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聯被德國打的很慘,為什麼反擊又會成功

時間 2021-09-02 18:14:15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乙個被現代軍事學家們爭論了超過70年的世界性問題,是的,你提這個問題太寬泛,我們只能從各個客觀層面一一進行分析。

這裡我們不必首先提到蘇德戰爭的正義性問題,不說那種「正必勝邪」的大話,因為恰恰在德國發動紅色計畫入侵蘇聯以前的兩年,芬蘭就遭到了「紅色正義」的殘酷侵略。最終,英勇的芬蘭人民沒有贏得這場「正義之戰」,請注意這裡的兩個引號的含義是不同的。

1.蘇德戰爭蘇聯最終獲勝的核心,永遠建立在綜合實力的對比上。納粹德國縱使強大,而且還剛剛戰勝了歐洲「陸戰之王」法國,德國的武裝力量正處於進攻的鋒芒之中。

但是根據2023年的資料,德國的綜合實力並不能壓倒性地超越蘇聯,工業實力上德國精細的工業系統面對蘇聯粗放模式下的高產並不具有絕對優勢。戰爭比拼的就是綜合實力,如果德國不能達到他對手的兩倍以上,這場戰爭最終會演變成為一場殘忍的持久戰。更何況,蘇聯是在正義聯盟的這一邊

2.蘇聯在戰爭的初期,軍隊打了太多掙扎的,德軍的閃電戰在蘇聯的西部平原大放異彩,各種機動,迂迴,側翼進攻,打得蘇聯紅軍摸不著頭腦。蘇聯剛剛經歷了大清洗,紅軍各級指揮層基本上被摧毀得一絲不剩,戰爭初始,紅軍士兵的勇敢並不能彌補指揮系統的羸弱。

紅軍空軍的大數戰機在戰爭的頭三天就被德國的戰術空軍悉數摧毀在機場上,連公升空作戰的機會都沒有。失去了制空權,紅軍的作戰能力大打折扣,在戰場上變成了聾子瞎子,也失去了得到空中支援的機會。大量有生力量作戰減損,德軍的巨大包圍圈分割了各個戰線的紅軍,上百萬紅軍士兵成為了德軍的俘虜

3.蘇聯的戰略理論自30年代以來逐步確立和成熟,大縱深戰略是蘇聯防禦外敵入侵的強大手段,可惜在2023年的夏天,紅軍卻在蘇德邊界形成了類似線性防禦的形勢。德軍的突然襲擊,大量的紅軍作戰單位來不及,前線失去了縱深只能被生生地分割包圍。

預備隊匆忙應戰,但是令人尷尬的是,許多紅軍指揮員對形勢的估計遠遠偏離了現實,他們希望能夠在一線成功阻滯德軍的進攻後,發動自己的預備隊進行大規模的進攻,以最快速度將戰火轉移到德國的境內。紅軍情報系統幾乎癱瘓,可是對面的德軍快速部隊一天就可以機動幾十上百公里,德軍打了無數漂亮的包圍戰,消滅了大量蘇軍有生力量

4.來自美國的租借法案是蘇聯得以快速恢復元氣的關鍵。戰爭頭三個月,蘇聯就失去了七成的工業區,蘇聯在戰前工業部門本就不齊全,許多戰爭必須的物資根本不能生產。

戰爭開始後這種危機隨著大量工廠的控制權失去,更加明顯。生產戰機的鋁幾乎完全依賴美國的租借,還有大量其他關鍵物資幾乎全部來自援助。美國將各種機器工具源源不斷運抵蘇聯,甚至將整座工廠搬遷至蘇聯的國土上。

還有大量的軍火輸入也是蘇聯快速組建新部隊的基礎

5.納粹德國三線作戰,很容易在各個方向都不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北方集團軍群被阻遏在波羅的海的盡頭,**集團軍群的精銳被抽調至南線支援在烏克蘭的戰鬥,無力向莫斯科發動強大的攻勢。

南方集團軍群的戰線在到達史達林格勒的時候,就已經漸漸失去銳氣,再也無力威脅遠在數百公里外的蘇聯油田了。

6.蘇聯廣闊的國土,讓德軍的後勤系統不堪重負,沒有了攻勢補給的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連防禦都成為問題。德軍的倉促參戰,結果卻是對蘇聯寒冬的準備嚴重不足。

冬季裝備的嚴重匱乏成為一線德軍的噩夢,加劇了本就搖搖欲墜的補給線的徹底崩潰

太多太多的原因,德軍失去了初期進攻的實力,在國力的對拼之下就漸漸失去了主動權

(以上純手打,謝謝支援)

2樓:海之雁

主要原因是:

有史達林的英明指揮

.有蘇聯軍隊的英勇作戰

.有蘇聯人民的全力支援

有盟軍的密切配合。

3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戰線太多樹敵太多,最主要是沒有學習中國歷史

為什麼蘇聯二戰前期被打的很慘,二戰後期卻變得十分強勢?

4樓:你對我有點賤

一開始納粹狗弄了幾百萬軍隊直接就突擊蘇聯,蘇聯都沒做戰爭準備的,史達林堅內信協議容能換來和平,這樣一打蘇聯當然慘了,所以很多人就會產生德軍以一敵百的愚蠢假象,其實在戰爭中期德軍就開始勢頹了,莫斯科城外蘇軍試探性的**德軍的防線直接被沖垮,根本擋不住,越到後來蘇聯戰爭機器一發熱,德軍就越完蛋,德軍防線動不動就被沖垮,動不動就撤退,希特拉又不願意撤,正合了史達林和朱可夫的意,蘇聯的**戰略不是為了擊退德軍,而是為了**到柏林的。

二戰的時候是不是德國如果不打蘇聯,蘇聯就會打德國呢

5樓:袁載譽

德國若繼續轉身不進攻蘇聯,可不可完成一統歐洲的「妄想」。小袁的觀點是絕對不可能,最少有2方勢力不會坐視不管。

6樓:寫字的老北風

隨著歐洲王室一家家倒掉,沙俄成為歐洲憲兵。十月革命後的地緣政治也沒有大的改變,歐洲大國博弈來來回回就這麼幾家。

7樓:謝培隆

會的,當時蘇聯擬定了大雷雨計畫,打算攻打德國,稱霸歐洲,但是比巴巴羅薩計畫晚了十天。如果德軍動作稍慢,那麼就會是蘇軍閃擊德國,然後希特拉帶領全國人民上演德意志衛國戰爭,歷史將會改寫

8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攻打德國的可能性很小,因為蘇聯自己當時的實力也很弱,肅反運動造成惡果還在延續。

9樓:

是的,蘇聯已經開始進行戰爭動員,德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害怕蘇聯完成準備後更加難以對付,所以才不顧後方還沒有解決掉的英國而閃擊蘇聯的.

10樓:夜空子月

蘇聯是希望德國和英美兩敗俱傷,當德國實力下降的時候,你說蘇聯能看了便宜不佔?那個時候站出來說自己要解放歐洲,別說德國了,英國他都想吃掉

1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二戰歷史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卻非常肯定只要有利可圖什麼都會發生的,就算風險巨大也是無所謂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的,2023年以前,蘇德友好條約都是有效的!二戰前期蘇聯和德國基本上是穿一條褲子的,入侵波蘭也有蘇聯的份

13樓:避高趨下

二次大戰的起因,就是因為蘇德簽署互不侵犯條約。蘇聯人的綏靖政策,令到歐洲生靈塗炭。

14樓:匿名使用者

會.不過當時的蘇聯還沒準備好.

當時西方的妥協希望德國打蘇聯,意味著蘇德戰爭在所難免.德與英法的戰爭已經開始,如果德國失利,蘇聯會分點德國的底盤.如果德國贏了下一必須幹蘇聯.所以說蘇聯也會進攻德國.

15樓:匿名使用者

很可能會

bai1、蘇聯從坦

du克工業和軍事技術zhi及軍校訓練等方面不是超過德dao國就是至少不遜回於德國。答

2、德國入侵蘇聯後蘇聯部隊幾乎毫無招架之力。並不是作戰能力低下。而是所處前線的部隊根本沒有進行防禦作戰的部署。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其實雙方的拳頭早就都握緊了。

3。約大叔的**統治並不遜於納粹主義。只要有**,就不能避免戰爭。

16樓:蘇格牧

不管以後誰會先打誰,也許不會打,至少希特拉已對英開戰,就不應該匆忙兩線作戰,就現在來看當時史達林完全沒有對德開戰的想法,只想坐收漁利

二戰蘇德戰爭 為什麼前期蘇聯被德國打得那麼慘 但到最關鍵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頂住了?

17樓:虎踞江南

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對於德軍而言,主要是因為:

(1)當德軍抵達史達林格勒時,已深入到蘇聯的縱深地帶,其補給線越拉越長,既增加了部隊後勤保障的難度,且很不安全,極易遭到蘇聯游擊隊的襲擊。而這反過來,又讓德軍在史達林格勒的一線部隊物資短缺,影響了戰鬥力。突出表現就是連郁冬的棉衣都沒有,連生存都成了問題,豈有不敗之理?

(2)而德軍的戰略實施有誤。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初期,由於德軍同時又在北高加索一帶採取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從而致使攻擊史達林格勒的兵力一度出現了很大的「缺口」。之後,隨著戰役規模的不斷擴大,德軍繼而又分期分批向史達林格勒增兵,犯了「添油戰術」的兵家大忌。

對於蘇軍而言,主要是因為:

(1)史達林格勒既是莫斯科的南部屏障,也是通往大後方的大門。如果該城淪陷,之前一切的努力可謂將付之東流,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蘇聯高層下達了不惜任何代價,必須死守史達林格勒的命令。

(2)西方盟國對蘇聯的支援,以及蘇聯高層及時抽調大量遠東的部隊及物資趕來增援。這兩條是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由前期的與德軍僵持,發展到後期**的主要原因。

另外,此役蘇軍的損失雖然仍超德軍,但不同的是:德軍是被整建制消滅,戰鬥力不復存在,新的部隊不經一段時間的訓練形不成戰鬥力。而蘇軍則是以戰爭初期後撤的殘存部隊補充新兵,以老帶新,其對戰鬥力的有利影響遠遠超過不利的一面。

18樓:匿名使用者

冬天,冰天雪地,很多德國士兵抵抗不了蘇聯的冬天,而蘇聯士兵則習慣了他們的冬天,於是戰場發生了逆轉。

19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蘇聯沒準備,同時大量優秀指戰員在大清洗運動中被**,部隊戰鬥力下降!史達林格勒在不守住就要滅國了,同時這是史達林的故鄉,是象徵!

20樓:歐美明星粉絲

前期蘇聯被德國打慘的原因是;首先,蘇軍的錯誤估計,使得蘇軍淬不及防。但同時,蘇聯在衛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頂住的原因是;蘇軍採用了城市游擊戰,先把德軍的裝甲步兵部隊,引入城市,然後就是猛烈的火力打擊。

21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的史達林血洗中層以上軍事指揮官,最後把遠東集團軍調了過來 才頂住的,要是小日本這個時候把遠東拿下,二次世界大戰結果就不一樣了,因為小日本不知道遠東石油資源多

22樓:隨風歪倒

在二戰前 希特累訪問蘇聯 給出史達林 乙個假象 我不會打蘇聯 前面是被打的措手不及後來 德軍被雨季拖慢了腳步 再然後到了乙個冬季 第二個 是巷戰是最殘酷的 就是拿人命填 蘇聯已經退無可退了 加上德軍的後勤已經無以為繼

23樓:等等

根據鳳凰衛視紀實片,德老兵回顧,戰敗有三大原因,第一,莫斯科提前進入了冬天,出現嚴寒天氣!第二戰線太長,補給跟不上!德軍連棉衣都遲遲未到!

第三,希特拉,指揮失當,該停下來休整,他沒停,他目空一切,揚言要在冬天前占領莫斯科!

24樓:匿名使用者

史達林格勒前已經有莫斯科會戰

25樓:小渣j型

對第三帝國來說莫斯科離德國太遠,補給跟不上,而且部隊連續作戰後戰鬥力下降,占領區又要分兵駐守,還搞三路齊頭並進兵力進一步分散。

反觀蘇聯本土作戰有是保衛首都,士氣高昂兵力充沛,部隊在紅場閱兵後直接開赴戰場,後備兵員充足,把人海戰術發揮到了極致,死一撥後面立馬在開上來兩撥。

於是,第三帝國的百戰精銳被淹沒在了人民的海洋之中...

26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德軍擁有閃電戰優勢,裝備精良,軍隊人數飽和,加上誇大的宣傳攻勢,士氣高昂等;

之後,日本人為了偷襲珍珠港,怕蘇聯從背後捅自己刀子,維持了《蘇日中立條約》使得史達林抽調西伯利亞的駐軍包圍莫斯科,抵住了德軍的進攻;此後,德軍不再擁有大規模戰略進攻的優勢,開始地區性進攻——軍隊統帥部希望在南方攫取史達林格勒,但是元首堅決要高加索地區的石油,一意孤行地施行自己的意志,等到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有所部署的時候,元首腦子一抽分出攻打高加索地區的兵力去奪取史達林格勒,最後不但沒攻下史達林格勒,還差點被蘇軍包了攻打高加索地區軍隊的餃子......莫斯科戰役的敗局差不多就奠定了東線戰爭的局勢了!

二戰時德國突襲蘇聯的路線特點,二戰的時候德國進攻蘇聯的路線?

二戰時德國進攻蘇聯,按照希特拉的部署,德軍分三路進攻。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發祥地 列寧格勒 中路的目標是蘇聯首都莫斯科 南路則撲向盛產糧食 煤炭和石油的基輔 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希特拉為了應付將來可能的美英聯合對德作戰,就必須獲得充足的戰略物質,而蘇聯當時已經是乙個工業化國家,其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相當...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叫第三帝國,二戰時德國為什麼叫做 第三帝國

橘子閃爍 第三帝國一詞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帝國,962 1806 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 第二帝國,1871 1918 德國人將神聖羅馬帝國定義為 德意志第一帝國 和後來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1871年成立 與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3年成立的納粹德國 加以連論。1923年阿圖 莫勒 凡登布魯克 ...

二戰時德國的擴張,二戰時德國進攻各國的出兵順序

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1940德進攻西歐北歐,佔領丹麥挪威,同年,德對英發動不列顛之戰,後入侵巴爾幹和北非,繞過馬其頓防線進入法國 二戰時德國的擴張 慕尼黑陰謀以後德軍不流血佔領了很多小國家的領土,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然後打法國,蘇聯,南斯拉夫,挪威,北非等地方1943年以後德國佔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