可以幫到你。

5樓:悟春妤

夏朝都城在開封:據近幾年考古發掘:在開封東北方向30多里處有個村名叫《國都村》村邊不遠處有乙個大土丘:

開封前幾年的歷史資料都寫2700多年的建城市七朝古都:盡幾年報道有關開封歷史資料都寫成8朝古都有4千多年的建城史:這充分證明官方報道都己承認了開封就是夏朝的國都所在地。

~~開封吉祥鳥發布

6樓:谷利鴻風

夏朝都城不固定,有很多都城,但都在今河南省境內,根據史書記載,都城有斟鄩(洛陽),老丘(開封),原(濟源),陽城(登封),陽翟(禹州),綸城(商丘),西河(安陽),其中部分地區已發掘出遺址

7樓:來自安昌古鎮無邪的觀音蓮

夏朝西起河南西部,東至豫冀魯三省交界,南至湖北省北部,北抵河北省南部,黃河穿過統治中心,因天災等問題的困擾,夏有多個都城:

禹~啟:(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

太康~仲康:(斟尋)今河南偃師二里頭(考古出土的夏宮就是這裡)相:(帝丘)今河南濮陽市西南

少康:( 綸)今河南商丘市

帝予:(源)今河南濟源

帝槐~帝扃:(老丘)今河南開封市

帝廑~帝發:(西河)今河南安陽

桀:(斟尋)今河南偃師二里頭

總的來說 ,夏朝都城基本上在河南境內,都城一說廣為流傳的是陽翟,斟鄩。

8樓:心情心影

司馬遷《史記》說的很清楚:三代(夏商周)之居,皆在河洛之間!經國家數十年的考古發掘證實,洛陽二里頭就是夏都遺址!現在國家在洛陽二里頭建有夏都遺址博物館,為中華第一王都!

9樓:匿名使用者

中文名稱: 夏朝

英文名稱: the xia dynasty所屬洲: 亞洲

首都: 陽翟,斟鄩

主要城市: 大夏,陽城,老丘

貨幣: 貝幣、貝蚌、銅貝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家領袖: 大禹,啟,少康

主要民族: 華,夷,戎、狄,蠻

開國君主: 禹、啟

滅亡君主: 桀

國君姓氏: 姒

10樓:匿名使用者

夏朝和商朝一樣也是頻繁遷都,目前有記載的最初是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後來遷至陽翟(河南禹州),後來在河南偃師二里頭村發現了大規模宮殿遺址,專家考證也說是夏朝的都城。

11樓:光學真

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後有遷都陽翟(河南禹州)。

12樓:匿名使用者

,禹王城遺址就是當年的夏朝都城

13樓:

只曉得有個陽城。嘿嘿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夏朝,為何一直找不到夏朝的都城?

14樓:古河老道

科普就算了,夏是大禹的子孫建立的,是大洪水後才有的。根據地質勘探加傳說基本上確定當時華夏大地海拔低於一千公尺的多泡在洪水中,黃河黃土高原為啥是中華的母親河其實原因很簡單,當初只有黃土高原加河套地區可以養活大量的倖存人口,所以夏都的位址絕對在鄂爾多斯草原以及河套平原這個範圍內

15樓:雅澤美食大世界

河南的二里頭夏文化遺址,一度被專家認為非常接近夏朝都城,是確定夏朝都城的希望。但進過數十年的考古挖掘研究,最終也只能確認為夏文化遺址。夏朝國都的確認也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未解之謎。

之所以產生目前這種狀況,首先是因為二里頭夏文化遺址天生的缺陷,與夏朝國都的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無法讓歷史研究專家毫無質疑地進行確認;其次,根本的問題是在尋找夏朝國都的地理位置上,發生了原則性的錯誤。

因為根深蒂固的觀念,中華文明的起源被定位於黃河流域或中原以西地區,夏朝國都也就自然地定位在黃河流域範圍內尋找,其他地區完全不在夏都的考慮範圍內。這種觀念上的問題,夏朝在中國地理位置上定位的侷限性,使得夏朝國都多年來一直尋找無果,無法認定與確認。

從《左傳》記載中,這些為數極少的資訊中,我們完全可以確認,杞人是夏朝夏禹的嫡系後裔,百分百的東夷部落人,這樣建立夏朝的大禹也完全是東夷地區人士;大禹是東夷人,涂山氏族是東夷部落人,那麼夏啟就是百分百的東夷人。

大禹與夏啟建立的夏朝國都,位於東夷區域,就是合情合理、理所應當的選擇。這樣,夏朝的建立與主要統治區域與筆者前期文章的觀點,位於東夷部落區域的塗山地區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確認。

而距離塗山北部15公里的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古城鎮的古城遺址,就是夏朝大禹建立夏朝國都的合理選擇;也是現有條件下,可認定為夏朝國都「華夏城」的最大可能。

東夷部落的虞舜與大禹的夏朝,連續統治了中華文明啟始階段的王朝,那麼中華歷史的發展史與文明發展過程可能就需要重新書寫,這將是中國史學界的乙個艱難抉擇。而尋找夏朝國都的工作重點,將不得不轉移到淮河流域的塗山地區,否則尋找確定夏朝國都的問題解決將會遙遙無期。

16樓:邸衣

進過數十年的考古挖掘研究,最終也只能確認為夏文化遺址

17樓:美而佳

時間太長了,到現在都幾千年了,再加上但是記錄有出入

18樓:飄逸故事匯

太古老,也許夏朝不是2023年前也許是一萬甚至兩萬年前。

19樓:百度

二里頭夏文化遺址天生的缺陷,與夏朝國都的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無法讓歷史研究專家毫無質疑地進行確認;根本的問題是在尋找夏朝國都的地理位置上,發生了原則性的錯誤。

20樓:太子藏老鄉

指導思想錯誤,禹都是九陽九州。《叔夷鐘》曰:「成湯…鹹有(禹都)九州,處禹之都」。禹都九州有夏禹的全部治水工程,夏禹挖了44個池塘,七條退水渠。

21樓:匿名使用者

夏朝國都的確認也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未解之謎。

22樓:白鹿青崖

時間太長了,也許是當時的夏朝隨時間的流逝永久的消失了。

23樓:天人咊易

我們可能有乙個錯誤:單獨以歷史文獻記載推斷夏朝首都再洛陽周邊。其實,我國先秦是帝王封國間轄制度,但是作為天子的帝王也有直轄邦國,如周朝而直轄邦國在關中平原與洛陽周邊。

越國是夏朝後裔,為何被賜封在蘇浙一帶?夏禹為何善於治水?夏禹為何要葬在浙江會稽山?

商朝為何要定都在臨近江淮的南亳?良渚遺址後期為何與夏朝時間一致?這些資訊,可能指向乙個被我們誤解的歷史真相:

夏朝直轄邦國不在中原,而是在江淮甚至江浙一帶!也許夏禹繼承天下共主後,按照傳統是在中原登基,但是夏禹利用權力發展夏部邦實力,成功接位後就會到本邦直轄之都。所以,一種可能是,夏朝首都根本就沒有中原,而我們總是在中原尋找夏都遺址。

客觀地說,我們期望心理之下推測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不太像帝王之都~可能是乙個邦國之都。尋找夏都遺址,我們應該採取發散思惟,而不能錮守中原王都的舊有思惟方式。

24樓:劉合德

古代很少有城市和都城,古代是木房子,肘間長了樹木就爛掉了

25樓:蟹島創造營

夸父逐日時期,中國人越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和南美洲,建立了印第安人文明,這怎麼證明,要找到都城嗎

26樓:帥嶺

因為根深蒂固的觀念,中華文明的起源被定位於黃河流域或中原以西地區,夏朝國都也就自然地定位在黃河流域範圍內尋找,其他地區完全不在夏都的考慮範圍內。這種觀念上的問題,夏朝在中國地理位置上定位的侷限性,使得夏朝國都多年來一直尋找無果,無法認定與確認。

從《左傳》記載中,這些為數極少的資訊中,我們完全可以確認,杞人是夏朝夏禹的嫡系後裔,百分百的東夷部落人,這樣建立夏朝的大禹也完全是東夷地區人士;大禹是東夷人,涂山氏族是東夷部落人,那麼夏啟就是百分百的東夷人。

27樓:無為阿晨

因為當時的記載與現在的出入很大,加上時間太長不好尋找

夏朝首都在** 夏朝都城是現在的**

28樓:你好嘛

夏朝有多個都城,包括:陽城、陽翟、斟鄩、商丘、綸城等均在河南省境內。

1、陽城

禹都陽城遺址,又稱王城崗古城,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告成鎮王城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公尺,現存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

經考古發掘,河南登封王城崗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大型城址和城壕的發現,引起學術界高度關注和重視。經我國夏商周斷代史研究表明,陽城建於約西元前2023年,禹在鄭州登封王城崗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乙個王朝──夏朝。

2、陽翟

在今河南禹州,為史記記載中夏啟的都城,夏啟曾經在此會盟諸侯進行鈞臺之享。陽翟也曾為戰國時期南韓的都城。《帝王世紀》雲:「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

《史記註解》:徐廣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括地志》雲:「陽翟,洛州縣也。《史記-正義》曰:洛州陽翟縣是,韓王信之都。

3、斟鄩

斟鄩(zhēn xún),為史籍記載中夏朝的都城。據《竹書紀年》記載,從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開始,到夏桀皆以斟鄩為都 。其位置在洛陽盆地故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裡處。

根據文獻記載夏后氏活動的中心區域,2023年夏,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遺址。

4、商丘

商丘,河南省地級市,商丘介於東經114°49'-116°39',北緯33°43'-34°52'之間。東西橫跨168公里,南北縱貫128公里,東望安徽淮北、江蘇徐州。據史載,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後遷徙,後人便稱商族人居住過的廢墟之地為「商丘」。

5、綸城

綸城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利民鎮東南三十五裡。綸城原是夏朝時期虞國的城邑,夏朝君主姒相之子少康為避寒浞追殺,逃奔到有虞氏,有虞國君主虞思讓其作為自己的庖正。

少康就是在這裡釀造出了酒。後來虞思聯絡各方國幫助姒少康在綸城重新建立了夏政權,恢復夏王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綸城也就成為了夏朝中期的都城。

唐朝都城在哪裡呢 唐朝的都城是什麼

長安。唐朝 618年 907年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唐朝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東起日本海 南據安南 西抵鹹海 北逾貝加爾湖。唐朝對周邊民族採用羈縻政策,並通過冊封 和親等多種方式,與各...

夏朝是否真的存在,外國學者為什麼不承認夏朝的存在呢

有文化的小蝸牛 我認為,夏王朝確實是存在的。只是因為還沒有足夠有力的證據支撐他的存在,所以國外學者才會不承認夏王朝的存在。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5000年文化 這句話是深深地烙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骨子裡的一種驕傲,體現的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我們中國歷史的材料也證明了我們文化的悠久與璀璨...

夏朝和商朝的滅亡得到什麼啟示,從夏朝和商朝滅亡的歷史中我得到什麼啟示

夏的建立是一種突破,突破了堯舜的傳統,我絕對確定,這種突破在當時是被人所詬病的,即使千年之後,在傳統哲學的體系中,夏開啟了千年的一種朝代傳接,雖然堯舜禹並談,但是堯舜似乎更脫離禹一些。而夏的傳承更加證明了道德淪喪的論調。於是夏剛建立起來的規矩,或希望的傳統,到了夏桀的時代就被突破了。堯和平的將政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