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密度是多少

時間 2021-12-22 08:24:43

1樓:

中子星的外層為固體外殼,厚約一公里,密度高達每立方厘公尺一千億克以上,由各種原子核組成的點陣結構和簡單的自由電子氣組成。外殼內是一層主要由中子組成的流體,在這層還有少量的質子、電子和m介子。

對於中子星內部的密度高達10億億克每立方厘公尺的物質態,目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①超子流體;②固態的中子核心;③中子流體中的p介子凝聚。在極高密度下,當重子核心彼此重迭得相當緊密時,物質的性質如何是乙個完全沒有解決的問題。

中子星的質量下限約為0.1太陽質量,上限在1.5—2太陽質量之間。

中子星半徑的典型值約為10公里。根據李政道等提出的反常核態理論,可能存在穩定的反常中子星,它們可能是晚期恆星的乙個新的型別或新的階段,緻密星可能有第三個質量極限,即反常中子星的極大質量,約為3.2太陽質量。

2樓:

中子星,其1立方厘公尺的物質有1000萬噸,脈衝星核的密度高達1015/cm3,即1立方厘公尺這種物質有10億噸。

3樓:熱心的小誠老師

回答親,正在發給你,稍等一下下~謝謝

親,您好,如下所示:

中子星的典型特徵:

(1)無例外地都是很小的,小得出奇。它的典型直徑只有10公里。

(2)密度大得驚人。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公尺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

(3)溫度高得驚人。據估計,中子星的表面溫度就可以達到1000萬度,中心還要高數百萬倍,譬如說達到60億度。

(4)壓力大得驚人。脈衝星的中心壓力據認為可以達到10000億億億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力強30萬億億倍,比太陽中心強3億億倍。

(5)特別強的磁場。大多數脈衝星表面極區的磁場強度就高達10000億高斯,甚至20萬億高斯。

更多6條

4樓:邱公尺盈敏

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恆星和黑洞的星體 ,中子星的密度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公尺, 也就是每立方厘公尺的質量竟為一億噸之巨!

5樓:波茹練璟

據有關報道,由岩崎雅彥物理化學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岩崎率領的研究小組,使用設在筑波的高能加速器,在將近絕對零度(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點一五度)的液化氦中照射k中子,使k中子與氦原子核的兩個質子和乙個中子之間發生很強的引力作用,由此構成的九個夸克粒子在極短暫的時間內被鎖閉於大約十兆分之一平方厘公尺的空間。此一密度大約相當於水的一千兆倍,堪與中子星的密度相匹敵。

1.5*10^12

中子星密度大還是黑洞密度大,中子星和黑洞的區別

不一定,密度是質量 體積。而黑洞的半徑計算公式gm r c 2 2,得出半徑r 2gm c 2,公式裡面g和c都是常數,半徑r和質量m成正比,假如當質量增大到10倍,體積就增大到1000倍,則可判定當黑洞的質量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我高中的專修科是學物理,而且喜歡天文已經8年!黑洞沒有密度,因為奇點沒...

中子星,磁星和脈衝星磁場強度是多少,它們誰的磁場更強大

應該是磁星的磁場強度最大。先看它們各自的定義。中子星 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簡而言之,即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其密度可達1億噸 10億噸。在星體收縮時,磁力線隨之收縮,使星體的磁場...

中子星的密度每立方厘公尺上億噸,它是怎麼形成的

中子星是恆星發展的乙個終極歸宿,但恆星是怎麼發展到中子星的,中子星的密度又為什麼那麼大,似乎很多朋友都搞不清楚,接下來簡單說說這個過程。一 恆星誕生與發展 關於恆星的誕生,18世紀的伊曼紐 斯威登堡 伊曼努爾 康德和皮埃爾 西蒙 拉普拉斯提出提出了星雲誕生模型,這是被廣泛接受的很行誕生模型。但不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