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在物理學方面有何成就,我國古代的物理學成就有哪些

時間 2021-08-11 18:01:59

1樓:琬爾一笑

(1)力學方面 ①《考工記》一書中的有關記載。這是一本現存的有關我國古代手工業 技術規範的書籍,可能是春秋時代(西元前700至400年)末年的作品。 它記述了許多手工業的工藝製作與設施,匯集了至西元前3、4世紀時的工 程技術知識。

其中包含的力學知識,主要有:關於慣性的記載、滾動摩擦的 論述、論箭的飛行與保持穩定,還記述了有關力的測量、斜面受力分析以及 材料和施工中的一些軟科學知識。 ②《墨經》中有關力學知識的記載。

《墨經》戰國時代以墨翟(西元前 490至403年)為首的墨家的代表作,分為「經」與「經說」兩大部分。 經說是經的註解。前者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定義性質的條文,後者則帶有定律 的性質的解釋。

《墨經》中的軟科學知識已不全是實際生產知識的總結和記述,而是對 力學現象進行了粗淺的概括,並進行了一些推理論證。諸如,關於時空觀念、 運動學知識、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論述,以及斜面、滑輪及其應用,等等。 現舉一條關於槓桿的理論**以茲說明:

經下第25條:「天(衡)而必正,說在得。」 經說:

「(衡),加重於一旁,必捶(垂),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 短標長,兩相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 這一條說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關係。

可能是墨家**槓桿平衡 關係的實驗總結,說明墨家發現槓桿定律較之古希臘的阿基公尺德要早二百多 年。但並沒有阿基公尺德槓桿定理那樣完整和定量化。 ③侯風地動儀。

這是東漢張衡(公元78至139年)所製的世界上第 一台**儀。《後漢書張衡列傳》上有下面一段記載:「(順帝)陽嘉元年 (即公元132年),復造侯風地動儀。

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 形似灑尊,飾以篆文山龜烏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 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 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震,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 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

尋其方面,甩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 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當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 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 地動所從方起」。 顯然,這是一種測定震源方向的儀器。可惜,後來這架地動儀失傳了。

我國考古博物學家王振鐸在總結國內外學者複製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書 上的記載和力學原理滿意地複製成功了侯風地動儀的復原模型,它主要是一 個利用了重心很高的「都柱」的不穩平衡。從這個儀器的製造來看,張衡已 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同時他對**波傳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 這些在當時來說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④記裡鼓和指南車。這是三國時魏人馬鈞根據以前的記載模仿製成的兩 種利用各種齒輪的復合運動傳動的自動機構。記裡鼓是利用原動齒輪帶動大 小不同的一套從輪,使車輪轉動把車行的里數自動地表示出來的一種裝置。

指南車是利用一套能自動離合的齒輪系統的定向裝置,使得立在車上的乙個 木製人像的手永遠指著固定的方向。關於這兩種裝置的結構,在劉仙洲教授 著的《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第五章中有較詳細的介紹。

2樓:禰瑩

中國古代的物理成就 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中,屬於物理學或與物理學有關的,可以提出 力學、光學和聲學等三個方面作一簡要介紹。 (1)力學方面 ①《考工記》一書中的有關記載。這是一本現存的有關我國古代手工業 技術規範的書籍,可能是春秋時代(西元前700至400年)末年的作品。

它記述了許多手工業的工藝製作與設施,匯集了至西元前3、4世紀時的工 程技術知識。其中包含的力學知識,主要有:關於慣性的記載、滾動摩擦的 論述、論箭的飛行與保持穩定,還記述了有關力的測量、斜面受力分析以及 材料和施工中的一些軟科學知識。

②《墨經》中有關力學知識的記載。《墨經》戰國時代以墨翟(西元前 490至403年)為首的墨家的代表作,分為「經」與「經說」兩大部分。 經說是經的註解。

前者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定義性質的條文,後者則帶有定律 的性質的解釋。 《墨經》中的軟科學知識已不全是實際生產知識的總結和記述,而是對 力學現象進行了粗淺的概括,並進行了一些推理論證。諸如,關於時空觀念、 運動學知識、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論述,以及斜面、滑輪及其應用,等等。

現舉一條關於槓桿的理論**以茲說明: 經下第25條:「天(衡)而必正,說在得。

」 經說:「(衡),加重於一旁,必捶(垂),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 短標長,兩相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

」 這一條說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關係。可能是墨家**槓桿平衡 關係的實驗總結,說明墨家發現槓桿定律較之古希臘的阿基公尺德要早二百多 年。但並沒有阿基公尺德槓桿定理那樣完整和定量化。

③侯風地動儀。這是東漢張衡(公元78至139年)所製的世界上第 一台**儀。《後漢書張衡列傳》上有下面一段記載:

「(順帝)陽嘉元年 (即公元132年),復造侯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 形似灑尊,飾以篆文山龜烏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

外有 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 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震,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 此覺知。

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甩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 合契若神。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當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 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隴西。

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 地動所從方起」。 顯然,這是一種測定震源方向的儀器。

可惜,後來這架地動儀失傳了。 我國考古博物學家王振鐸在總結國內外學者複製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書 上的記載和力學原理滿意地複製成功了侯風地動儀的復原模型,它主要是一 個利用了重心很高的「都柱」的不穩平衡。從這個儀器的製造來看,張衡已 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同時他對**波傳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

這些在當時來說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④記裡鼓和指南車。這是三國時魏人馬鈞根據以前的記載模仿製成的兩 種利用各種齒輪的復合運動傳動的自動機構。

記裡鼓是利用原動齒輪帶動大 小不同的一套從輪,使車輪轉動把車行的里數自動地表示出來的一種裝置。 指南車是利用一套能自動離合的齒輪系統的定向裝置,使得立在車上的乙個 木製人像的手永遠指著固定的方向。關於這兩種裝置的結構,在劉仙洲教授 著的《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第一編第五章中有較詳細的介紹。

我國古代的物理學成就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物理學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

一 中國古代物理學史概述

二 力學

1 槓桿原理

2 滑輪與轆轤

3 尖劈與斜面

4 重心與平衡

5 力6 刻舟求劍

7 浮力與比重

8 陀螺與平衡環

9 彈性變形與彈性定律

10 橫樑的學問

11 大氣壓

12 空氣動力學及飛行幻想

三 聲學

四 光學

五 電與磁

六 熱先秦時期的偉大哲學家墨翟(約西元前468-前376)及其墨家學派 (西元前4世紀-西元前3世紀)在他們的論著《墨經》中記述了大量的物理知識,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物理學成就最大的學派,《墨經》的主要成就在力學與光學方面。它**了力的定義,敘述了慣性運動,研究了槓桿、滑輪、輪軸、斜面等裝置省力的原因,以及浮力與平衡原理,指出了光的直線傳播及反射規律以及小孔、平面鏡、凹凸面鏡的成像情況;觀察了溫度與火色的關係。同時期的《考工記》是應用力學、聲學方面的書,記載了滾動摩擦、斜面運動、慣性現象、拋物軌道、水的浮力、材料強度以及鐘、鼓、磬的發音、頻率、音色、響度及樂器形狀的關係。

這時期的《管子·地數篇》、《鬼谷子》、《呂氏春秋》等書中還記載了天然磁石的吸鐵現象以及最早的指南針「司南」。

漢代王充(27~約97)的《論衡》是中國中古時期的百科全書。在力學方面指出外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運動速度。而內力不能改變物體的運動,還討論了相對運動,在聲學方面研究了聲的發生、傳播與衰減,並用水波做比喻。

在熱學方面研究了熱的平衡、傳導及物態變化。在光學方面闡述了光的強度、光的直線傳播及球面聚焦現象。在電磁學方面記錄了摩擦起電及磁指南器。

在唐代,《玄真子》中記敘了人造虹的簡單實驗:「背日噴水」。唐人將風力分為八個等級。了解到共鳴的道理並應用於**中,並指出了雷與電的關係。

宋代沈括(1031-1095)的《夢溪筆談》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被稱為 「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其主要成就是在聲學、光學、磁學方面。他研究了聲音的共振現象、針孔成像與凹凸鏡成像規律,形象地說明了焦點、焦距、正倒像等問題;研究了人工磁化方法,指出了把磁場的磁偏角,討論了指南針的裝置方法,為航海用指南針的製造奠定了基礎。他還研究了大氣中的光、電現象。

元代的趙友欽(1279-1368)在《革象新書》中研究了光的直進、針孔成像,利用模擬實驗研究月亮盈虧以及日、月蝕。他擅長用比喻解釋自然現象,使之生動、形象,易於被人們理解。

在明、清時代,朱載堉(1536-1610)在《樂律全書》中用精密方法首次闡明了**中的十二平均律。方以智(1611-1671)兼取古今中外知識精華,在《物理小識》中涉及力、光、磁、熱學,研究了比重、濃度、表面張力及槓桿原理,螺旋原理,研究了光的反射、折射、光學儀器,進行了分光實驗解釋虹,還研究了磁偏角隨地域的變化以及金屬導熱問題。《物理小識》是300年前的一部科學著作。

我國是對磁現象認識最早的國家之一,西元前4世紀左右成書的《管子》中就有「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銅金」的記載,這是關於磁的最早記載。類似的記載,在其後的《呂氏春秋》中也可以找到:「慈石召鐵,或引之也」。

東漢高誘在《呂氏春秋注》中談到:「石,鐵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

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在東漢以前的古籍中,一直將磁寫作慈。相映成趣的是磁石在許多國家的語言中都含有慈愛之意。

中國古代有哪些物理學家,中國傑出的物理學家有哪些人

淡墨素箋 墨子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墨子關於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力學 光學 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並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首先,墨子給出了力的定義,說 力,刑 形 之所以奮也 就是說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這和牛頓經典力學的概念驚人的一致。其次關於槓桿定理,墨子也...

中國古代青銅器有何特點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四大特點 http finance.sina.com.cn money collection qtq 20070309 14033392756.shtml 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硬度,不像瓦當磚瓦 甲骨陶瓷及書畫碑帖等易於破碎,而是便於長期收藏。再則青銅器皿形態各異古樸典雅,線...

耽美男在中國古代被稱作什麼,求以中國古代神獸為主的耽美小說!

睢鳩燦燦 中國古代的同性戀名詞是相當豐富的 一 外寵 男外女內是中國的傳統觀念,周易 家人 就曾講 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於是,外寵就成為男性受寵者的代稱。春秋戰國時期,外寵泛指國君的嬖臣,其中雖然不乏以身侍君的同性戀者,但並不全是。韓非子 說疑 曾載 內寵並後,外寵貳政,亂之道也。外寵貳政 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