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講的是什麼,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內容?

時間 2021-10-14 21:19:46

1樓:匿名使用者

魯教版主要講人口、城市、工農業、交通

2樓:丘陵一念三千

人文地理的部分。。。具體參考樓上。。

3樓:勇超一流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1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2

第二節 人口的空間變化………………………………………………………8

第三節 人口的合理容量………………………………………………………12

問題研究 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15

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17

第一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8

第二節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25

第三節 城市化…………………………………………………………………31

問題研究 從市中心到郊區,你選擇住在**………………………………39

第三章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41

第一節 農業的區位選擇………………………………………………………42

第二節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47

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51

問題研究 家鄉的農業園區會是什麼樣………………………………………55

第四章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57

第一節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58

第二節 工業地域的形成………………………………………………………62

第三節 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65

問題研究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74

第五章 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影響……………………………………………………77

第一節 交通運輸方式的佈局…………………………………………………78

第二節 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82

問題研究 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87

第六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89

第一節 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90

第二節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90

問題研究 綠色食品知多少……………………………………………………105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內容?

4樓:匿名使用者

必修二部分(高一)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233631 人口的數量變化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範圍的增大而減弱。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

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型別。

4、圖中曲線①表示出生率,曲線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c表示的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在**中填出各種人口增長模式的相關特點。

5、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6、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區域性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2 人口的空間變化1、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2、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佈。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3、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4、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①調節人口空間分佈;②調節人才餘缺;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1、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第二章 城市與城市化§1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型別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4、住宅區:

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階與低階住宅區呈背向發展。 5、商業區: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費者;分佈以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大多呈點狀或條狀。

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較高,相互之間協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佈於交通便利地區(靠近公路、鐵路、河流等)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遠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8、圖中a表示工業,b表示住宅,c表示商業,由市中心向外緣遞變最快的是商業,①-③中適合發展住宅區的是②,適合發展工業區的是③,適合發展商業區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10、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

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係,以減少汙染;設定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2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1、城市等級越高,其服務種類越多,服務級別越高,服務範圍越大。城市服務範圍通常不固定,沒有明顯界線。

一般城市服務範圍包括城市本身、周圍的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省會城市服務範圍覆蓋周圍各縣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服務範圍則可擴充套件至全國。2、城市規模和等級與其地理位置相關,位於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有利於城市等級的提高。3、合理佈局城市的原則:

①高等級城市數量少,低等級城市數量多;②低等級城市分佈於高等級城市周圍;③高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遠,低等級城市相互距離較近;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範圍層層巢狀(高等級城市服務範圍包含低等級城市服務範圍)§3 城市化1、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範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標準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城市用地規模和麵積等,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2、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農村(推力):人口過剩(對土地壓力大)、自然災害頻繁嚴重、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城市(拉力):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設施齊全、交通便利。

3、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速度慢,已經進入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從而出現眾多的衛星城。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發展速度快,已經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多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造成城市規模和麵積不斷擴大。5、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環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也可以破壞環境,產生環境汙染問題(大氣汙染、水體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噪音汙染、光汙染、電磁輻射汙染等)和生態破壞問題(如生物多樣性減少),另外還可以產生交通及居住條件差、失業和就業問題突出、社會秩序混亂、內城衰落等現象。

6、人類解決城市化問題(建造生態城市)的主要對策:  ①發展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環境汙染。  ②使城市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建立良性迴圈:例如:

怎樣學高中地理必修二 5

5樓:譚銀光

學好必修二的關鍵是把握往區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與技巧,區位因素分析是必修二的核心內容。

6樓:匿名使用者

讀懂圖,結合圖來理解課本

7樓:my晟敏

要抓線索。我沒記錯的話,必修二是人文地理。

有下面幾條線索。

第一,城市。注意城市規劃是新增的考點。

第二,農業。

第三,工業。

第四,商業。

抓線索時要顧全,比如學農業時要抓 自然因素 經濟因素 最好記幾個典型的地方,中國的東北 華北 珠三角 美國的各個農業帶。

總之 學時多問自己 問為什麼。加油!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名詞概念,高中地理名詞區別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地球內力作用之一,指地殼中岩層由於地殼運動的作用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比如褶皺 背斜 向斜 斷層,斷裂,錯位。地貌 即地球表面各種形態的總稱,又稱地形 地質作用 是指由於受到某種能量 外力 內力 的作用,從而引起地殼組成物質 地殼構造 地表形態等不斷的變化和形成的作用 ...

如何學好高中地理必修一,學好高中地理必修一

水雲間 必修一是自然地理,地方時什麼的要會想象。後面的氣候和洋流 地殼運動要多背多記。必修一1 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的表現 2 角速度 線速度的大小規律,恆星年,迴歸年的時間和意義 3 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新一天和舊一天的範圍判斷 4 夏至日北半球重要緯線的晝長 北緯20 40 60 5 正午太陽高度角計...

高二地理必修三 知識點,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海風教育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瞭解,瞭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係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學習當中,需要利用初中地理只是來全方位的分析 解決問題,需要多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