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人應不應該有鬥志

時間 2023-03-19 06:55:05

1樓:li_渢

這些都是世間事,看需不需要,若需要的話,當然可以,但應無世間意。

2樓:匿名使用者

六個波羅密中有 「精進」 呀。

如果我們是在家居士或信眾,我們應該好好地學習,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在我們有餘力的時候,才能隨時助人。

我們身處競爭強烈的社會中,更要有大智慧型來解決這些競爭乃至於鬥爭的問題,進而成己成物。

我們要有理想,更要有實踐的勇氣及決心,但是,這些實踐的方式及作為,必。

須是善的、有智慧型的。

3樓:悉達多之追隨者

學佛的人應該以了生死為大事。學業和事業等等不要太過操心。諸佛聖賢自然會護持的。

4樓:網友

學佛之人應該發大願,願為眾生付出,願為正法護持。

鬥志用於鬥爭,用於爭取,那你覺得學佛之人應該爭什麼?應該取什麼?

末學合十。

5樓:匿名使用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參透《金剛經》上這句話,你就明白了。

學佛會不會讓人變得消極,喪失進取心嗎

6樓:菩薩波羅提木叉

學佛並不代表消極,也並不代表讓人不思進取。

雖然佛教常說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不能執著,要學會「放下」。

但佛家所指的「不執著」、「放下」是指「不強求」、「不貪愛!」並不是讓我們「放棄」一切。

富貴和名利也是過去積累的福報,貧窮和卑微是一種業重,沒有福報的表現,所以佛教徒並不是「放棄」所有,盡顯窮人相,我們不僅僅不「放棄」,我們佛家還有各種懺悔業障、培養福報的法,為我們、也為眾生消業增福,使我們當下的身心更加安樂,生活更加美好。

如果我們自身都在為生活貧乏而苦惱,又如何專心、堅持辦道修行?雖然我們當下這個色身也是無常的,都會有壞滅,不存在的一天,我們對色身也不能貪愛執著,放下才能出離生死六道,才能得解脫。但是從修行到解脫需要乙個過程,在我們還未出離三界,還在娑婆世界的時候,我們修行需要依靠這個色身來充當修行的法器,色身不能維持或者色身不能相對自在,又拿什麼來成就道業?

佛教徒不能貪圖榮華富貴,不能貪名圖利,貪愛令眾生六道受生,生死纏縛,不能出離,只有斷除貪欲心,才能得解脫,這個是佛教的觀點沒錯。

「貪嗔痴」為佛教三毒,令眾生煩惱纏縛,流轉於生死六道間。所以佛教化我們欲出離生死大海,需斷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其中的貪,就是指對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貪愛執著。

但是佛教徒所說的:看破、放下、不執著、斷除貪欲,並不是讓人「放棄」不努力、不奮鬥的意思。而是說:是我們的不拒絕,不是我們的不強求。

佛家對五欲的理解:

財:人沒有錢寸步難行,所以我們需要財,但是只為維持生計,不能過分貪著。

色:俗人皆有愛欲,我們並不反對,但愛慾常令眾生沉淪生死六道,是障道因緣,佛家需勤修梵行,斷盡愛欲。

名:修行人不貪名圖利,但是出家人如果沒有名,就沒有弘法的能力,所以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只是不為虛榮心而求名,但為利益眾生而求名!

食:我們雖已辦道修行,但還在種出離因,未證出離果,色身尚存,生死未了「為成道業,故受此食」而不為貪愛世間美味而受食。

睡:凡夫色身皆有疲勞困乏,為支援精力而睡,但是不能懈怠貪睡,《法句經》雲:「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7樓:宙星神馬

我是學佛的,我沒有你所說的消極,反倒還讓我跟積極,一般說佛消極的,都是不了解佛教的,佛教是勸人向善的,是要我們克服自己的心,因為人心的黑暗你是永遠想不到的,只有你自己親身體驗,才能感覺這中間的奧妙,因為當時初學時我有跟你同樣的想法。

從學佛的角度,打死蚊子應不應該有快感

從佛家來說,眾生平等,蚊子為了生存吸血無可厚非 在大乘經中,有高僧割肉救餓虎而成仁的故事 不應該,因為這犯了第一條戒律,不殺生,蚊子也是生命,吸血是它的生理需要。大家都說不該殺,可蚊子咬人會起紅包,癢極了,難受得要命,殺就殺,誰家會養蚊子,誰家睡覺前不殺幾隻蚊子.大家殺幾隻鍛鍊鍛鍊手掌嗎 那人生病了...

夫妻之間應不應該有祕密,夫妻之間到底應不應該有隱私?

邯鄲月老郭峰 認為不應該有祕密的人,是覺得兩個人在一起需要絕對的坦誠。那些認為必須要有祕密的人,是想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即使是夫妻或情侶也沒必要共享所有的祕密。愛的太過就會成為束縛,佔有慾也應該適當,過度的佔有慾會讓她想要逃離有你在的地方。 應該的,每個人其實都還是要保留一點神祕感,這樣兩個人的...

單位叫我去培訓,應不應該有工資

正規公司的培訓都是有工資的,即帶薪培訓。培訓期不能與試用期劃等號。如果還沒有籤合同,對工資沒有約定的話,從法律上講應相互協商,協商不成按集體合同,如沒有集體合同的,就按同崗同酬來計算。如還不行,就按最低標準工資來計算。 雨夜荊棘 培訓分為在職培訓,半脫產培訓,脫產培訓。樓主,你們單位人事在跟你混淆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