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英出使大秦的目的和意義,甘英出使大秦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時間 2021-09-11 22:26:56

1樓:文昌閣閣主

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東羅馬帝國),這是古代中國人最遠的一次西行探險。然而甘英一行到達波斯灣而未能繼續西行,望洋興嘆一番,只得失望而歸。關於甘英望海止步的原因歸納起來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是甘英缺乏探險家的勇氣;第二種說法認為,是安息(波斯)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有意欺騙甘英;第三種說法認為,是當時的戰亂阻止了甘英西行的腳步;第四種說法認為,是有關海妖的可怕傳說影響了甘英的決策。

強調甘英本人責任的還是一些歷史上的大學者,如康有為就認為甘英膽小怕死,缺乏探險家的氣質。在康有為的筆下,中國近代文明的不發達都與甘英的怯弱有關。現代史學家范文瀾也有康有為這樣的觀點。

大多數的人還是強調安息人欺騙了甘英,正是安息人的嚇唬人生地疏的甘英一行,才促使甘英轉而東歸,使自己的事業半途而廢。他們認為,康有為對甘英的指責未免太過分了,因為甘英是班超率領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捨身精神的36位壯士之一,而且從中國龜茲直到波斯灣邊的西行路線也是甘英探險開闢的,一味強調甘英的責任不公平的。那麼,當時的安息商人為什麼要阻攔甘英去羅馬呢?

這是和古代絲綢之路分不開的。中國和羅馬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處在中、羅之間的安息商人壟斷了中羅之間的**,靠轉手絲綢買賣獲取暴利。

中、羅兩國都想擺脫安息商人的壟斷,直接絲綢和珍寶的交換**,甘英出使西行也有這方面的考慮,這正中安息商人的要害,因此他們想盡辦法,編出謊話欺騙甘英一行,甘英他們受到安息商人欺騙,又得不到充足的裝置和必備的糧食,就只能返回。

持戰亂說的人認為:即使甘英受了安息商人的欺騙,放棄了從海路進入羅馬的打算,還有其它陸路可進入羅馬。他為什麼沒嘗試其它陸路路線?

因此,有人推測,安息當時出現內亂,與羅馬關係又不好,陸路交通又不順利,所以他中止了西去羅馬的打算。

更為傳奇的說法就是"海妖"說了:安息商人並沒有有意欺騙甘英,他們把當時頗為流行的希臘神話中的"海妖"傳說,如實地告訴了甘英一行,甘英的隨行聽了這動人而可怕的傳說,加上又遠離故土多年,思鄉心切,放棄了冒險的念頭,只好失望而歸。希臘神話"海妖"確實太離奇了:

據說在波斯灣的乙個海島上,居住著一群海妖,這些海妖樣子像鳥,卻有女人一般的嫵媚和風韻。她們就會展示自己的歌喉和美麗的身材,歌聲能使船員著迷,船員們會不由自主地上岸聽她們唱歌,聽著聽著,就會迷醉而死。古希臘有乙個名叫奧得修斯的英雄凱旋而歸,路上要經過這個神密的海島,為了阻止手下士兵受到海妖歌聲的**,他把每個士兵的耳朵用東西堵上了,而自己對海妖的歌聲也充滿好奇,只能命令士兵把他綁在船的桅杆上。

於是,他們划槳而行,經過海妖居住的海島時,果然傳來了美妙的歌聲,這位英雄被歌聲迷惑,大喊著讓手下人給他鬆綁,送他到島上聽歌,但他的士兵根本聽不到他在說什麼,只顧乙個勁地往前劃,終於走過這個可怕的地方。由於當時人的地理知識非常有限,安息人也確實看到許多船隻入海而永遠沒有回來,便以為是被這種海妖迷走了。所以他們也許出於好意,用這個傳說勸阻了甘英一行。

2樓:

我想一定會改變中國古代對世界的認識,會了解西方的文明,從而增強交流,輸入外來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向西輸出。

3樓:匿名使用者

甘英出使大秦的意義是什麼呀??請回答!謝謝!!! ...

甘英出使大秦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5

4樓:

我想一定會改變中國古代對世界的認識,會了解西方的文明,從而增強交流,輸入外來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向西輸出。

5樓:李白幹

這次出使並沒有成功

意義也不是太過明顯,但就像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前,許多人失敗一樣,真正可敬的不止那個最終成功了的人,甘英出使羅馬奠定了後人的成功。。

6樓:銀月焰

簡言之,

1打破安息壟斷,探尋直接同大秦**的商道(目的,未實現)2增進西方各國對西漢和中國的了解與交往

3是對張騫通西域的進一步探索

4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傳播

7樓:一夫之

(1)完成了早期人類歷史上東西方文明的對接,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2)開拓了漢民族國家的視野,為開疆拓土奠定了基礎。

(3)為華夏古國的統治者提供了異域文明發展的借鑑。

(4)增進早期西方文明對東方華夏文明的交流。

(5)為漢民族政權建立和加強對西域的統治成為現實。

漢代時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為什麼甘英在中途轍回不

8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西經條支(今中東伊拉克)、安息等國,至安息西界(今波斯灣).

那時,中國的絲和絲織品運往大秦,主是是由安息轉運的,安息商人害怕開闢了從中國到大秦的直接通商道路以後,影響他們傳統的商業利益,便故意向甘英誇大海道的險惡,甘英因而沒有再往前走.甘英雖然沒有到達大秦,但卻熟悉了沿路的地理情況和風土人情,為以後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他是歷史上第乙個探險開闢歐亞交通的人,他最後到達的地點,是漢代中國使者在「絲綢之路」上達到的最西點.

甘英被班超派遣出使大秦而未到達目的地的原因 5

9樓:李白幹

沒有前人經驗鋪墊,靠問路前進,加之其並沒有鄭和下西洋那份氣魄和決心,故而未能成功。

10樓:匿名使用者

被帕提亞人欺騙,稱渡海到大秦就是羅馬帝國要很多年,甘英躊躇之下放棄渡海

11樓:鄭宇航

《後漢書·西域傳·安息傳》記載:

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

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

安息國是漢朝與大秦交易的中轉點,將漢朝的絲與絲織品與大秦交易,從

中獲取壟斷的暴利。也許是考慮到若漢朝直接開通了與大秦的商路會損害其壟斷利益,於是安息人沒有向甘英提供更直接的經敘利亞的陸路,而是備陳渡海的艱難:「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

」又以傳說渲染海上航行的恐怖:「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此語一出,即使甘英在西海卻步返還,最終未能到達大秦,但甘英卻是史書所載第乙個到達波斯灣的中國人,他的這一行程豐富了當時漢朝對中亞的認識,是中西方交流歷史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頁。

有學者指出,安息船人所說的「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的,很可能即是希臘神話中以歌聲迷惑水手的塞壬女妖。在《晉書·四夷傳·西戎傳附大秦國傳》中有略為不同的記載:

漢時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其國。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懷。若漢使不戀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

甘英出身於內陸,回國後甚至報告海水不可飲用:「途經大海,海水鹹苦不可食。」(《晉書》)也許正是因為對海上航行知之甚少,甘英才相信了安息船人對航海危險的誇張描述,止步於安息。

班超與甘英出使大秦的關係?

12樓:匿名使用者

甘英 東漢

是史書所載第乙個到達波斯灣的中國人,他的這一行程豐富了當時漢朝對中亞的認識,是中西方交流歷史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頁。

班超 東漢

開拓整個西域 ,影響力巨大

13樓:娃娃不扯貳柒拾

班超是東漢的西域都督,甘英是班超的部下。當時在東漢和大秦間檔了乙個安息國阻隔了雙方的交通,因此兩國向通過出使的方式互相直接交往,因此班超就派甘英出使大秦,但他只到達波斯灣沿岸,沒有到達大秦

甘和苦是什麼成語,用「甘」和「苦」組成的成語有哪些?

同甘同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擔當艱苦。甘貧苦節 甘 自願 貧 窮苦 苦 盡力地,有耐心地。情願過貧困的生活甘苦與共 甘苦 歡樂和痛苦 與共 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歡樂與幸福分甘同苦 同享幸福,分擔艱苦。同 分甘共苦 同甘共苦 甘 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擔當艱苦。咽苦吞甘 猶咽苦吐甘。偏指吃苦 苦盡甘來...

學生團建活動目的和意義,團建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1 幫助參加者認識自我,激發個人潛能,客觀地進行自我定位 增強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更客觀的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2 採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人際關係,學會關心 激勵 相互信任,使大家融洽的與他人及群體合作,達到團體一致性,並形成團隊成員間配合默契,形成積極向上 團結互助的團隊氣氛。3...

百草枯和草甘膦的藥性都有什麼特點

百草枯除草特性 百草枯是一種非選擇性的觸殺型 滅生性除草劑,可殺滅大部分禾本科和闊葉雜草。除草機理 百草枯能迅速被植物綠色組織吸收,在植物體內產生過氧化物,對植物綠色組織有很強的破壞作用,使光合作用和葉綠素合成很快中止,使其枯死,從而達到除草的效果。主要成分 製劑由有效成分和溼潤劑 染料 催吐劑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