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廚房裡的科學」的科技說明文

時間 2021-08-13 05:57:31

1樓:皇族璇

一、廚房裡的力學知識

廚房裡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菜刀,可以用到相關的知識來解釋:1.刀口的鋒利程度(鈍與銳),可以使用壓力、受力面積和壓強之間的關係予以解釋;2.

刀身的鍥形程度,可以使用力的分解,以小力產生大分力予以解釋;3.刀柄的長短,則可以使用力矩平衡予以解釋;4.刀口的平整和鋸齒形,那就用摩擦、力的分解等解釋;5.

刀的平整程度,則用切割物體時的受力大小及功能不同予以解釋,如切開易分割的物體,只要刀口鋒利,一般做得較扁平,而剁骨頭的刀,若如此,極易卷口,故一般都比較厚。

二、廚房裡的化學知識

煮飯燒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一堆生菜,經過烹、炸、炊、悶以後,變成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除了離不開掌勺人的手藝外,其中也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如烹調,調味品的新增順序是有先後的,而不是憑操作者的興趣,否則,色、香、味都會有所影響。

調味品的新增順序是以滲透力強弱為尺度的。滲透力強的後加。炒菜時,應先加糖,隨後是食鹽、醋、醬油,最後是味精。

如果順序顛倒,先放了食鹽,便會阻礙糖的擴散,因食鹽有脫水作用,會促使蛋白質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發硬且有韌性,糖的甜味滲入很困難。還有個別是沒有香味的調料(如食鹽、糖等)可在烹調中長時間受熱,而有香味的調料不可以,以免香味逃逸,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受不了烹調的高溫,只能在最後加入。

燒煮食物時,加調味品的時間,對食物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也有關係。食物中的蛋白質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氯化鈉等強電解質,會發生凝聚作用。例如:

豆漿中加入食鹽,它就會凝聚,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燒肉時,如果加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分,水分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裡去,另一方面食鹽使豆或肉裡蛋白質凝聚、變硬。這兩方面都使豆或肉不易煮爛,當然也不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

烹煮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對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溫度公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度。例如:

燉煮食物的溫度約為100度(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為200至300度(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很多。所以,把肉煮酥燜爛的時間要比炒、炸多幾倍,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係。拌炒可使食品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

所以拌炒以後加鍋蓋是必要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很多家庭在燒魚時都喜歡加些酒,你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嗎?死魚中三甲胺較多,因此,魚死得越久,腥味越濃。三甲胺不易溶於水,但易溶於酒精,所以燒魚時加些酒,能去掉腥味,使魚更好吃。

酒可去掉魚類的腥味,也可去掉肉類的腥味,酒的作用並不僅僅如此,食物中的脂肪在燒煮時,會發生部分水解,生成酸和醇。當加入酒(含乙醇)、醋(含醋酸)等調味輔料時,酸和醇相互間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具有芳香味的酯。

廚房中的化學是無處不在的,比如:液化氣是一些低階烴類的混合物,而烴小分子

低聚醣、單醣。公尺、麵等主食都含有大量澱粉,經過燒煮後,就容易被人體的消化系統吸收。

小廚房,有著大學問,廚房裡的科學遠不止這些。我們在日常生活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聯絡到我們學過的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特約作者駱利青達志和

2樓:匿名使用者

話說我也有這個作業來著。同學?

關於月球的說明文急,關於月球的說明文500字急!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 軌道半徑 距地球384,400千公尺 行星直徑 3476千公尺 質量 7.35e22千克 古羅馬人稱之為luna,古希臘人稱之為selene或阿爾特彌斯 月亮與狩獵的女神 另外在其他神話中它還有許多名字。理所當然,月球早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道。它是空中僅次於太陽的第二亮物體...

什麼是說明文的科學性,科學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有什麼不同

說明的語言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平實性 周密性和科學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 空間 數量 範圍 程度 特徵 性質 程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說明的實用性很強,稍有差錯,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的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由於說明的物件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 分類別 列數字 作比較 列圖表 下定義 作引用 引資料 引神話 引詩句 引名人名言 作詮釋 打比方 摹狀貌,作假設這11種。小學常見的有 舉例子 列數字 打比方 作比較 分類別。中學常見的有 舉例子 列數字 打比方 分類別 作比較 引用 引資料 引神話 引詩句 引名人名言 作...