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物王安石岳飛蘇軾李清照司馬光等人

時間 2021-05-02 14:46:57

1樓:匿名使用者

智勝廚師

王安石小時候,住在臨川城內的鹽埠嶺,離他家不遠的街口有一家麵館。王安石每天上學都要從這家麵館門前經過,並經常在這裡吃早點,久而久之,和麵館的老闆夥計都相識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這家麵館吃麵。進門後,揀了個座位坐下,老闆、夥計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給他端麵。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見後進門的人都吃上了面,便問跑堂的夥計:

「師傅,我的面做好了麼?」夥計答道:「就來。

」不大一會兒,只見跑堂的夥計手中拿著一雙筷子交給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麵做好了,大師傅說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計效,徑直來到廚房,只見灶墩上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麵,滾燙的麵湯快要溢流碗外,大師傅笑眯眯地對王安石說:

「伢仔,這碗麵是我特意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別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潑了一滴湯,算你白吃,不要錢。」王安石問:「此話當真?

」大師傅說:「偌大的乙個麵館,還出不起一碗面麼?」好乙個王安石,主意還真不少,只見他用筷子輕輕地往碗裡一伸,把麵條挑了起來,碗內自然只剩一半碗湯了。

就這樣,王安石左手端起湯碗,右手拿著筷子挑起面,順順當當地把一碗滿滿的熱麵條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面館裡的人都翹起大拇指稱讚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曉林整理)

岳飛在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就教他識了不少字。

這天晚上,岳飛脫下褲褂,鑽在被窩裡,讓娘給他補磨破了的褲子。岳母補完補丁,把褲子蓋在岳飛身上,就催岳飛快點睡。岳飛忽地坐起來,把褂子拽過來,披到身上,喊了聲娘,說:

「光認字,不學寫,擱幾天又忘啦,明天教我寫字吧?」

「中,明天就教你。」

「娘!你常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乾脆今晚就教吧。」岳飛說著伸出胳膊穿衣服。岳母按住岳飛胖墩墩的肩頭說:「看你急的,哪差一夜。」岳母看著兒子這樣好學,打心眼裡高興。

2樓:匿名使用者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

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乙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乙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乙個結,「為什麼我們這裡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藉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3樓:可憐的十字勳章

王安石(學習)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於京口(令江蘇省鎮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鍾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乙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

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乙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岳飛(愛國立志)

在中國北方,有乙個叫女真族的部落不斷闖到中國來搶東西、殺人、放火。讓很多很多人沒有房子往,沒有東西吃。而當時的皇帝,他成天吃喝玩東,大把大把地花錢,根本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為了修一座宮殿,他抓了很多人拴上繩子,讓他們幹活。女真族的部隊也就是這個時候侵略中國。

岳飛在家裡聽到逃難的老百姓說了這些事後心裡非常著急,於是他準備離家參軍保衛國家。臨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飛的媽媽捨不得岳飛離開家,眼淚在眼框裡不停地打轉,但為了祖國的安危,岳飛的媽媽給岳飛講了很多要為祖國增光的事。最後岳飛的媽媽又取來針,讓岳飛跪在地上託著小墨盒,在岳飛的脊背上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她這樣做是為了讓嶽習永遠記住,要忠於自己的祖國和保衛國家。

就這樣,岳飛含著眼淚告別了家鄉,告別了媽媽來到部隊參了軍。

在隊伍裡岳飛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跟大家一起站在隊伍了。他常常想,我什麼時候能夠成為一名大將軍,帶領大家去和敵人戰計呢。其它的士兵也經常笑話他,說乙個士兵怎麼能成為大將軍呢。

可是機會終於來了,一天岳飛所在的小分隊從山里演練回來,突然在道邊遇上了女真族的大隊人馬。為首女真族將領看見,岳飛他們哈哈大笑,手裡著狼牙棒:兄弟們快上,把宋朝的幾個小兵給我拿下。

金兵一擁而上將岳飛他們團團圍信,岳飛他們的小隊長在戰鬥中犧牲了,正在危急的時刻,只見嶽心手裡拿著長搶突發神威,騎著白馬直接奔金兵將領而去,金兵將領見岳飛揮馬來到手裡握著狼牙棒猛砸下去,岳飛抬頭大喝一聲用槍挑去,狼牙棒嗖一聲就不知飛到**去了,金兵將領嚇得頭髮都豎起來了,拍往回跑,只見岳飛從後趕上噗一槍正扎在他身上將他挑入馬下。金兵看見自己的將領被殺,嚇得一哄而散,岳飛就領著宋軍將金兵殺得屁滾尿流。

岳飛因為這次打仗勇敢,被提公升為小隊長,雖說官小了點,但岳飛卻沒有一絲恕言,他想更大的努力來實現他為國家效力的諾言。

蘇軾蘇東坡小時候,在書房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應該說,蘇東坡的雄心壯志無可非議,但是「天下字」多如牛毛,你能「識遍」嗎?「人間書」汗牛充棟,你能「讀盡」嗎?未免有點兒「狂」啊!

這事被一位老者知道了。一天,他拿來一本小書,向蘇東坡請教。蘇東坡接過小書一看,有許多字並不認識,這本小書也沒見過,不禁十分羞愧。

老人取回小書,盯著這副對聯看了好一會兒,不禁搖搖頭走開了。蘇東坡看在眼裡,覺得自己的這副對聯確實狂了一點,很不應該,於是拿起筆來,在開頭多添了兩個字:

發憤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這一改,沒有了原先的「狂」氣,變成努力的方向了。從此以後,蘇東坡變得謙遜起來,孜孜不倦地識字、讀書,終於成為一代大詩人、大文豪。

李清照在南京,傳說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倆在下雪天,常穿著大紅披,踏雪、賞梅、吟詩。一天,在城腳遇到一賣劍的老人,趙明誠問他:「劍賣多少錢?」老人說:「不要錢,要以劍換書。」

趙問:「換什麼書?」老人說出了書名。

恰巧這本書是趙明誠收藏的。但是,趙不想以這本書換劍,又很想收藏這把劍。就問老人:

「這本書是不是你的?」老人說:「正是我家傳家之書。

我的父母說,我家什麼都可以丟,就是這本書不可丟。」

趙明誠很感為難,就和李清照商量。李清照說,容我們考慮。

李清照「考慮」了七天,老人去見李清照、趙明誠夫婦。李清照拿了兩本書,一本是老人要的原書,一本是李清照依原書抄的「手抄本」。老人被感動了,他說你們想要的是原書,我拿去也是收藏起來,既然你們能認真地收藏,我就把原書和寶劍都贈給你們吧。

說完,就拿了李清照的「手抄本」,留下原書和劍就走了。

司馬光司馬光秉性剛直,在從政活動中亦能堅持原則,積極貫徹執行有利於國家的決策方略。而在舉薦賢人、斥責奸人的鬥爭中,他也敢觸犯龍顏,寧死直謀,當廷與皇上爭執,置個人安危於不顧。

仁宗得病之初,皇位繼承人還沒確定下來。因為怕提起繼位的事會觸犯正在病中的皇上的忌諱,群巨都緘口不言。司馬光此前在幷州任通判時就三次上奏提及此事,這次又當面跟仁宗說起。

仁宗沒有批評他,但還是遲遲不下詔書。司馬光沉不住氣,又一次上書說:"我從前上呈給您的建議,馬上應實行,現在寂無聲息,不見動靜,這一定是有小人說陛下正當壯年,何必馬上做這種不吉利的事。

那些小人們都沒遠見,只想在匆忙的時候,擁立乙個和他們關係好的王子當繼承人,像 『定策國老』、『門生天子』這樣大權旁落的災禍,真是說都說不完。"仁宗看後大為感動,不久就立英宗為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